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笔记”。
博物馆的定义
(哥本哈根11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会议):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永久性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海牙16届博协会议: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博物馆四条件:有藏品;有基本陈列;向社会公众开放;有经营管理藏品、开展社会教育的专业人员
博物馆特征:实物性(物的收集和保存;物的研究;物的利用)直观性广博性
博物馆的功能
基本功能——收藏、教育、研究
欧美“3E”功能——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
我国博物馆的基本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
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3、思想品德教育;
4、科学研究;
5、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和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博物馆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式、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国际博协(ICOM):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博物馆的学科性质
博物馆学所运用的知识范围,虽然也包括或收集自然科学学科的知识,但主要还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其方法论也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一般认为博物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同时也是信息科学。
博物馆与周围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它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密切相关,也必然与这些领域的理论及研究方法有联系,所以说博物馆学有很强的跨学科性。
博物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他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接受时间的检验。博物馆学研究内容
1、研究博物馆藏品、陈列、观众以及各项工作及相互关系,博物馆事业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
2、研究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21世纪博物馆学研究新趋向
(1)“以人为本”为宗旨,“人与物相结合”,以“有助于人的发展和愉悦”为重要任务,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2)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与信息博物馆形成问世
(3)生态博物馆和新博物馆学运动在探索中前进
(4)关于博物馆的学科建设:建设专业语汇体系、逻辑体系、有学科独立性;研究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差异性、专业化、重新界定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和新问题;我国博物馆加以总结,促进不断发展的博物馆事业充满活力
*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中的一个新的类型,他是在人类社会现代环境意识与现代生态意识不断觉醒的背景下产生。
初期倡导者法国希微贺:生态博物馆是有地方当局和居民共同筹划、建造和运作的设施。地方当局负责提供专家、设备和资金,而当地人民依靠自己的意愿、知识和个人力量推动工作 美国南希·福勒:生态博物馆是管理教育、文化和机能变化的机构,有时成为邻里博物馆或街区博物馆,它既是考察文化机构性质与结构的框架,又是使其民主化的过程。主要作用:
1、有效保护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
2、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带动当地生态旅游的兴起;
4、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提供了解决方案。
中国于1998年在贵州建立了首个生态博物馆。
*新博物馆学扩大博物馆功能,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关系
2深入社会为社区和特定的群体服务,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
3把历史与未来衔接起来,使得博物馆能反应社会的演变
博物馆学家哈里森:新博物馆学是把关怀社群、社区的需求作为博物馆的最高指导原则。博物馆学是西方近代社会的产物,自英国人杰·格拉瑟1885年正式使用博物馆学(museology)这一术语,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1946年国际博协成立
中国博物馆学
1、历史发展
中国博物馆学是20世纪30年代起步的主要著作:费耕雨、费鸿年《博物馆学概论》;陈端志《博物馆学通论》
2、新中国初期的博物馆学
50年代,博物馆学的特点是以苏联博物馆学研究成果为理论范式,指导中国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
“三性两务”
博物馆的基本性质:
1956年,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1979年,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
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3、改革开放以来的博物馆学
首先,列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培养博物馆学教学、科研和博物馆工作专业
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正式任务之一。
第二,成立了博物馆学研究的全国性群众学术团体——中国博物馆学会。该会成立于1982年3月,1983年被国际博协接纳为会员。
第三,开展了有计划地博物馆学研究活动,形成了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奖励、学报、会议、出版规范或制度。
第四,开展了博物馆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化加速。
博物馆类型
指一定数量的博物馆依据某种共同的标准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类别。
英国: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
日本:综合博物馆、人文科学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其中自然史博物馆、综合科学技术博物馆、专业科学技术馆、理科教育博物馆)
美国:藏品内容;不同观众;博物馆规模;展出方式;地区
前苏联:历史、纪念、地志、艺术、文学、技术、自然史
*国际标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综合博物馆、其他类型
中国博物馆:
1综合性、纪念性、专门性
2从隶属关系按主管部门和领导系统划分
文化系统、教育系统、军事系统、园林系统、民政系统、其他有关政府部门
3博物馆性质和陈列教育活动内容
社会历史类——历史;革命史;纪念馆;文化艺术;民族民俗
自然科学类——自然类(一般性、专门性、园囿性);科技类(科学技术史、专业科学技术)综合类
世界最早的博物馆——亚历山大城缪斯神庙,孔子庙堂
中国最早的纪念类博物馆——山东曲阜孔子庙堂
西方最早的人物纪念馆——万神庙
欧洲近代博物馆发展历程
意大利梅蒂奇家族,藏有文艺复兴艺术宝库之称,后来转化闻名于世的乌菲齐博物馆的藏品基础,有波提切利《春》、《维纳斯的诞生》、提香《花神芙罗拉》、达芬奇《东方三博士的膜拜》等艺术珍品
世界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英国阿莫什艺术和考古博物馆
北美最早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藏品收藏室
美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位于南卡罗莱纳的查尔斯顿
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群和科学研究中心——史密松学院
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科举状元出身,立宪派政治活动家和民族资产阶级实业家,把实业和教育使为“富强之大本”,把经营企业的利润用来兴办教育和文化事业。张謇以其个人的财力在南通师范学校以西购置民房兴建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的博物苑。并广泛搜集藏品,达两万余件,分为美术、历史、自然等部分。
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开风气之先,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张謇非常关注祖国文物的安全,他尖锐地提出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尖锐地批评祖国文物大量流失的严重弊端;张謇十分重视博物馆的社会作用,认为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国家重要学术部门和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张謇对于文物的收藏,一是主张政府展出自己的藏品,也应提倡个人捐赠;至于文物征集范围,他主张应该广事收罗,世界各国都有收藏的价值;关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他认为不同于商业展览会和图书馆工作,要按不同情况和不同时间依次布陈;张謇同样重视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强调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强调博物馆管理需要有严格的制度。
中华民国时期的博物馆
1912-1937
第一个国立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
古物陈列所
科学教育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前中央博物院的筹建
中国博物馆协会的成立
1937-1945
中国西部博物馆(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
当代中国博物馆
1、原有博物馆的改造与整顿(1949——1952)
首先,文化部设立文物事业管理局,领导全国文物博物馆事业;
第二,接管各地博物馆;
第三,实行法治,保护文物古迹,严禁文物非法出口;
第四,改造、整顿旧型博物馆。
2、社会主义博物馆事业的初步发展(1953——1966)
地志性博物馆的建立
第一个地志型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
(北京三大馆——历史、革命、军事馆的建立等)
3、文化大革命中博物馆事业的破坏与停滞。
4、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
1979.5 国家文物局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座谈会
1982年宪法明确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博物馆事业
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革命纪念馆试行条例》《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规定》
不同类型、不同体制、不同学科的博物馆兴建
近几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一批大型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出现
藏品征集
原则:明确的目的性;逐步建立完整的藏品体系;科学的计划性;加强预见性;
途径:考古发掘、田野采集、民族学调查征集、社会调查征集、收购、接受捐赠、交换、调拨、接受移交。
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也应包括定名和定级。我国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
藏品登记、编目和管理
主要步骤——登记、分类、入库排架、编目、建档、检查和清点
登记——登记号、时代与名称、藏品数量、藏品现状、藏品来源、藏品登记凭证 分类目的1、便于藏品的科学管理
2、便于整理研究,提供使用。
藏品保护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
基本内容——
分析藏品的成分结构;探索藏品的质变机理;查明藏品在地下的埋葬环境;研究藏品在博物馆的保存环境;藏品的保养方法;藏品的修复技术;藏品的年代测定技术;藏品的复制技术;自然标本制作技术
基本原则——保持其原状
文物原状;消除隐患保护健康的原状;预防性保护为主;适当的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继承弘扬传统的文物修复保养工艺
藏品的保存环境
宏观——环境气候(室内温度:15——25;湿度:45~65%)、空气污染、光线辐射、昆虫危害、微生物繁殖
藏品保护技术(核心是修复和保养)
微观——青铜器
博物馆观众定义
客观上看,凡是参观过博物馆陈列或是巡回展览,参加过博物馆各种教育服务活动的社会公众都是博物馆观众
博物馆观众分类
年龄——少年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参观目的——学习型、科研型、观光娱乐型
调查方式:直接(口头、观察、座谈会)、间接(调查表、留言簿)
博物馆教育的主要任务
1、为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提高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陶冶情操服务;
2、为在校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
3、为成人终生教育、回归教育服务;
4、为科学研究服务;
5、为旅游观光和文化休息服务。
社会教育和服务的主要方式方法
成列讲解;流动展览;电化教育;服务设施;
博物馆人员设置
助理研究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职务结构)
博物馆建筑的总体布局
1、馆址的选择与环境的结合;
2、平面布局与立面造型;
我国博物馆的布局与造型主要有:
一、集中对称布局、严谨、端庄、高大的体型;
二、分散不对称布局,自由活泼、轻盈流畅的体型;
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
3、结构的造型与材料的选用。
博物馆功能建筑的主要功能要求
1、陈列厅的布局,参观路线与空间处理;
2、藏品库房的布局与设施;
3、各种附属用房的设置与比例关系;
4、采光与照明;
5、室内环境及其控制;
6、防火与防盗
中国现代博物馆建筑的特色
1、再生性建筑特别多;
2、新建博物馆民族形式多;
3、建筑迈向多元化。选址
文化性;大众性;集珍性;艺术性;游乐性,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一、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验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二、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博......
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高职艺术专业) 一、课程地位与作用博物馆学专业是研究涉及博物馆物品的陈列等诸多问题的专业。现代的博物馆学一般都......
博物馆学基础第一编:1.博物馆(定义、特征、类型、功能): 定义:博物馆是指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大纲与名词解释整理张传强整理考古与博物馆学复习大纲与名词解释张传强整理 2014.6.14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博物馆学基础复习大纲与名词解释整理张传强整理的......
考古与博物馆学复习大纲与名词解释 张传强整理 2014.6.14 博物馆学基础复习第一讲博物馆和博物馆学 国际博协对博物馆定义 张謇与南通博物院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学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