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语段修改教学案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语文复习片段教学”。
专题复习:语段修改二
基本目标:
1.通过分析中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提升目标:能辨识和改正常见语病,包括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前后 矛盾、成分残缺和赘余等。
教学重点: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教学难点:能辨识和改正常见语病。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2.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本句“品质”不能“浮现”。)练: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由于加强了管理,我市的社会安全和隐患都有了保障。
(2)动宾搭配不当。
例:①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本句“缺点”不需要“努力”,而需要“改正”。)
②学会限制自己的情绪。
(本句“限制”“情绪”搭配不当,将“限制”改为“控制”或“调控”。)
练: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我们收到了“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的目标。
江苏在沿江八市29所中小学试点开办京剧课。
(3)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例:①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本句“工业和农业”不能成为“国家”。)
②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本句“局面”是“条件”也搭配不当。)练: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
他的籍贯是江苏海安人。
友情提醒:发现“是”表判断的的句子,一定要思考主语和宾语搭配是否恰当。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友情提:遇到“是否”“能否”“好坏”“成败”,一定要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例:①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②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练: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①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非常渺茫。
(本句“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②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本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来”,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练: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友情提醒:当句子中出现“禁止”“防止”“忌”“避免”“以免”“杜绝”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做题时一定要审清句意,在确定否定词“不”的去留。
例:①为了避免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②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③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④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⑤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组委会的首要问题。⑥由于管理混乱,监督无力,全国各大酒厂不止一家没丢过上万份商标。⑦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6)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人们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搭配不当有交叉的地方。)练:她做了两个丈夫喜欢的菜。
3.成分残缺。(1)缺少主语。
例: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滥用介词“使”,造成缺主语,应删去“使”或“在……下”。)②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练:经过这次谈话,对我启发很大。
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女知识分子的典型。
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
友情提醒:①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一定要看看是否滥用介词,缺少主语。
②滥用使动句式,也会造成主语残缺。
③句子较长时,一定要看清楚它有没有暗中更换主语,如:
10月1日,抱着向文科班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2)缺少宾语。
例:①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应在“同桌共读”后面添加相应的宾语“的情景”。)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练: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
这一生活方式主要是解决了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这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
(3)缺少谓语
例: 中国人民正在为努力建设一个小康社会。这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
4.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
例:①班里同学基本上都交作业了。
②他在这里下了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③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④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⑤ 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百分之十。
友情提醒:
使用“缩小”“减少”“降低”“少”“小”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是不符合逻辑的,这类词语往往同百分数或分数相搭配。如减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缩小了三个百分点等。
练:①已经两天两夜没停的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②这种模型的赛车是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32倍而成,从外观 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
(3)不合事理。
例: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我们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漫步校园。(既“繁星满天”,又有“一轮明月”,这不合事理。)
练:五一期间,我校全体初三学生基本全都没有休息,在家认真复习。
5.句式杂糅。
指表达同一个意思,可用两种不同的句式,但如果把这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就形成病句了。例:①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
②这种盆景最好放在案头上较合适。(“最好”与“较合适”,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练: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从1987年的《短篇3题》为起点,他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
6.表意不明。
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其表现主要有二:
一是歧义现象。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表意不清。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二是指代不明现象。如“小强推开房门,看见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正在促膝谈心。”该句中的“他的女朋友”到底是指谁的女朋友,搞不清楚,表意不清。
练: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
7.重复啰唆。
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
(“顽症”和“疾病”重复,应删去任一个。)
你交来的稿件,正在进行排版。经济效益一下子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
练: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为精简字数,我们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略加删改一些。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友情提醒: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这类词,否则就有可能犯自相矛盾或语义重复的毛病
练:①日本滋悬浮列车每公里成本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德国磁悬浮列车超过4 亿元,国内现有磁悬浮列车也大约在2亿元左右。
②鸟巢可容观众超过10万人左右。
8.用词不当。
例:他提出展开学习竞赛,大家纷纷附和。(“附和”是贬义词,应改为“赞成”。)
练: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班主任热情表扬了黎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专题复习:语段修改一基本目标:1.通过分析中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提升目标:能辨识和改正常见语病,包括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序......
修改病句教学案教学目标:准确辨析语病及其类型,熟练予以修改。 教学重点:修改病句的思路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一、回忆病句的基本类型: 二、修改病句的步骤、原则和方法: 三、课堂......
修改病句专项复习教学案【学习目标】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3、学会正确修改病句。 【学习重点】 复习巩固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一般病句的辨别......
初三语文(病句修改)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复习要求: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2、能正确地修改病句;3、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一、病句类型: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
中考专项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集备讨论稿) 【教学目标】1、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2、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的常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