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究竟该怎么读?_大学应该怎么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3:25: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大学,究竟该怎么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应该怎么读”。

大学,究竟该怎么读?

—读《北大批判:中国高等教育有病》有感

“批判”、“有病”多么犀利的字眼,让我骇然的同时也暗暗替作者捏了一把冷汗。中国高等教育存在问题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谁那么不客气,竟拿北大开刀?中国高等教育究竟有什么病?带着疑问我细细地读完了整本书。

《北大批判》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书中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作者薛涌,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后在耶鲁大学历史系修完博士课程,对于中西方教育都有深刻的理解。作者号称“反智先生”,近年来在国内媒体上颇为活跃,撰写大量评论,许多言论颇富激烈性、争议性。难怪他对北大的批判一针见血。《北大批判》是针对中国教育积弊的力作,也是作者薛涌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书中详细分析西方大学教育的种种先进的理念与实践,从而对比分析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种种缺失,力图为改正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献计献策,诸如“讨论班制度” “砍掉泛滥成灾的博士课程”“历史文学和精英教育”等等,以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竞争。

整本书共分六章,因为不是一本学术专著,各部的内容逻辑就不讲究连贯和一致性,读者可以就自己的兴趣,择取读之。书中很多地方都给我很大启发,这里只结合书中给我影响最深的部分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当我们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脱颖而出顺利踏进象牙塔时,真可谓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相信大部分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生活都是满怀期待的。然而,现在大学生生活现状却让人担忧。在现今的大学校园里,“无聊”“郁闷”成了大学生的口头禅。“大一不知道该干什么,大二知道干什么却不想干,大三想干却没有时间了,大四有时间却毕业了”,流传已久的顺口溜似乎成了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可见很多人对于大学四年该怎么度过是很迷茫的。大学学什么?郑也夫先生有一篇演讲稿“大学教育教什么?”,归纳为三个方面:读书、写论文和思考,理工科还要加上实验。薛先生对“大学学什么”提供的答案正与郑先生的答案相呼应。

首先是读书。很多大学生认为文学,特别是历史,是“无用的”,而薛先生却认为大学里读写“无用”的书,往往能成为有用的人。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可见一些看似“无用”的书对人的思维及人格完成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你在现在的大学校园读中国历史,读白居易,读李白,肯定会有人送你一句话:这人疯了。也难怪,当文学院的人都不读诗了,当历史学院的人连简单的史实都说不上来的时候,你还能要求其他学院的学生去读诗读史吗?我经常去课室或者图书馆自习,很少看见有人阅读除了教科书之外的书,有也是时尚杂志而已。大学四年读下来,除了那几本教科书之外什么书都没看,你的视野能有多广呢?就算你把每一本教科书都读熟读透,你也只不过懂了冰山一角而已,何况你未必有去弄懂它呢?教科书教会你的只是一门技能而已,而那些“没用”的书教给你的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让你一辈子受益无穷。

其次是论辩。在薛先生的书中,提到一个观点:“什么是大学的核心?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disputation(论辩)。这种“论辩”,并不一定是公开的口头辩论,而更多的是在心灵中默然进行的是非辨析,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精神努力。”论辩意味着对同一论题形成正面和反面两种观点,通过辩论逼出真理的逻辑。可是论辩的前提是什么?是独立自由的思想和对真理的主动性求知。首先,没有独立自由思想,结论都给限定了,怎么可能进行心灵的是非辨析呢?比如高校的期末考试特别是文科的,考试的时候只要你把书本的内容默写出来就可以了。大部分考生都会写很多,因为老师是按点给分的,错了的部分并不会扣分。也就是说学生根本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对于知识他只是囫囵吞枣,并没有细细咀嚼。这样的学生只是考试的工具而已,他怎么会去论辩呢?如果他不按点写,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天马行空的陈述一番,但老师找不到点给分啊?那怎么办?谁敢冒这个险?其次,追求真理需要主动性。我们都习惯了高中的学习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讲,而我们要做就是把老师讲的内容无条件的装进我们的脑。如果你去高校的教室走一圈,你同样能发现这种情况:在一间阶梯大教室里,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讲台下面坐着一百多个无精打采的学生,偶尔低头抄抄笔记。这就是典型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都很怕被老师点到回答问题更别说主动举手跟老师辩论了,所以课堂气氛一般都是死气沉沉的。只是机械的接受,只问“是什么”而不问“为什么”,这样怎么能逼出真理的逻辑呢?只有进行心灵的是非辨析才能触类旁通,否则就只是单单背了几本教材而已。

再次是读和写。在薛先生的书里,读和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通过读和写和世界建立联系。前面已经谈到了“读”,这里不再赘述。薛先生说的很对,什么都写才是什么都想。你在写的过程就是想的过程。但是许多高校却不重视读和写,学生自己也不注重读和写。基本上老师不布置作业,学生是很少写的。就我而言,也是这样的。大一大二两年,写的东西是很少的。大抵写完之后也就忘了,因为没有去思考。看看周围的同学也是没有几个写的,几乎看不到他们动笔。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知道学而不知道思考学了也罔学,做学问需要反刍。写的另一个方面是为了表达自己,与世界建立联系。许多大学生不注重培养自己写的能力,到毕业的时候连求职信都写不好,用人单位又怎么用你呢?

最后是well-rounded person。大学对学生最大的训练是教他或她怎么当一个“君子”,也就是well-rounded person(饱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格),这样的“君子”所指的,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品格:有独立的道德判断和意志,有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知道怎么应付挑战,怎么自我发展,怎么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君子应不屈不挠,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清华的校训说明教育的第一

使命是人格的完善,而非技能的培养。然而现实中,许多人都把大学当做技校来上,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去完善自己的人格。于是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事件屡出不穷。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的同门师妹的言论:“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药家鑫事件中的死者)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太可怕了受害者维护自己的利益怎么成了不要脸的事了?药家鑫师妹的言论让我们再次见识到了不少年轻人对于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和对异类生命的摧残的严重倾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在培养社会精英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这句话是说当你确立了对你的心灵而言是最重要的东西后,就不会让那些琐碎之务喧宾夺主地占据你的心胸。所以还在迷茫的朋友们,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一个方向吧!待你大学四年毕业后,再回首,也就不枉这四年了。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y那时候,你在遥远的地方,晚上总莫名地遇见你,因为太远太黑总看不清;这时候,我紧紧依偎在你身旁,你却蒙上面纱,我默守着,一丝丝掀开你的神秘。岁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覃彪喜 序言其实,我是一个大学生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大学,究竟为什么读万卷书:读大学的三种路径推荐大学生阅读的50本书行万里路:从无字句处读书学生干部非当不......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哲学使人思考,读书使人睿智。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是我从大一就开始读的,知道最近才读完,不是我速度慢,而是我不想这么快读完,我想慢慢思考,......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每个安慰你挂科算什么的人,最后都默默拿了奖学金;每个夸你肥嘟嘟的脸好可爱的人,最后都瘦成了万人迷;每个在你面前说自己前途渺茫的人,最后都成了各界精英;只有你......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看完这本书我很感慨,因为我感觉这本书是如此的符合我现在的状况,一个初入大学已经有些感觉到迷茫的大学生。在提笔写读后感的时候我思绪了好久,我在......

下载大学,究竟该怎么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究竟该怎么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