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心教育思想FAQ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心育教育国旗献词”。
育心教育思想FAQ 思考:现代教育缺少了什么?
答: 1)、如同建造一栋房屋,我们需要打地基,做结构,还要进行装修,才能最终完成这栋房屋的建设。与此相似,我们培养一个孩子,同样需要完成地基、结构和装修。那么,什么是人的地基?什么是人的结构和装修呢?
2)、可叹的是,我们大多数的家长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许多教育专家也同样没有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一栋房屋,如果没有地基,没有结构,那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地基,没有结构,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3)、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自杀人数在25万以上,自杀未遂的人数更在250万以上。在所有的自杀人员中,2/3属于无征兆自杀,即多数无生理原因,仅仅是心理原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同事亲友的矛盾,都可能成为自杀的导火索。
4)、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8级大地震,在死亡的人员中,学生的死亡人数占了很大的比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死亡?这个与学校的建筑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建筑上的豆腐渣工程,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些教育上的豆腐渣工程,同样会有严重的后果。看看现在的教育现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杀的人数是如此之多了。
5)、因为现在教育的功利因素,多数家长重视的教育都是技能教育。这些技能教育,不过是整个教育中的装修工程,因此,缺少了地基和结构的现代教育,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为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无数精力和心血的家长朋友们,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吗?
1、什么是经典教育?
答:经典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文化精华。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简称国学经典教育、经典教育、读经教育)即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教育活动,让孩子通过对文化经典的系统修习,从而达到健全人格、开启智慧、奠定深厚人文底蕴的目标,为他们的一生打下最为坚实的根基。
2、什么是“读经”?
读经就二个字,一个是“读”,一个是“经”。字面上很容易搞清楚,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这二个字常常被曲解,从而让读经教育存在许多的变数,令人无所适从。读,就是读,不是背,不是理解,更不是照着行动。你读就好了,坚持去读,一天二天,没有什么效果,没关系;一周二周,没有什么效果,也没有关系。你就是读,读熟,读透。总有一天,你突然就明白了,突然就懂了。读到一定层次就有自己的悟性和理解,这个时候参考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你的认识有提升了。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永远也不明白一点点的。要不然古人也不会那么看重读书了。
经典也不是一定要全部弄懂,能读懂那么几句,变成生命里不可缺少的内涵,也是非常可贵的。我认为没有人能够全部弄懂经典,我们知道的,都不过是经典里的某些内容,既然大家都不可能全部弄懂,那我们能够懂得一点点,你就应该为自己高兴,就应该继续努力。
所谓难,是对想试图边读边理解的人而言的。如果你不把理解放到读经的过程里,或者你暂时不考虑理解的事,那就没有难易之分了。经典,是一个集体,包含很多,比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德经等,它们是经典的子集,不是总集。一个孩子的宝贵时间,只读几部经典,当然比不读要好一点,但是相对能够系统地学习经典的人,仍然是比较可惜的。
3、怎样实施系统读经?
我们认为,比较系统的读经,起码要考虑到三个层面:基础层面,结构层面,装修层面。并且相应地阅读有关的经典。就像盖一栋楼,有地基有结构,有钢筋有水泥,有火砖。材料是综合的。要教育好孩子,也是非常综合的,可不是一本书能搞定的。所以我们教育孩子要系统,系统就是刚
才我们做的分类,要有地基,有结构,有装修,要多样,综合,这是系统读经。
4、“累积式”教育法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1)与大多数家庭一样,在教育孩子方面,赖国全老师一家同样走过很多弯路。由于不懂方法,初期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也花费不少钱购买过很多教育产品,多数都没能好好使用,造成不少浪费。直到孩子五岁半,接触到经典教育思想后,结合自己以前的学习经验,赖老师提出了一套操作性很强的教育方法,全面系统地解决了“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赖老师把这套方法命名为“累积式”教育法。
2)应用累积法仅半年时间,女儿佳佳已经能够流利朗读《论语》、《大学》、《老子》、《三字经》、《弟子规》等许多经典,多数能够背诵并认识上面所有的汉字。与一些没有方法的家庭几年都学不完一本书相比,方法的作用由此可见。2003年6月,时年六岁的佳佳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国学经典背诵比赛,一口气背诵完《老子》45章,轻松夺取第一名。深圳电视台对此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佳佳不但在记忆能力、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品德修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绩,同时,赖老师还发现,佳佳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好,语音变得非常标准,由于市场上找不到配合累积法的教材,赖老师因此萌生了自己编写教材的想法。经过努力,赖老师一家编写的教材陆续出版并受到市场欢迎。2004年,赖老师一家当选深圳市“十大优秀书香家庭”,2008年,赖老师一家当选广东省“十大优秀书香之家”,深圳晚报、深圳特区报、深圳电视台、深圳电台、凤凰卫视等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从此,“累积式”教育法开始逐渐走入社会,引起越来越多关心儿童教育的家长和老师们的关注。
5、“累积式”教育法有什么特点?
答:
■应用中医理论: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应用中医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观点,强调标本兼治,明确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中医里的“疗程”概念。
■采用跟读法:跟读是所有家长和老师用得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累积法需要的童音跟读教材,由语音优美的佳佳小朋友录制,为实施经典教育提供了方便科学的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定量:累积法规定了一天学习内容的参考量,这是根据儿童的成长规律科学总结出来的学习量。考虑到儿童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并作适当的提高,在学习中逐步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教学时间周期性:中医施治中的“疗程”概念,在累积法中有很好的应用,累积法制定的学习量,不仅是一天的量,也是一周的量,按周组织教学进度,因此课程管理简易方便,易于坚持。
■离散教学的原则:累积法的教学不占用大段的时间,不影响孩子其他正常的生活、学习习惯,不但非常适于在家庭中应用,对希望开展经典教育,但又不希望正常的教学计划受到影响的学校、幼儿园,也能够方便渗透进来,开展有效的经典教育,因此,其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
■无为而为的原则:累积法要求每天抽很少的时间读诵经典,但是并不要求背诵,只是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每天坚持。这种教学形式让孩子、家长和老师都非常轻松,没有什么负担,教学效果通过累积自然达到,越进行下去,越会体会到累积法的神奇效果。
6、到底什么是累积式教育法?能简单归纳出来么?
答:累积式教育法是赖国全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结合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的特点,在培养自己的孩子赖思佳时提出,后经不断完善,渐成系统。至今累积式教育法已经影响全球超过百万,成为风靡海内外的著名儿童教育方法之一。
累积式教育法有三个基本原则:简单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周期性原则。
为了方便更多的家长理解和掌握累积式教育法,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做了再次归纳,用数字进行表示,称其为137教育法:
1是读经的次数,一天最少一次,最多七次;(每天约30分钟)3是读经的内容,三线程同步读,即每个线程至少选一本出来读,总共至少选三样最多七样,易经
是首当其冲要读的;(遵守生活多样性规律)如:“易经乾卦第一(16分42秒)、论语学而第一(8分5秒)、弟子规1(6分28秒)”
7是读经的周期,以七天为一个周期,遵守易经七日来复的天地循环原则,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三样内容,连续读七天,每天一遍,一周就读了七遍;如果孩子能主动每天读三遍,一周时间这三样内容就读了21遍,21遍后大部分内容孩子基本能背诵。这就是137,非常的简单,而且137也是可以变化的,各家的情况不一样,比方说私塾的孩子,私塾的孩子时间比较多,怎么利用呢?半个小时太少了对不对?可以变成737,一天可以读七遍,我们建议不要超过七; 3也可以变,假如你读3样感觉不够,也可以读7样,这样就变成777,777最少要4、5个小时,所以说累积法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累积式教育法的这种教学安排,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为的思想,使原本比较枯燥,不容易坚持的读经,变得轻松容易,并且具有非常理想的效果。累积式教育法不仅适合读经使用,在社会生活的许多学习活动中,都可以灵活应用,并且有许多家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7、何为“三线程”?
答:
第一个线程是“经”类的,《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诗经》、《金刚经》,难度最高。
第二个线程是“典”类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难度介于中间。第三个线程是基础/装修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成语接龙》、《诗词启蒙》、《中国古典长诗精选与神童诗》、《笠翁对韵》、《文学启蒙》,难度相对低些。
三线程,用经典来说,就是经+典+其他,用建筑来说,就是钢筋+水泥+其他,用难易程度来说,就是难+中+易,用吃饭来说,就是菜+饭+汤,用吃饭工具来说,就是碗+筷+勺,这么形象的比喻,一看就懂了哈!!
8、累积式教育法三大纲领是什么?
答:第一个纲领就是简易性纲领。世界上一切的事情,必须简单才能把它坚持做下去。为什么要简单?因为复杂了做不久。我叫你一天读10多个小时,20多个小时,坚持一天也许可以,但第二天可能就做不下去了,不能持久,而简单的才能长久。易经上说,“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有亲,感到亲切才能爱上他,爱上他才能长久。简单容易才能跟从,才能做得有功。我们很多人读书是不一定有功的,“有功则可大”,所以一点一滴地累积,不要小看他,保证有功,保证是有效的。一天砍一刀,但是这一刀是非常有力量的,要你一天砍一百刀,前面几刀是有力的,后面的没力气了,这叫无功。所以这个“有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方法简单才能做大做长久。
第二个纲领是多样性纲领。我们认为读经可以读多样,这是我们首创的一个原则。可以说很多人至今是反对这个原则的,是没有学会这个原则的。这个原则,是我们从生活中归纳出来的。请问大家每天吃饭,桌面上是几个菜好吃还是一个菜好吃?如果说一个菜好吃,那让你连续吃几天、几十天?会不会好吃?只读一样很难做下去,会非常的辛苦,但是多样就变得很简单。我们在深圳有
一个读经班,每个礼拜读一次,每次七样,每样读十分钟左右,从两岁到十几岁的孩子全部都很适应。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思考一下,假设我们读一个半小时,只读一本。大家想想两岁的孩子能行吗?许多孩子是坐不下去的,但是十分钟左右就换一样,就显得非常轻松。这个是多样性的实践,通过我们验证,很有用。
第三个纲领是周期性纲领。大家说,一周是多少天?七天,我们的文字很有意思,里边就说清楚了,一周就是七天,一个周期就是包含一周七天。但是这个原理,应该说我们很多人不清楚,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应用。我们今天学了,明天丢了,后天又学新的,那就像猴子摘玉米一样,摘一个夹一下,再摘下一个,前面的掉了。不停地掉,没有巩固,而我们提出七天的原则,基本上可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这个七很珍贵,西方有个科学家、医学家,他花了四十年来研究,跟一个小伙子签了个合同: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泡尿,拉下来后给我,我付给你费用,从10岁到50岁,40年,这个医学家研究出什么呢?他终于发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规律,就是七天一个周期。然后他创建了时间医学,他本人成为时间医学之父。他开始在全世界演讲,他也告诉大家,看病要根据规律来,这个人很不错。有一天他到我们中国一个中医院来讲课,讲完以后,院长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看一本书,叫做《黄帝内经》,三千年前的一本书,就讲了这个了,然后又给他看第二本书《易经》,五千年的书,上面就写了“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从此这个医学家,再也不讲这个课了,时间医学也从此消失了。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知道了。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读《易经》,自己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收集的尿样用二栋楼存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以各位现在很有因缘,一点代价都没有付出,就得到了这个七日来复的原则,也希望大家能够好好了解应用这个原则。
9、累积法教育法的八大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条是当下读经的原则。以前我们不知道,也没有方法,但是现在知道了,从今天晚上,从明天就要开始。我们大人读经,没有小孩读经那么厉害,但是不厉害也没有办法,他读一遍就能背下来了,我们呢?就读十遍,我们要笨鸟先飞。中庸里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所以读经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就看你用不用心,这是当下读经的原则。
第二是全家读经的原则。我们准备了1+1套装,1+2套装。一家如果是二个人读,就需要二套教材,如果是三个人读,就需要三套教材,每天到了时间大家就开始一起读。我女儿佳佳有时也是不喜欢读的,拖拖拉拉的,我们也不管她,一到时间就读,我与她妈妈读完,然后对她说:“现在到你去读了,赶紧去。”这是没有商量的,反正是要读的。第二天读经的时候,我们又问她:“你现在来不来,如果不来,等下就是你一个人读。”她就赶快过来了,因为她知道全家人一起读更有味道。我们在这里的小朋友听赖老师的,回去就要求你的爸爸妈妈跟你一起读,不能让他们偷懒。这个是全家读经的原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三是科学读经的原则。读经非常好,方法也重要,如果方法不好,要坚持下去做不到。有人说读经不需要方法,只要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天天读经,一天读十小时,读他十年。那如果我们换成这样说,吃饭很好,不要方法,老实吃饭,大量吃饭,一天吃十小时,吃他十年,大家会不会
觉得很可笑。因为读经跟吃饭就是一个道理,读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读经就像开车一样,不能说只踩油门,越快越好,一定还要注意踩刹车,这个路好走时可以踩油门,这个路不好走呢,不行的时候要踩刹车,过收费站还要交费。这是很综合的,要科学读经,不讲方法是不行的,会翻车的。读经很好,但不懂方法,出问题的不少,我们遇到很多读经翻车的孩子,读经出故障的孩子。
第四是系统读经的原则。什么叫系统?我们就说盖房子吧,钢筋很好,那我们就光用钢筋行不行?不要水泥、火砖可以吗?还有其他材料,需要科学搭配,这就叫系统。我们说这个经典很好,《弟子规》很好,就光读《弟子规》行不行?《论语》很好,就光读《论语》行不行?不行!还要很多的,营养要均衡。我们吃饭的时候也是要这样,我们说豆腐好,就天天吃豆腐,青菜就不用吃了吗?说青菜好,就天天吃青菜,其他都不吃行吗?不行,这就是系统的概念。
但是目前的读经界并不重视这个系统,很多人读经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概念。大家不妨去了解一下,很多所谓的经典教育,就是读了《弟子规》,或者加上《三字经》,对不对?他们认为这就是经典教育,还有很多就认为《论语》最好,天天就读《论语》,其他都不重要,这就是经典教育吗?可以说离真正的经典教育还差得远呢!按照我们刚才的分类,系统地读经最少要一二十部,所以我们讲,真正的经典教育不能只靠学校、幼儿园,学校和幼儿园是玩花架子的,要想他们把这些全部系统地安排给孩子们学完,恐怕这个可能性很小。但是我们在做努力,也有一些学校领导有这样的远见,愿意开展系统读经,我们会配合这样的学校,提供很好的方法,去帮助他们。在郑州有个学校,优智学校,我在博客介绍了这个学校,这个学校就是按照累积法实行系统读经的。这个学校的校长非常了不起,非常有智慧,现在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会帮助他们把系统的经典教育开展好,一旦这个学校能够批量地输出大结构、大格局的超级人才,对社会的意义就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幼儿园的领导能够有这样的远见卓识,能够勇敢地、果断地做出决定,开展真正的系统的经典教育。
我们提出这四大原则,用来指导我们进行真正的经典教育,以防不必要的偏差。在推广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读经很久但效果并不理想的家庭,孩子书是读了不少,背了不少,但是其他方面,交往呀,生活能力呀,特别是主动性、创造性各方面都不理想,表现不好,父母很担心。问题出在哪里,根结在哪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又总结出读经教育“四不离”原则。
第一,不离家庭的原则。小孩子读经很好,把孩子放到私塾,只说明一件事,你想偷懒,你自己不想读,把孩子交给别人,让别人负责对不对?也有家长说我很忙,没有时间,这样做我们会失去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良好机会,我们不主张孩子离开家庭,除非不得已。一个小孩长期在没有父母的环境中成长,心理各方面是有问题的,起码亲情会缺失;一个家庭长期没有孩子,夫妻之间可能也会有问题,所以读经最好不离家庭。中国文化讲究修身,下面还有什么?是齐家。一个孩子长期不在家里,如何学习齐家?父母吵架也要让他学一学,否则他结婚以后也会不知道如何吵的,面对吵架他可能会无所适从。孩子要学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道理,所以要不离家庭。没有办法,选择私塾的孩子,最少也要一周接回家里一次,长期远离家庭,几个月,甚至长年不见父母的做法,我们是不提倡的。
第二,不离社会的原则。有些读经推广人士认为社会很混乱,很容易污染我们的孩子,所以觉得放在没有污染的地方就好。我们要思考一下,一个孩子长期在所谓没有污染的地方能不能成才?好比一棵树苗,放在温室里,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不能。池塘里的最漂亮的莲花,是长在在污水里?还是清水里?如果水很清,很干净,什么污泥都没有,那里根本开不出美丽的花来。
那么一个人的成长,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才合适呢?我们纵观历史,几乎所有优秀的人才、杰出的人才,可以说没有一个是在完全的顺境中成长的。我们会担心孩子在社会这么复杂的环境成长,难道真的不会受污染吗?会的,所以要读经典,让经典去引导他,给他一盏指路明灯,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如果不学经典,我们才真的要担心他。我们看,一本小小的《三字经》里面就有很多智慧:“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长期的朗读就会潜移默化地知道要“亲师友,习礼仪”;“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孩子经常朗读,自然就知道小时候要努力学习。所以,经典会引导,会慢慢地渗透进孩子的心灵,熏陶孩子,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应该怎么去判断是非,在复杂的环境里完成自己的判断,才能最终成为人才。而关在温室里的孩子,在一个完全没有,自己认为完全没有污染的地方,事实上恰恰是培养不出人才的,所以要遵守不离社会的原则。
第三,不离生活的原则。刚才讲了,读书就像吃饭,读经就跟吃饭一样,要不离生活,生活会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有人说读书,读了又不懂,对不对?所以他就不读,你不读又怎么会懂呢?生活告诉我们,如果说吃饭,吃一口又不饱,吃了又不饱,所以就不吃,你什么时候能饱?不吃又怎么能饱呢?吃了不饱怎么办?小朋友,吃了一口饭不饱怎么办?(场下孩子回答:接着吃!)接着吃,对不对?这不就对了吗,接着吃不就行了吗,一碗饭不饱再吃一碗。那读经呢,读了又不懂怎么办?(场下回答:接着读!)再读不就行了吗?一遍不懂,再读再读,读他几十遍读他几百遍,我看懂不懂?读他十年读他二十年,看看懂不懂。
其实懂不懂是不要管的,就像我们吃饭不需要管饱不饱一样,这是不要管的,吃多了自然会饱的,这都是生活给我们的道理。开车也一样,读经像开车,开车要方法,开车大家知道,其实开车包括很多层面,第一,你的车好不好,好车,坏车,差别很大;第二,路好不好;第三,油好不好;第四,开车人的技术怎么样。这些因素都要考虑,是不是?那么我们读经,培养孩子,这个孩子怎么样,还有这个家长怎么样,还有我们选择使用的教材怎么样,方法怎么样,都有关系,这就是生活给我们的智慧,跟生活是一样的,不是说这个不重要那个重要,统统都重要,都要去注意到,这就是不离生活原则。
第四,不离圣贤教诲。所有的经典都会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做事,我们要不离圣贤教诲,圣贤告诉我们,凡事积小成高大,不需要我们做大事,我们只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不到的事我们不要考虑。读了要懂,这个是做不到的,谁知道懂不懂啊,读了以后马上就去应用,这个更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读,所以我们只有把读做好,该懂的时候就
懂了。吃饭我们就吃,吃是能做到的,什么时候饱,不知道,所以我们就只管吃,吃好了饱就会自然而来,读好了懂就会自然而来,懂了应用也是自然会来,懂了我们就会应用。我们只要把能做得到的做好,做不到的先不要考虑。
这些就是我们提出的读经八大原则。
10、这么多经典,我们要先从那三本开始呢?
1)我们可以提供读经计划表给您参考,您直接按上面读即可。
2)您如对137累积法及三线程完全掌握了,您完全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及时间多少,制定最适合自己的读经计划表。只是,易经首当其冲要读。
11、137累积式教育法复习的方法总结:
复习简称“小、中、大循环”:
“小循环” 不是复习,而是新内容在 7 天内的循环(比如每天1遍,一周循环7遍);如2010/09/06-2010/09/12,即星期一至星期日,一周的时间,每天读三样“易经乾卦第一、孝经01-06、弟子规1”)如果孩子能主动每天读三遍,一周时间,这三样内容就读了有21遍,21遍后大部份内容孩子基本能背诵。
“中循环” 一本一本的复习(比如《易经》有 3 本书,复习第 1 本);读经第三周后,就读完了《孝经》、《弟子规》,可以安排复习一周这两样内容,易经读新内容。
“大循环” 是对整部经典的复习,比如《易经》,3 本书一口气读完。按计划表全部读完后,安排总复习,一口气读完易经、老子、论语等„„
复习因人而异,可以每周复习,也可以全部完成再复习;学习并不是追求短期效果,只要是无为而为,短期效果不考虑,合适的时候就复习。
可以每隔 2 周复习一周;也可以每隔 4 周复习一周;还可以一季度后安排复习两周;半年后复习一个月;一年后进行大循环一口气整本复习。
质量FAQ 1.什么是质量管理?答:质量管理:关注项目全流程的质量,针对项目特点,在贯彻执行研发流程和规范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质量措施,确保项目开发质量目标的达成。 2.什么是质量成......
对心育部长的理解我认为设立心育部长的主要目的在于关心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教会同学们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学会忍耐,怎样解决一些矛盾,怎样协调好学习与各种社团活动。而心育部长......
心理健康工作总结廖春莉 本学期以来,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现将本学期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1、在初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心理学......
心育论文题目:精雕细琢,方成大器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浅谈优秀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李云梅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1 精雕细琢,方成大器 ------浅谈优秀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摘要】:本文讲......
心育委员工作计划回顾上一年,在团总支的细心指导下,心育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今年我们会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