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导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自我保护导学案”。
单位:齐河县第三中学作者:高云峰
授课内容:第十六课第二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一、课标对本课时的具体要求:
一3.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二、知识网络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非诉讼途径 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诉讼途径
三、看清目标有方向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是非观念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树立国家责任意识。
2、能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知识:(1)明确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意义以及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2)了解自己的哪些合法权益被保护。
学习重难点:
我们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获新知:
学生活动要求:
(1)同学们在自学时注意精读大字,泛读小字,写上问题,用铅笔标
出答案,要分清要点和层次。读书时,贵在边读边思考。
(2)在关键词下做上特殊标记▲,有疑问或不确定的地方打上问号。
(3)时间12分钟。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8---74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完成下列问题:
1、(1)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未成年人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意识,提高()能力。
(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首先要根据受侵害的()和(),确定采取相应的()和()。
(3)诉讼通常分为()、()和()。
(4)维护合法权益最常用的有效手段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是()。
2、课堂训练:
(1).青少年应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有人对小王进行勒索,小王向派出所报告②有人欺负本班同学,小张事后叫了几位同学把那人打了一顿 ③有人对女同学小林欲行非礼,小林情急之下拾起砖块打向侵害人④当有同学约小磊去网吧时,小磊痛快答应了 A.①④B.①③C.②④ D.①②④
(2).再过10天就是小华13岁的生日。小鹏等几位好朋友很想为小华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庆祝生日会,可是由于囊中羞涩,他们感到左右为难。小鹏等人应该()
A.向父母说明用意,要一笔活动经费,为小华在饭店举办气派的生日party
B.以学校收钱为名骗父母一些钱,实现自己的心愿
C.在路上拦截低年级同学,向他们“借助”一些
D.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卡片,送给小华
(二)展示交流悟新知
学生活动要求:
1、小组内交流展示自学成果,看看自己作的对不对,形成正确的答案。
2、交流中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准备向全班提出。
3、时间10分钟。
展示交流过程:
1、小华在早晨上学前收拾书包时发现自己的日记本被妈妈翻看了;下午放学她到书店去买英语辅导书,却被书店保安怀疑拿了书店的东
西,保安要求搜身检查;回到家又发现买的英语辅导书有缺页的现象,而且还有不少印刷上的错误……
假如你是小华,发生这些情况后你会如何应对?
2、材料一:2013年3月,一富商之子,初一学生小刘被4名未成年人绑架。面对绑架他的徐某某等犯罪嫌疑人,小刘毫不示弱,说:“你们要么放了我,要么杀了我,否则我认得你们,我会抓住你们的!”小刘的做法就等同于往炸药库里扔了一团火,激发了徐某某等三人本来就存在的杀机。结果,小刘惨遭杀。
材料二:一天,玛丽小姐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的男人正恶很很的盯着自己。玛丽灵机一动,微笑的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菜刀吧?我喜欢,我要一把......”边说边让男人进屋,接着说:“你很象我过去的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的很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本来脸带杀气的歹徒慢慢的变得腼腆起来。他有点结巴地说:“谢谢,哦,谢谢!”最后,玛丽真的买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的男人那着钱迟疑了一下走了,在转身离去的时候,他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1)我们应怎样看待小刘的行为?
2)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3、对比未成年人余某和成年人玛丽的做法,能说明什么问题?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讨论问题,回答时先具体讲,最后系统总结。
(三)探讨释疑获提升
学生活动要求: 好吗?看谁脑筋转的快)
1、小组内交流问题,积极说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2、交流中看看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准备向全班提出,争取解决所有疑问。
3、时间7分钟。
分析案例:
材料一:某中学生杨某,被本校高中学生李某“洗”去了十元钱。杨某不服气,回去喊来自己的哥哥及其好友五六个人,将李某痛打了一顿,并要回了二十元钱。学校得知情况后,让杨某还了十元钱,并对杨某、李某进行了批评教育。杨某却说:“我是在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我自己的权利,怎么还受到批评?”
材料二:学生小明在上学路上被人“洗”去了十元钱,小明马上拨打“110”,警察赶来抓住了
1.你支持明浩和刘芳的行为吗?为什么?
2.作为明浩、刘芳的朋友,你是否有好的忠告和建议呢?
五、达标检测
学生活动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
2、在全班共同交流答案时积极参与,对检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或个别问题随时解决。
3、时间15分钟。
单项选择题
1、一天,小丽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两名歹徒对她实施抢劫。这时,弱小的小丽应()①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同歹徒搏斗 ②伺机拨打“ 110”报警电话,寻求警方紧急救助 ③伺机采取“呼救法”,求得他人的帮助 ④设法稳住歹徒,寻求机会脱身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李华到超市购买学习用品,在付完款准备离开时,超市管理人员硬说他偷了东西,坚持要对他进行搜身。此时此刻,李华应该()①申明自己是清白的,告诉管理人员随便搜身是违法的②忍气吞声,事后
私自报复③找超市负责人员,进一步申明自己的清白,拒绝搜身行为④通过拨打“148”“315”“110” 等电话,求得救助
3、中学生李某,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经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年交往,逐渐变得品行恶劣。他不听父母和老师的教诲,后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给我们未成年人的启示是()
A、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起主要作用
B、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C、学校承担着保护未成年人的职责
D、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础
4、材料分析题:初中学生林林放学后,在校外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这几名社会青年强行将林林身上的钱搜走,并要求他每周一放学后都要在校外指定的地方交出30元钱。林林又气又怕,找同学商量怎么办。
同学甲说:“我们一起凑钱给他们,免得找麻烦。”
同学丙说:“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学乙说:“找几个好朋友去教训他们一下。”
请回答:
(1)想一想,以上三位同学的说法对吗?请分别说明理由。
(2)如果你是林林的同学,请帮助他想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至少两个)
(3)以上三位同学的话给你什么启示?
A、②③④B、①③④C、②D、①②③④
七年级下册导学案编制人:毛庆贤使用人:班级:第十六课第二框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导学案【使用说明】1.课前3分钟,依据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68—p74,搞好勾画,独立完成课前预习,初步掌握......
16课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导学案科目:思品年级:七年级序号:主备人:时间: 学习目标:1.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2.掌......
《保护自我》导学案预习反馈:1、2、是人的本能,具备 是未成年人向迈进的重要一步。3、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的方法与其斗争。4、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元,这句话......
初一政治下册学案【课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预习目标】1、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敢于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2、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