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国权力制衡与监督机制的困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权力制衡”。
刍议中国权力制衡与监督机制的困境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以分权化为导向从经济领域开始了卓有成效的渐进式改革探索,以此为契机和动力中国权力结构由建国初的不断集中趋势开始逐步进行分权探索,时至今日,经济领域的进步毋庸置疑,但下一步分享改革成果,利用改革优势,突破改革瓶颈需要政治领域进一步变革。“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好,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1994)。
尽管中国政治体制的分权改革探索不断深入,但权力结构有效制衡的实现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权力过分集中得不到制约是最为民众所担心、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首要和最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架构有效的权力制衡与监督框架,而中国政治实践表明,权力制衡与监督框架的建立需要有效破解三大难题。
一、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权责模糊,党政内部监督效力弱化难题
中国宪法规定,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同执掌公共权力,形成相互监督的基本制衡体制。但政治实践中,公共权力较多地集中于各级党委、行政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查权、监督权、质询权往往停于文本,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另外,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在权力架构中最高地位和执政党在政治生活中核心地位之间的关系较为模糊,需要通过细化、明晰权责予以理顺。中国以党管干部、首长负责作为权力运作原则,公共权力集中于党政机关,而党政机关内部权力集中于个人的问题,据统计,党、政“一把手”案件在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约占1/3(何增科,2004)。当前很多问题处于潜伏状态,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甚至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但需要我们对症下药。公共权力具有腐蚀性,不受任何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和滥用权力,只有“以权力制约权力”。
十七大报告指出:“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权力运行机制,使权力结构趋向合理、配置科学,从横向而言需要合理、明确划分执政党与国家机关的职责权限,尤其对交叉领域的权力要明确划分与界定,避免政出多门;从纵向而言需要真正实现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监督、制衡关系。同时,进一步明确、细化各级党政领导的职能、权限和责任,一方面对公共权力合理分割、构架制衡,另一方面对分割的权利纳入规范化、程序化的运作体系,用制度保证权力得到监督,抗衡权力滥用。
二、行政机关改革建设整体推进难题
中国行政机关的改革实践较多地致力于公职伦理提升、监察追责机制设计,但实际上政治权力运行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法律、制度、政策的共同制约。政府通过对法律、制度和政策的运用作为其存在和运行的基础与手段,不合理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定可以造就、维护既得利益者,即便合理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也可借自由裁量权等方式使政府内部产生积弊可能。
结合中国国情,政府改革建设需要从法律、政策和制度三个方面整体推进。
一方面,通过完善法律增加自由裁量权适用的确定性,提高政府规制的透明性;另一方面,继续探索服务型政府改革实践,合理推进市场化、民营化改革,探索“放松规制和民营化为核心的小政府”,逐步减少政府对经济行为的干预,适当鼓励“民间自律性地、创意性地追求经济活力”(崔炳善,2009);在这,强化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限,完善、保证其职能的独立、正常运作,用制度拉住权力的缰绳。在这方面,美国的宪政制度框架对深化、完善中国政府改革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顺利实现难题
司法机关独立、司法制度完善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防火墙,社会公义实现的保障。目前,从宪政框架而言,中国司法管理体制有行政化趋向,各级分管司法工作的领导往往由公安部门负责人兼任,行政命令要素对司法工作特质和原则影响很大;另外,中国法律内容还不尽完善,相对宏观,法律适用变通性强,法官自由裁量权较大。司法隶属关系地方化,为地方党政机关干预司法活动提供了机会,更为严重的是司法机关甚至成为地方腐败的保护伞。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是权力制衡与监督的底线,需要从宪政框架设计和司法制度内部完善两个方向着力破解。
健全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是现代政治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和特征,从长远看中国政治制度完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组织发展成熟都需要通过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合理配置、科学制衡,培育成熟、可信赖的政治文化,需要整个国家、社会共同的思考、努力和决心。
【摘 要】近年来,关于构建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公共权力在具体的行使过程中,会受到个人或集团利益的诱使,权力就可能出现异化现象,......
股东与董事的权力制衡上海宋海佳律师事务所2010年11月10日,国美电器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发公告称,国美电器与黄光裕方面在当天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根据谅解备忘录,国美同意......
教育目的:让官兵了解我国权力监督制衡的现状,强化廉政意识,坚信党的领导。教育重点: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内容提要:一、权力制约与监督释义二、社会主义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形成与改......
美国权力之间的分立与制衡—— 由2010浙江文综39题所引发的思考董晓红(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摘要】在西方民主化进程中 ,三权分立是重要的原则之一,其中美国的三权分立最为......
摘 要:随着高校拥有的资源增大、自主决策权扩大,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而与之相适应的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建设却相对滞后,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