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儿音乐节拍训练”。
TOSHIBA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斌斌 [选取日期]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
内容摘要:音乐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语言”,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先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奥尔夫指出:“能够把音乐、游戏、舞蹈、语言等融为一体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节奏可以说是音乐的第一要素,而幼儿的学习能力最强,所以幼儿期是培养节奏感的最佳时期。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了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分别是节奏训练的定义,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奥尔夫节奏训练的方法及奥尔夫节奏训练的本土化,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教育,以适应日益提高的素质教育需求。关键词:音乐教育
节奏训练
方法
本土化
音乐可以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丰富幼儿的头脑,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音乐是促进幼儿心身全面发展和潜能发展的重要有效途径;音乐是一门奇妙的语言,让人类从中获得真善美的体验和教育。幼儿期的人类是一张白纸,学习能力最强,是人格塑造的奠基时期,幼儿期也是接受审美启蒙教育的最佳期。所以幼儿教育必须重视音乐教育,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则是节奏训练。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声音的基本组成,声音无处不在,节奏无处不有,节奏感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是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一、什么是节奏训练
节奏是一个音乐的框架和结构,节奏感主要是指节奏和节拍的感知和表现能力。①训练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和辅导掌握某种技能。节奏训练就是有计划的通过学习和辅导让儿童掌握音乐节奏感。节奏训练从内容上看,应包括速度的训练、节拍的训练和节奏的训练,这是节奏训练的基础;从类型上看,有单声部节奏训练和多声部节奏训练,这是要求学生既能从横向去理解节奏的意义,又能从纵向去分析节奏间的关系;从程度上看,即有由感性阶段的训练到理性阶段的节奏训练过程,又有初级模仿节奏感到高级内心音乐节奏感的训练。②而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幼儿接受能力有限,则应该侧重于基础的速度、节拍训练、感性阶段的训练和初级模仿节奏感。
①《pe2[幼儿/小学教育]浅谈如何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互联网数据互联网数据《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②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的能力,也培养了幼儿自身的协调性,唤醒幼儿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言是人人具备的能力,每个人自出生后有两个基本的学习能力,一是学走路,二是学语言,将语言朗读巧妙的引入节奏教学中,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节奏训练,这样会使幼儿感到特别熟悉,甚至形成自然的条件反射。奥尔夫将字、词、姓名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让孩子可以有节奏的朗诵出自己的姓名,还可以在朗诵的游戏中相互认识。②
如:1××××1×
在这个简单的朗读游戏中让孩子体会节奏的长短,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让孩子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且感受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得不同。
在节奏朗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做多元化的训练。
比如幼儿需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四分休止符“0”,原来可能是一个较为枯燥的知识点,但如果我们用奥尔夫的节奏练习法,通过朗读及身体的节奏律动教学来认识掌握节奏“0”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知识。谱例:
一二三,向前走,抬起头,挺起胸,好象小兵雄赳赳。节奏:×××Ο×××Ο×××Ο×××Ο×××××××Ο 注:“×”时以行进节奏向前踏步,“Ο”时作立正姿势敬礼。
这样联系比传统的节奏练习更有趣味,教学效果也十分突出,除了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反应力。
(二)律动教学法
律动是指用身体的各个部分,随着音乐进行的一种有韵律的动作。律动可以分为创造性律动和模仿性律动,可以使用各种器具,也可以徒手进行。律动提倡身体各个部分的积极参与,是一种将音乐与舞蹈、体操、表演等形式相结合的综合形式。③律动教学法就是指导学生运用律动来学习音乐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方法。它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幼儿律动是指根据音乐的性质,相应地、合拍地做出各种模仿动作。常做的有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如兔跳、鸟飞、熊走等;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洗脸、刷牙、梳头等;模仿成人劳 ①
①《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刘琬琬 师晖《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
-研修总结互联网数据《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②《浅谈幼儿英语律动教学法_早期教育_育儿圈_小脚印亲子网_福州妈妈_...》2013-08-15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节奏感以及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声势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内容有:
1、节奏模仿。可以是师生间的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模仿的节奏可重复做,标准是学生对节奏是否掌握。模仿的节奏也是有见到到复杂,慢速到快速,要适时为止,时间不要过长,否则学生的兴趣减弱,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2、接龙游戏。在模仿训练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节奏训练。这种训练方法最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练习时学生根据教师的速度进行节奏连接,学生可以模仿教师的节奏,变换不同的动作,也可以自由创作。
3、节奏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编。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节奏词汇时,这一练习是很容易达到的。学生能够创作出多种声势节奏型,但教师分组时要注意学生的搭配,避免出现小组之间过大的差距而影响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4、用声势为音乐旋律伴奏。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中最具特色的多声部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这种训练方法应用最自然,最能体现音乐原本性的“固定音型”手法,不但掌握起来更加容易,而且培养了学生学生自身的身体协调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对多声部音乐的参与理解能力。②
奥尔夫声势教学法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更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四)器乐表演教学法
奥尔夫设计了一套音准精确、音色优美的、有固定音高的音条乐器(木琴、钟琴、刚片琴)及无固定音高仅起节奏作用和音色效果的打击乐器(三角铁、串铃、响板、沙球、钹),另加竖笛、定音鼓等。由于这些乐器采用打击的方法,没有指法上的困难,技术上的负担,学生容易操作。同时,它们也最容易突出节奏的特点,有利于节奏的培养,优美的音色富于丰富的色彩,能激起儿童们的兴趣和想象,教学效果好。对幼儿则只是让他们了解认识这些器乐即可。
(五)创作教学法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非常强调教学的即兴性。从模仿开始,到自由创造,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个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有强烈的音乐创造欲
① ①《浅谈奥尔夫声势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大邑教育网》
-互联网数据互联网数据互联网数据《大舞台》-2010③《20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1)《幼儿音乐节奏感是怎样养成的-龙源期刊网-华文世界最大的电子杂志...》
-互联网数据《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3)《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刘琬琬 师晖豆丁网》2011-08-11(5)《视唱中的节奏训练》陈嘉陵《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7)《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三叶草——方芳音乐...》
-互联网数据《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浅谈幼儿英语律动教学法_早期教育_育儿圈_小脚印亲子网_福州妈妈_...》2013-08-15(10)《浅谈奥尔夫声势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大邑教育网》2013-01-14(11)《第二节 现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的课程范式及教学方法》2010-12-07(12)《对新课程实施困境的文化学反思》韦家朝互联网数据《大舞台》-2010
一、奥尔夫先生生平卡尔·奥尔夫(Carl Orff,1895-1982)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儿童教育家,他独创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在德国以及世界上70多个国家被广泛采用,人们公认“......
幼儿节奏训练中的指导策略的论文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掌握。可以说,节奏是音乐的基础。实际音乐教学活动中发现:节奏感强的幼儿......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练习(推荐8篇)由网友“精英”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练习,欢迎阅读与收藏。篇1: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节奏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脉膊,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
1、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两个小组(或声部)一先一后按一定间隔开始演唱同一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对唱 错误2、从音乐实践类型的角度来看,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欣赏活动属于音乐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