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达到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具体的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两个以上的层次,对知识掌握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加深知识的理解、运用外,还要帮助其他同学掌握知识,进而实现全体同学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叫“分层次教学法”。
多年来许多学校,针对中学生学力、基础的差异都强调了班级分层教学,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分层次变成了分“快、慢班”、“好班、差班”,并要求教师根据各班所处层次开展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全班学生,已经习惯于对学生统一要求,集体辅导,而由于每个学生接受、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不同,仍会出现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容易使学生形成更大的差异,这就违背了班级分层教学的初衷,难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这种状况尤为突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运用“分层教学法”。
一、按学生的基础层次划分学习小组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家庭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接收领悟能力和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导致了他在后天学习知识形成的知识结构上也存在着必然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人们的发展也必然有着快慢,优劣之分。就Window2000,XP而言,有的学生在进校之前,就接触过;有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自己拥有计算机,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有的学生在进校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因此,在接受教学任务后,教师就要多注意了解、观察学生的接收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对新知识的反映,清楚掌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的基础、学力和学习品质,进而把学生适当地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目的是便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针对性指导。我们把班内的同学分成三部分──兴趣小组、中等生组、后进生组。并对不同的组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兴趣小组”的提出特别要求,进度比一般同学稍快一些,学习内容稍深一些。
二、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提出不同要求
1.分层次指导学习新知识
在讲授新课时,一节课45分钟不是一味的讲授同一难易程序的内容,而是利用20分钟时间向全体学生讲授,25分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讲授的过程中,让“兴趣小组”的同学帮助老师进行指导。在个别辅导过程中,对于优秀生,出一些提高性的题目,指导他们思考完成,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全面复习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加以归纳总结;对于后进生,则指导他们先阅读本节教材,对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牢固掌握基本知识点,这样,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满足基础好的学生更深层次学习的愿望;消除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和帮助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克服惰性,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感到学习并不费力,学得轻松,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各个不同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例如:在讲授“我的电脑”部分的基础操作时,统一讲授在“我的电脑”中的复制、移动、建立、删除文件(夹),这部分内容在资源管理器中都讲过了,对兴趣小组来说,老师稍一讲,他们就明白了。在我讲授过程中,让他们帮助我指导不懂的学生。个别辅导时,对兴趣小组提出更高的要求:打开“控制面板”可用哪几种方法,“控制面板”中能完成哪些功能?教师稍加指导,让他们自己完成;中等生全面复习刚讲过的内容,并给他们讲一讲相应的快捷键,进行归纳总结;后进生,耐心给他们辅导、让他们回忆我是如何教的,掌握这节课的任务,多操作、巩固。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2.分层次指导上机操作练习
每一节上机课都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不同的训练目标。对于兴趣小组的学生,上机操作时指导他们熟练准确地完成任务,并提出较高要求,学习感兴趣的软件;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对于后进生指导分解单项练习,循序渐进。在分层指导中队学生每一个极小的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例如:在讲授Word文档排版时,对于兴趣小组的学生可以教他们样式和格式的使用,而一般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在格式中的“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等选项中的使用。在老师个别指导上机操作时,可以让会的同学去帮助周围的同学,或者,我课前利用Flash cam制作好本节课的操作视频,分发到每台计算机的某个盘符下,让不会的同学去观看视频,及时掌握本节课内容。
3.分层指导利用网络
对于“兴趣小组”的同学,他们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并能上网,在网上玩游戏、用QQ聊天的,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介绍几个学习网站给他们,应该利用网络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充分利用QQ来为我们学习服务,我把自己的QQ号也告诉学生,在网上一起交流。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则给他们讲一些网络基础知识,如何上网、申请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等内容。
三、分层次检查学习效果
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全体学生目标一致,每个人都要向100分去努力。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对于那些从未体验过成功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对学习缺乏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部分的成功是整体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该创造时机,为他们取得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而分层检查学习效果,可以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的学习向更高一层迈进。每个模块结束后都要进行检查和考核,如果只出一些基础性题目,兴趣小组会感到乏味简单,易产生满足的心理,失去学习的动力;而后进生会感到吃力,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单元考核或随机练习时,我实行了分层次考核,考核兴趣小组时,主要出一些灵活多变的题目,让他们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以分析,经过思考得出答案,从而考察他们运用的能力;对后进生则多出客观题目及一些简单的操作题,主要考查他们的基本知识,及操作能力。
实践证明,分层教学能获得以下效果:
1.在课堂上能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最大限度地提供给教师因层施导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益。
2.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分层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活动面宽,各层次学生都能参与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积极、自觉、主动的。
3.可以密切师生感情。分层教学直接面对传统教学所“遗忘”的学生。这些学生过去因学不懂,总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不关心自己,“提问”、“示范”等教学活动没有机会沾边,对老师感到陌生、畏惧、甚至怨恨。分层教学使这些学生不但可以学到知识,还会因为老师的关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4.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实行分层教学后,“潜能生”会因为学得进去而信心十足,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努力学习,成绩不断进步,不再因学不懂而放弃。反过来又会刺激好的一层学生更加发奋学习,保持上游,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分组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并被人们沿用至今,其优点是无庸置疑的,然而班级授课制的最大局限就是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统一的教学......
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运用江宁区陶吴小学汪洪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受社会环境、家庭条件、个体素质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小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差异反映到学习......
浅议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的调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从传统的授课教学方法,到近几年来的“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整......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雨睛”为你整理了“分层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分层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施阳萍广东省肇庆市德......
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反思目前信息技术课大多以实践操作为主,而教师也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但由于学生的接收能力、学习习惯、个性品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