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_大学生村官现状调研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21:40: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对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村官现状调研”。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对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明川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9期

摘 要:“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给大学生谋就业,为新农村找人才的“双赢”之举,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通过调查走访雅安市芦山县各乡镇(大川镇除外)所有大学生村官及其周围部分干部群众,了解大学生村官们的发展现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当地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希望能提出有实质性的意见,以便使“大学生村官计划”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对策

近几年来,为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人才资源闲置浪费与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需求的矛盾,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具有较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全国许多地方实行了“大学生村官计划”政策。2008年3月,经中央同意,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任职。而中组部日前印发《关于下达2010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明确2008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由12万增至20万。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由部分地区零星试点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一、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都做过相关调查研究,而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当地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1.“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不稳定性、难落实性,村官利益难以保障

在对大学生村官以及其他村镇干部的调查显示,关于大学生村官工作难的原因,主要是当地经济条件较差,相应村官政策难以落实。甚至是同县不同乡镇相关待遇都会不同,对村官的重视和培养力度也不一,客观上打击了村官们的积极性和奉献热情。另外,政策被架空的情况比较严重。

2.“村官”借调现象严重,“村官”长期不在村

大学生村官本应下到村里,熟悉农村工作,在基层锻炼,为村民服务。但调查发现,当地超过八成“村官”被长期“借调”到乡镇政府,有些甚至才到村里几个月就被乡镇“借调”,一去不回。个别“村官”也是村里有重大事情才回村里工作,平时都在乡镇工作。

这种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似乎已经成了各级“心知肚明”的现象了。究其原因,一些是“村官”托关系转入比较好的单位部门工作,把“大学生村官”这一头衔当做混入公务员的跳板;一些则是

某些行政机关单位借着手中的权利将本该去村里的大学生截留下来,让大学生们当看不到期满去向的“廉价劳动力”,而大学生村官们由于种种原因,对此无可反抗。

国家在选派大学生村官时,已经明确表示,不允许大学生村官长期不在村工作。《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组通字[2008]18号)第五大块《管理及服务》一章第五条,即:“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及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由此可见,长期借调大学村官已属明显的违规行为。

3.“村官”工作内容与专业不对口,无明确职责,与村民关系淡薄

调查显示,当地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工作繁杂,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且大多并无明确职责任务。而与其本身所学专业基本不对口,也未能在学校里掌握应有的农村工作经验和技巧。另外,对于绝大多数村民迫切需要的农技指导、市场信息、法律政策宣传等也基本未列入日常工作职责。受访者中学农技专业的学生仅2人,对于超过60%村民所需要的农技指导来说,专业差异实在明显。此外,村官基本上都在乡镇或村委办公室办公,很少下乡融入村民,这也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实际上未能完成该计划的初衷,不能带领村民致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甚至当地还出现了80%村民表示从未与该村大学生村官接触的尴尬境况,“官民”关系淡薄。

4.“村官” 就业观念滞后,功利心态、投机心理严重

受访者中只有3人选择是为农村发展做贡献,仅占12.5%,合同期满后,选择考公务员的占87.5%,只有一人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大都希望能以此为跳板走上行政人员之路。可见,大学生村官本身的择业观念落后,仅仅将村官作为过渡时期的无奈之举或通向公务员的“跳板”。大学生当村官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能因为工作难找就饥不择食,更不能企图把当村官作为“跳板”。甚至当地有些大学生只干了几个月,立即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农村,没有在农村长期干下去的想法,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轻视农民和农村干部,与群众没有深厚感情的现象,这种思想观念的错误直接对“村官”们平时的农村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5.社会和村民的期望与“村官”自身能力的不相统一

社会期望广大知识青年投身农村,奉献“三农”,甚至是希望他们是完全无私的将青春热血洒向农村,不求任何物质回报。而当今现实社会中具有如此高思想觉悟的青年不多,这也是物质社会大背景使然。我们不能强行要求大学生“村官”们都必须具备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他们还面临着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境况。社会不能仅要求“村官”们该做什么,该怎么无私奉献,还应考虑保障“村官”们的物质利益,解决其生活困难,提高其福利待遇,改善其社会地位。这样,才能更加人性化,解决“村官”们的后顾之忧,激发其投身“三农”的热情。

另外,村民对“村官”们的期望也十分高,既希望“村官”能给他们带来农技指导又希望给他们多进行法律政策的宣传、农产品信息的传送、医疗服务等等。对于如此高的知识水平要求,与

当今高校单一的专业教育、城市专业不相统一。而农村工作复杂,内容繁多的特点也让很多大学生村官头疼,更是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很多村官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只能在办公室里做些文秘工作,久而久之,磨灭了原有的扎根农村,服务村民的热情。

二、对策建议

1.加大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将政策制度化、法律化、长期化,做好“村官”服务保障工作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意义的认识,把它放到更高甚至是战略高度上去认识与实施,要认真贯彻中央相关文件重要精神,避免虎头蛇尾,前紧后松,打好持久战。该计划必须使之在地方上制度化、法律化,依据各地情况,研究切实可行、各方面满意的“村官”福利待遇和激励制度、晋升制度,考核制度,选拔制度。各级村官办公室也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切实履行职责,不仅要做好“村官”管理工作,更要提供人性化服务,完成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后勤保障任务,当起保障村官合法利益的排头兵。

2.各方面协调,警惕和防治“借调”现象泛滥

对于村官“借调”泛滥的现象,社会和各级相关机关部门应提高警惕,防止计划被架空。各地主管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出台相应强制性法规。同时也应将相应村官管理文件传达到乡镇及以上领导,各级领导认真学习相关规定,防止“误调”现象的发生,提高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力度。各相关责任机关应该按照相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加大对长期“借调”、截留大学生村官的机关单位和个人的查处。

同时,大学生村官应该能够发现法律制度的不足,并给相关部门提出中肯意见;应该有自己对使命的正确理解,能够坚持立场,以农村事业为主,对不良长期借调行为说不;同时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脚踏实地,不投机不被歪风邪气侵蚀,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在基层锻炼才能,不负国家厚望。

3.明确大学生村官职责,完善村官选拔、培养机制,引导“村官”融入农村

制定和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领导机关必须改变思维方法,不要总局限于让大学生去锻炼的理念中。领导机关必须按照农村基层的实际需要,一开始就给大学生村官明确任务,带着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具体项目去基层。但由于大学生有他们的局限性,乡级政府要采取帮带措施,让他们很快地在农村适应和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领导机关应引导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现实状况,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增强“村官”农村工作能力和技巧。

除此之外,高等院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和引导优秀大学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架起通向基层的桥梁。有条件的农业高校也应按照村官的实际工作需要,调整专业设置,设立村政专业,完善专业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支持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做好社会宣传工作

4.1 大学生们要在成才的过程中不断塑造自己的高尚品德,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树立科学的金钱观,反对拜金主义。要在与人民群众相联系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2 农业高校要把开展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引导大学生树立到基层建功立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 ,努力输送农村基层需要、农村基层满意的优秀高校毕业生。

4.3 社会要宣传学习新一代艰苦奋斗、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 ,营造扎根新农村建设光荣的社会氛围。政府要做好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并完善激励和晋升机制,鼓励大学生奉献农村。

4.4 相关部门要引导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要给予一定的实权,让其承担一定的“担子”,给他们建功立业的天地,让其充分发挥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村官们才会更有动力更有干劲。参考文献:

[1] 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43~345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R].中央办公厅,2005,第18号.[3] 安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及其对策 [J ].科技与教育.2007(6): 60~61.[4] 田晓超.论大学生村官政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 7~10.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研究作者:舒文娟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5期【摘要】选拔大学生到村和社区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社会主义......

宁波市鄞州区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

宁波市鄞州区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随着各级政府对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大学生村官已然成为村、社区建设的一支不容小觑的重要力量,队伍的综合素质、知识层次、政治素养......

大学生旅游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旅游现状调查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学生为例一、选择的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在生活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人们比过去更愿意投入......

大学生村官现状

此处依照个人情况添加个人学校名称或学校LOGO马克思主义实践报告 题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报告题目类型: 实践报告 组长姓名: 组员姓名:专 业: 学 院: 年 级: 指导老师:2011-5-11......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课题负责人 闫玉敏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质量直接影响义务教育质量,影响着孩子的终身幸福。目前,学前教育阶......

下载浅谈对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对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