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4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才强国战略实施”。
如何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2008年是经济蓬勃发展的一年,也是中国历经磨难的一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人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也是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一场人才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竞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是提高我国科技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我国一向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来,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是人才队伍实力不断增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近年来,国有单位人才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大幅提高,科技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创新成果,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在生物技术领域,率先完成水稻基因组测序工作;在航天领域,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二是人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灵活就业已经成了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人才在不同地区、产业间的流动加快,人才队伍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非公经济人才总量大幅增长,第三产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三是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单位用人和人才择业的自主权进一步落实,人才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人才流动的法规不断完善,人才的竞争和市场观念进一步增强。四是人才成长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在竞争中选拔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事业中凝聚人才,在生活中关心人才。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上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引起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人才竞争进一步激烈。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倚重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创新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面对新形势,抓住时机提高人力资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当前,我国已经到了必须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能力,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势在必行。
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十一五”时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先行,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倍加重视人才资源开发,把人才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把人口大国变为人才强国,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人才资源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新一轮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形势下,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十一五”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投入的粗放型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力资本,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上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和基础都在于人才。只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才能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和物质基础。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战略型领军人才严重短缺,人才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
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必须通过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牢固地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先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世界各国正在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培养、吸引人才、开发人力资源的力度。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利用自己的优势加紧世界范围的人才争夺,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的争夺,在全球性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我们还处于劣势,我国人才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今后一二十年,是我们面1临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人才是关键。因此,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走人才强国之路,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所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施人才战略,开发人才资源,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得到改善。到2000年底,我国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各类人员达到6360万,其中公务员队伍528.6万,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达到6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我国人才工作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还不相适应。主要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工作,努力推进人才资源开发,把这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全面树立人才理岔
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我们要认真贯彻这一方针,树立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树立全面的发展的人才观。不单纯以学历论人才,将企业急需的实用技术人才等也纳入人才开发的范围。在着力建设国有单位的人才队伍的同时,将人才资源开发延伸到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去。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类人才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一切为了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树立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理念。要彻底破除人才“单位、部门所有”观念,加快发展人才市场,实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使我国人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使用。树立人才资源管理法制化理念。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树立人才竞争国际化理念。我们要有面向全球、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制定相应对策,努力吸引海内外人才和智力,使人才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紧迫任务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按照这一要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当前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调整优化人才结构,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建设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重点抓好高层次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通过规划指导、宏观调控、信息服务、政策支持、重点培养等手段和方法,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首先要以加强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抓好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准确把握党政领导人才的标准和条件,加大培训力度,强十七实践锻炼,严格监督管理,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工作。围绕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其次要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点,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综合发挥我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政府特殊津贴”、“博士后”等各项制度的作用,大力培养选拔重点领域的专业人才,健全并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工作体系,积极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和国外人才与智力。三是大力培养高素质、职业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研究企业家成长规律,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有企业产权代表,建设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复合型管理人员队伍和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机制。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当前重点是要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公务员制度、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四项制度改革。一是进一步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以解决党政领导于部能上能下问题为重点,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进一步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不断探索完善民主推荐、引咎辞职制、责令辞职制、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考察预告制、部分领导职务聘任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责任制等制度。二是要健全公务员制度。加强公务员管理的法制建设,尽快制定出台《国家公务员法》;坚持“凡进必考”,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全面推进和规范竞争上岗;加强对公务员的考核和分类管理;要按照十六大关于“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的要求,研究职务和级别关系,扩大职务层次和级别的对应幅度,使广大干部在职务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级别晋升得到合理的待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要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搞活内部分配为关键,通过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不断深化制
度改革,努力实现聘用制度的正常化、规范化;从实际出发,研究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特点,分类推进改革;研究制定与聘用制相配套的其他人事管理规定,加快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四是要不断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工资水平平衡比较体系,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实现工资水平增长科学化、制度化,研究建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适应机关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规范工资分配秩序,建立统分结合的工资管理体制,完善宏观调控办法。
加强人才市场建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打通各类人才交流渠道,创造人才流动的新环境。打破人才的部门、地区、所有制壁垒,推动人才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的全面到位;按照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允许国有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外资依照国家规定参与人才中介业务经营,并保障其合法权益。二是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制度,研究制定统一的人才市场信息标准体系。三是推动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人事部门与其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关系,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提高人才服务机构的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创造条件,有序推进,逐步形成一批主业突出、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市场实业集团,增强参与国际人才服务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四是健全法规,加强人才市场监管。建立经常性、规范化的人才市场监管机制。抓紧出台《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办法》、《人才中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规章,推动《人才市场管理条例》的出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党管干部原则在新形势新情况下的深化和发展,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有利于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会有力地推动整个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使我国人才开发和人才国际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人才工作包括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等环节,是一项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做好人才工作,必须按照中央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
总的来说,我们应树立人才强国的理念,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作祖国的栋梁之才,为我们的伟大的祖国的建设以及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鹏翔 20071946 07茅电
最近,中央批准印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这个《人才规划纲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绩,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
龙源期刊网 http://.cn以人为本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者:李宝源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年第01期[摘 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统筹......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曾庆红【摘自《施工企业管理》2003.6】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在新世纪新阶段......
如何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摘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建......
如何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摘要:本文重点论述了怎样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的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