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绘本活动中的有效运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幼儿园开展绘本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绘本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内容提要】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集图、文、声、像为一身,合计算机、投影仪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幼儿园开展的绘本活动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因此信息技术正好符合绘本活动对图、声、文的共性要求,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绘本的教学增添了无限的风采。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要表现为“巧妙整合”“优化运用”“轻松教学”这三方面,本文将从这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绘本 运用 【正 文】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集图、文、声、像为一身,合计算机、投影仪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绘本则是时下十分流行的图画书,但又不等于“图画书”,而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联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它们相互衬托,营造出绘本独一无二的超凡感觉。因此信息技术正好符合绘本活动对图、声、文的共性要求,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绘本的教学增添了无限的风采。我园自2012年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以来,一直都在尝试研究“在绘本活动中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一年多下来,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经验,现阐述如下:
一、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与绘本活动巧妙整合。
(一)创设优美情境,激发绘本阅读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幼儿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动力,他们对直观的、形象的物体往往容易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而信息技术通过对声、形、光、色的处理,以动画的形式直观而深动地展示绘本的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从而营造一种优美自然的学习情境,使得幼儿非常乐意而又主动的参与到绘本的阅读中来。
如:五味太郎先生的《兔子先生去散步》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故事绘本,本来绘本中,故事的开始就是一片草地上有一座房子和一个兔子,而通过多媒体制作后,幼儿看见的是高大的树木,小河流水,小鸟飞舞,一片大森林的景色,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更有利于幼儿在画面中寻找标志。而且通过幼儿们的寻找,可以把他们找到的标志放大化,让没有发现的幼儿更清楚的了解到标志的作用。而且因为整个画面动了起来,使得原本静态的一种场景变成了动态,孩子们不由的会随着场景的推移变换而心情跌宕起伏,牢牢的抓住了活动的兴趣,使得他们迫切的想看,乐意去猜想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
(二)打破时空限制,帮助理解绘本内涵
许多的绘本,它里面讲述的故事是具有很强的连贯性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往往因为跳跃太大而使得幼儿产生混淆或者不便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把绘本的内容按照教学意图和教学过程进行重组,使得幼儿能更加生动、全面、清晰的理解绘本的内涵。
如绘本《大老虎和小老鼠》。里面的大老虎因为专制和霸道而失去了小老鼠这个朋友,那大老虎要怎么做才能重新换回这个好朋友呢?在绘本里,那是一个连续而又漫长的过程。如果逐幅看的话,幼儿很难有那种比较性的观察,从而无法真正理解朋友之间的那种相处。于是教师就细致的做了大老虎对待小老鼠的3张动画。(1)大老虎命令小老鼠去摘花(2)分点心(3)做西部牛仔的游戏。在首先展示了大老虎的霸道之后,教师请孩子看书,大老虎会用怎样的方法来挽回小老鼠的友情。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分别点击,大老虎和小老鼠的位子就随着“叮”的一声瞬间进行了交换,如此形象而又直接的展示,让幼儿深刻的理解了,原来朋友相处是要学会互相尊重的。
(三)营造愉悦氛围,分享绘本阅读快乐
利用信息技术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等一系列的特点,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非常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再现或者创设绘本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情境,使得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起随着教学过程的推移,随着信息技术的推进,细细品味绘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从而受到情感的冲撞,引起共鸣. 如绘本《幸运的一天》。教师分别对两个角色小猪和狐狸进行了配音处理,狐狸的声音很粗很缓慢,小猪的声音很清脆又很从容。就是这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声音,把整个绘本演绎的精彩纷呈。每次狐狸的动作随着他的粗狂的声音,都会让孩子们为小猪的命运捏一把汗,可是每次听到小猪那如同百灵鸟的声音,又不由的会让孩子们舒心的笑,因为他的声音充满着智慧。随着画面的变换,随着故事的发展,两种交替出现的声音把狐狸看似聪明其实愚蠢以及小猪那份从容淡定和机智勇敢表现的淋漓尽致,也一直让所有的孩子不由自主的深深沉浸绘本的情境之中,为小猪紧张,为小猪欢呼。
二、信息技术在绘本活动中的“优化运用”
(一)优化想像空间,发展语言表述能力
有句话说得好:“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幼儿虽然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但是他们拥有我们无法比拟的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而绘本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述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完全可以为孩子构建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提供一个促进思考的外在环境,并激发他们主动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如绘本《乒乒和乓乓钓大鱼》一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钓鱼的场景。听到“铛”的一声响,就表示乒乒乓乓这两个企鹅朋友又钓上了一个家伙。可是,那个冰洞太小,动画里就只演示了从洞口露出一小节该鱼类身体的某个部位。“只有这么一点部位露出来,会是什么鱼呢?”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想象和好奇,他们纷纷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有的觉得露出来的是章鱼的一条触角,有的认为是电鳗的一根胡须,有的认为是螃蟹一个大钳钳„„那五花八门的回答,正是源自孩子对画面的仔细的观察,正是来自他们内心那份潺潺流动的思考。
(二)优化教学内容,巧妙解决教学难点
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等的限制,幼儿的思维极具形象性,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现象、概念往往不易理解,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形象、鲜明地方式表现出来,利用图、文、声等多维度地诠释内容,把认知的对象由难变易,由枯燥变为生动,由抽象变为具体,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从而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
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它里面的语言非常精炼,但所包含的动词却是整个绘本的关键链接所在,如“走过”“绕过”“钻过”“经过”“越过”“翻过”。可这里有的动词对幼儿来说却是不易理解,可以说是整个绘本的难点所在。教师就制作了整个母鸡萝丝散步的动画,随着母鸡散步,教师在相应的地方就配上音乐和朗读声,如“越过草堆”并适当放慢速度。如此形象而又生动的演示,使得幼儿一下子就掌握了母鸡萝丝的整个散步过程。她的动作,她的路线,在这个多媒体的演示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教师无需花更多的语言,就轻松的让幼儿理解了,这不能不说是多媒体的优势所在。
(插图为:我园开展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活动现场)
(三)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如画面的重组,声音的配置,动画的增加,镜头的特写等等,无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灵动的状态,极大的增加了绘本的表现力,并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觉,视、听、讲、演,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绘本的阅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绘本《蚂蚁和西瓜》,由于受本身的限制,里面的各种形态的蚂蚁看起来不是特别的清晰,对孩子的观察和表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就抓住关键的几页,有重点的对几只蚂蚁做了处理。如往回跑的蚂蚁的特写,那种气喘吁吁的样子,使得孩子们一看就马上明白,它回去搬救兵的速度有多快!再如教师又重点特写搬运西瓜的场景,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孩子们立刻就能说出:有的蚂蚁„„有的蚂蚁„„有的„„这种参与的积极性,这种对绘本内容的迅速理解,正是因为教师对绘本进行了特定的处理。
(插图为:我园开展绘本《蚂蚁和西瓜》活动现场)
三、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绘本活动“轻松教学”。
(一)语言动画,相辅相成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魅力和自身的情绪感染是极为重要的,而这一点,却恰恰是多媒体所缺乏的。如果我们一味的依靠多媒体的形象和直观,而忽视教师自身语言的引导,那么就会让孩子有一种看动画片听故事的感觉。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使用,互相弥补,才能发挥出其巨大的吸引力。如绘本《小桃树的春天》,教师制作的多媒体动画非常简单明了,一棵小桃树四季里的变化,有树身的变化,有表情的变化。在这么简单的课件里,教师不断以提问、追问、反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去观察,去思考。为什么小树的表情一下子会变得高兴,一下子又会难过甚至哭?如果是你,你在什么时候会难过,什么时候特别高兴?随着小树的变化,老师的语言也时而变得高兴、轻松,时而变得忧伤、缓慢。每个小朋友深深的陶醉在美丽的动画和优美的语言中。
(二)内容方法,相得益彰
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最合适的多媒体辅助方式,从而优化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策略融于课件的合理运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如绘本《克里克塔》,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关于一条名叫克里克塔的蛇的故事,它愉快的和人类共同生活,并且一起和孩子接受教育。可是蛇怎么来学习呢?教师把一个充满惊讶的问号抛给了孩子。孩子们马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有人认为是把笔用身体卷起来,有人认为是用摇头点头的方式来学习,有人认为„„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争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他们思考,就是他们表述的过程。答案揭晓了,老师用多媒体演示了蛇学习的方式:原来它是用身体扭曲来学习的。随着多媒体课件中轻快的音乐,我们的孩子多么想和克里克塔一起学习啊,老师又赶紧趁热打铁,送给他们每人一条“克里克塔”,一起来学习数字1—9。随着孩子们用手里的“克里克塔”扭出一个个数字,教师的课件中也逐个出示克里克塔的学习结果。看着与课件中一样的结果,孩子们的兴奋无以伦比。不得不说,老师是成功的,用她的智慧,用她的语言提示,运用她的一条小小的扭扭棒,再加上适当的适时的课件演示,把所有孩子的兴趣牢牢的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并激发了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
(三)重点难点,清晰明了
多媒体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设计,适当的运用。在设计同时又要力求简洁明了,重点难点突出。什么时候可以一带而过,什么时候需要经过各种处理,如声、形、像的处理,如画面的重组,如镜头的特写。不必要的多媒体内容设计最好不要出现,以免干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占用教师不必要的讲解时间。
如《幸运的一天》,教师就只是对两个主角的声音进行了处理,非常简单,效果却非常的突出,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声音,形象的演绎了狐狸愚蠢和小猪的机智,紧紧的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吸引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如《母鸡罗丝去散步》,教师重点对母鸡散步的动作进行了动画设置,随着动画的推进,罗丝散步的路线一览无疑,对于“经过”“走过”“饶过”“钻过”“越过”“翻过”等一系列动词的动词,幼儿也有了十分清晰的理解。这些学习的效果正是得益于教师对多媒体的合理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绘本教学的有效整合,让绘本中飞扬着的图画给予了孩子更加充分的想象空间,引导着孩子进入美丽的意境中,从而使绘本教学更加优化,更加生动。我园将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努力为幼儿的绘本活动增添光彩。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教学的体会》[J]计算机教育报,2002年第2期6版
2.《电教媒体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J]中国教育文摘 3.李学农等:《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J]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7 4.陈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J]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7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学校张晓春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
现代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内容摘要】企业的内部质量管控水平对单位的成本效益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微型计算......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二十一世纪是数字时代。如今现在信息技术时代,电脑已经走进了家庭,走进了学校,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以往,我们通常在教学活动中能较......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二十一世纪是数字时代。如今电脑已经走进了家庭,走进了学校,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以往,我们通常在教学活动中能较多地使用现代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