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进步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共同进步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谈汝南县新课改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汝南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既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促,使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强合作,善于交流,能充分地展示他们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一、按照异质进行合理分组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根据学生性别、成绩、能力、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均衡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他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技能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做到:学会倾听,能听出别人发言的实质、重点、要点,能作出判断、评价;学会尊重,不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对他人的发言适时回应,善于接受他人正确意见并调整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以恰当方式说话,说话时态度和气谦虚诚恳;学会质疑,敢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盲目随波逐流;学会欣赏,不要瞧不起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学会宽容,给别人插话的机会,小组竞争失败后不要相互指责;学会心理调适,不要嫉妒、排斥自己的竞争对手;与人为善,提高自己的人际亲和力。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统计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然后让学生说,指名统计,刚说了几个,就有学生说太快了。我让学生放慢速度说后,学生还是觉得来不及。“要是几个同学一起统计就好了。”一个学生提出来,其他同学也一起附和。于是小组同学马上围在一起,商量合作的方法。当小组统计后,再汇报全班统计,这次就成功了,学生都很兴奋。因为单凭一个人的力量不能解决问题了,这就引发了学生合作的欲望,教师顺应学生合作的内在需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合作是一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而这些问题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的。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当然,问题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果子”。
1、矛盾型问题。即问题揭示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矛盾之处,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因为这类问题情境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所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特别投入。
2、假设型问题。即要求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测分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再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容易将学生置于一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情境中,因此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便会思绪飞扬。
3、发散型问题。既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某一问题,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思考,以探求问题的多种答案。如在总复习时出示:“用50克盐配成浓度为1:25的盐水,需水多少克?”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多种方法解答。由于这类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四、共同进步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要实现共同进步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独挡一面。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2、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单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说,其重要意义很明确,但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3、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而不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离与分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教师也会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
4、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评价关系
教师既要考查每个小组的成绩,也要关注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发展,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儿童有被人认可的需要。对于小组成员付出的共同努力与成绩,我们应该予以认可和表扬,把对小组的奖赏奖给每个人,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合作所带来的喜悦。比如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评比“最佳小组”,“最佳合作团体”等。学生就会感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进的局面,学习目光必然会投向集体、投向长远。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是顺应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走合作学习之路,构建合作学习模式,已成了21世纪培养人才的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打造学习共同体,四步建组:第一步,科学分组,构建自主管理组织 第二步,培养习惯,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第三步,建章立规,构筑激励评价体系 第四步,跟踪运行,实......
大刀阔斧新课改 全力实践新模式——我校“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带来翻天覆地新变化 今天,漫步在县第一初级中学的校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青春奔放、个性张扬的学生和一个......
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河北蠡县大百尺中学宋克强合作学习是具有创造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它强调教学动态因素(教师和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追求......
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之点滴李桂容在六月份参观了山东省昌乐二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后,我们学校组织了参观老师进行了交流、讨论,对我们这样的学校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基础优质资源倍增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秉承道德的准则,使用“合道德”的方式,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同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