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少年志愿者工作”。
中学生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唐燕
自1994年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青年志愿者行动就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奥运会、抗震救灾等各大赛事和重要活动中,青年志愿者表现出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它对社会和谐稳定、人类文明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性、公益性、多样性特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他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丰富了人生经历,提高了自身素养。
中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不但能提高参与社会的意识,同时也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锻炼环节。志愿服务活动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也符合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它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同时,也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探索中学生志愿者教育目标,提升中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责任的认定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需要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而志愿服务中体现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社会走向成熟的一个象征。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我国将把志愿服务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情况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这为中学生志愿者工作参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结合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对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分层引领、分级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理解,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1.注重普及,分层引领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的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因此在对中学生进行志愿精神教育时,既要考虑到共性目标,也要考虑到个性需要。
志愿服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它通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促使参与者由“自爱”走向“他爱”,最终唤醒公民意识。
志愿服务的过程是改进和提高自我的过程,是先提高自身素质、再服务社会的过程。志愿者通过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加深对社会角色的认识,理解这一角色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面对已经志愿加入志愿者队伍的中学生,必须强化志愿精神的教育。要充分发挥优秀青年志愿者的榜样力量,一方面在中学生志愿者队伍中加大对他们的宣传,使中学生树立行动目标,不断提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区、校两级优秀中学生志愿者的评选活动,明确中学生学习的榜样,使中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更有号召力。
2.关注德育,分级实施
中学生志愿者活动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可以结合高中的德育目标设置情、意、行台阶,使道德目标和志愿服务目标相结合,促进学生德育目标的达成。
高一年级重点开展习性教育,注重引导学生适应高中生活,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学习自觉,言行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因此,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主要是让中学生形成自觉、自律的良好习惯。学校可以根据所需服务的岗位设立服务内容,安排中学生进入志愿服务岗进行志愿服务。让中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初步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督促”的自觉行为,做好“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准备。
高二年级重点开展人格教育,注重引导学生塑造健康自我,培养健康情趣,积极融入集体,做一个有科学精神与法制意识、有爱国主义情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因此,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主要是让中学生形成友爱互助、服务社会的意识。学校根据校内外资源确定服务内容,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社区等的志愿服务。让中学生能走进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进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增强中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逐步形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高三年级重点开展生涯教育,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机遇和挑战,确立自身发展方向和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的理想,逐步成为“胸怀祖国,放n艮世界”、对社会尽责的社会公民。因此,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形成勇担责任、奉献社会的公民意识。学校提供志愿服务的各类岗位,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让中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会自我定位,发掘潜能,迈好成人第一步。
二、优化中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发展中学生实践能力
正如组织管理学家鲁西尔(Robert N.Luier)所说,组织是由一群致力于达成既定目标的人组合而成,这群人实为组织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决定组织运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当今的管理也将人的互动管理作为提升组织绩效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成为未来组织管理的首要任务。要使中学生志愿者工作能够有效、可持续地发展,在管理中也需要不断优化人际间的互动管理,才能真正提升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会交流互动、积累收获、民主竞争。
1.成立一支轮流参与活动的志愿者队伍。要使众多的中学生志愿者都能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保护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建设一支能够轮流参与活动的中学生志愿者队伍是必然要求。要在学校的各个班级中成立富有特色的志愿者小队,队长由学生自主推荐。各个基层团委把各个小队进行编队整合成立学校志愿者服务队,由学校团委书记或学生会主席担任队长。教育局团工委把各校的志愿者队伍进行整合,成立区中学生志愿者服务总队,由教育局团工委书记担任队长,从而形成区、校、班三级设置,多队合一的志愿者队伍构架。在建立多队合一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为了使中学生能够参加不同层面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还要运用队员轮流参与活动的机制。主要是每学期由班级的志愿者小队轮流安排队员进入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参加活动,学校志愿者服务队轮流安排队员参加区志愿者服务总队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励了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的热情。
2.创建一张储蓄服务时间的记录卡片。要使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得到有效评价,并让学生在活动中留下足迹,创建“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储蓄卡”是有效的手段。储蓄卡主要记录中学生每次参加志愿服务的活动时间与内容,把“储蓄卡”作为中学生在评优、表彰先进过程中的一个衡量标准。同时将储蓄卡与中学生18岁成人教育相结合,在开展的“岁至18岁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活动中,把完成48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记录情况作为参加成人宣誓仪式的必要条件。
3.建立一个互动互评的网络平台。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建立一个让中学生志愿者团队公开接受社会评价的电子平台,这是协调志愿服务资源、提高学生民主意识的有效途径。一要让网络成为团队间交流的平台。每个志愿者团队都要进行网络注册,通过网页发布活动信息,交流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收获。如,在嘉定学生社团网,对志愿服务类社团进行登记注册,学生可以在“社团新闻栏”发布活动信息,在“社团互动栏”交流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点滴收获。二要让网络成为团队间民主评价的平台。由学生在网上进行投票,评出“优秀志愿服务队”和“星级志愿者服务队”。
三、拓展中学生志愿者服务项目,挖掘中学生创意潜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所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广,中学生对志愿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在夯实基础项目的同时,还要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积极挖掘学校资源,开发服务项目;另一方面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服务站点,不断开拓志愿服务的新领域和新内容,使中学生志愿服务项目更贴近学生、贴近时代,形成品牌。
1.设立校园志愿者工作岗。学校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微缩了的社会。因此,一要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大胆创意,确立校园志愿服务岗位。二要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结合重大节庆点和学校实际所需设立长、中、短期志愿服务岗。如,长期服务岗:“校园文明志愿管理员”、“校内节能志愿管理员”、“绿化保洁志愿者”等;中期服务岗:“小超市志愿管理者”、“行政助理员”、“校园督察员”、“校门口礼仪岗”、“餐厅志愿管理者”等;短期服务岗:“校园文化艺术节志愿者”、“学校运动会志愿者”等。通过各类岗位的设立,既促使中学生督促自我、服务他人,又给中学生自我发现和开拓创新提供了机会。
2.设立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站。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因势利导,积极动员中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围绕“迎世博”工作开展的“中学生世博公益行”创意活动,通过学生在健康、环境、卫生等领域寻找服务内容,自主设计活动项目,并以中学生社团组织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使中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文明建设的行动中去。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建立学校与周边社区、居委、敬老院。图书馆等的共建关系。结合中学生特点设计活动站志愿服务项目,招募志愿者,并明确志愿者进行活动的时间周期和活动内容,发挥站点的育人作用。如,暑期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志愿服务项目,包括博物馆义务讲解员、居委主任助理员、治安巡逻志愿者、“阳光之家”助残志愿者、敬老院爱老志愿者、治安巡逻志愿者等。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岗站,使更多的中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创意,学会沟通,展示特长,锻炼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我县城市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座现代化、崭新的新城拔地而起。为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进**城市......
离退休职工自主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2-000-01 摘 要 现阶段,随着“共同的事业、共同的家园”这一理念深入人心,离退休职工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村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作用发挥的......
§22.3实践与探索(1)说课教案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宗树信教学目标:1.学生在已有的一元二次议程的学习基础上,能将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方程是......
做好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工程的成本控制与工程的造价、质量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建设单位在建设前期制定好相应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并且对其中的投资回收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