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业面源污染工作总结”。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简介
一、单位基本情况
建于1978年,是国家环境监测网络重点站之一,属于国家二级站。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九五”以来,通过开展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初步建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环境监测体系,为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单位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环境监测站”、“全国先进环境监测站”、“江苏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现有内设机构8个,分别为:办公室、业务技术室(综合信息室)、质量管理室、行政财务室、现场监测室、中心分析室、生态监测室、自动监测室。人员编制116人,在岗员工116人,其中在编人员93人,编外人员23人。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35人,中级职称3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人,专业门类覆盖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化学化工、生物生态、大气物理、自动控制、声学、信息技术等20多个学科领域。
二、装备和技术能力
现有一幢4325平方米的监测大楼,拥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仪、液相色谱质谱仪、间隔流动分析仪、原子吸收、GPC凝胶色谱、荧光PCR仪和倒置相差显微镜等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分析仪器,以及空气自动监测车、环境应急移动监测车、现场监测仪器及便携式应急监测仪器;总资产超过7000万元。目前建有空气自动监测站13个(包括空气灰霾监测超级站2个),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站3个,省级托管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1个,噪声自动监测单元15个,一体化移动应急监测车2辆,监测艇3艘。初步建成了覆盖水、气、声的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网络构架,基本实现对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发布及预警。
1993年通过省级计量认证考核,使环境监测数据具有法律效力;1999年12月成为江苏省第一批“标准环境监测站”;2003年2月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率先、省内第一批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CNAL)”,使环境监测数据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目前共获得认可的监测能力涵盖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土壤及固体废物、生物及生物体残留、噪声和振动、辐射、汽车排气污染物7大类189项。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主要负责苏州市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应急监测、各类专项监测、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全市环境监测网络业务管理工作,为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小康社会环境质量考核、总量减排考核、“蓝天工程”实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建设等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四、发展目标
将发扬“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环保精神,再接再厉、克服困难,努力争当环境监测工作的排头兵,为环境决策、污染减排、环境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以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为目标,紧扣“说清苏州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说清污染源排放情况、说清潜在的环境风险”主线,着力提升“说得清”和“测得准”的能力,在“服务政府决策、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环境管理、推动总量减排,服务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建设,服务百姓需求、推动民生工程”中,为“三区三城”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2008年苏州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苏州市农林局 2009年3月苏州太湖流域是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重点,更是江苏省和苏州市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为切实做好......
控制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建议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确立和认真落......
黔西南州农业委员会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及“黔西南州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暨环保重点工作调度推进会”要求,坚......
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导致水源地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回顾了模型研究进展,总结了通过调整景观格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理......
2015年安徽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要求,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