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女生自我保护教案”。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敢于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能力目标: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哈法权益,掌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技巧与方法。
知识目标: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难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法、合作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前一个框题的内容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我们受法律的特殊保护这一课题,在这一课题中,我们讲过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而这两部法律分别是从哪四个方面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呢?(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从这可以看出,全社会都在关注着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但是让我们痛心的事情依然会发生。这是因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必要的外部条件,也可以说他只是一个外因,而最重要的应该在于未成年人自己。未成年人自己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这样未成年人才能够健康的成长。未成年人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的探究一下《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讲授新课:
一:提高自我保护的原因
社会只为我们未成年人提供了外部条件,而正在要起作用的还是内因,也就是我们青少年的自我保护。
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试一试:阅读教材第68页到69页的漫画。
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哪些侵害?
讨论:当面对这些伤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得出结论:判断受害的性质和程度,确定才去的相应方法和途径。(指导学生勾画课本)试一试:学生阅读教材第69页到70页的正文,完成学案。
(1)面对比较轻的民事侵害时,应通过哪些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依靠自己的___________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机制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具体做法有①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_________________②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拨打_______报警,寻求警方___________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____________,实施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防止溺水、_____、_______、交通事故以及被人勒索、拐骗、_______等,逐步提高____________的本领。
阅读P71正文相关链接,了解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八大要领,看自己掌握了多少,并抽同学回答。
讲一讲:(结合三个案例分析怎样增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案例一:何壮壮身材瘦小,刚上初一就被初三的学生王某勒索,王某威胁说,每个星期都得交30元保护费,否则就被打骂。壮壮吓坏了,哭着回家,妈妈问他,他也不敢说。————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也没有进行自我保护。
案例二:李小刚也曾被高年级男生勒索财物,他冷静地注视着对方的双眼,勇敢地说:“你勒索财物达到一定数量,就要被公安局立案,我如果现在给你钱就是帮你进少管所。我好朋友还等我一起回家呢。”说完就追上同学一起走了。
————通过宣传法律知识,申明自己的合法权益等方式来保护了自己。
2008年一天晚上,13岁的小伟独自一人在家。深夜,睡得迷迷糊糊的他突然听到客厅内有响动,就起身走进客厅打开了照明灯。猛然发现客厅内有个身材高大的陌生男子,正摸索着沙发上的提包。小伟还没来得及叫出声,那男子就一下猛扑过来,捂住小伟的嘴,小伟不停挣扎,该男子竟拿刀刺进了他的身体,短短几分钟内,小伟的手臂、颈部、胸部多处都被刀刺伤,鲜血直流,小伟害怕对方会置自己于死地,于是决定装死来逃过劫难。见小伟纹丝不动,男子以为他的确“死了”,便在屋内翻腾了一阵后慌慌张张地离去了。生死瞬间,小伟用自己的机智躲过了歹徒的毒手,保全了自己的生命。
————用智慧同违法犯罪作了斗争。
知识小结:(幻灯片展示)
(一)当受到比较轻微的民事伤害时,可以:
(1)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协商、调解的方式解决。
(2)申明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不允许非法侵犯的,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
(二)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1)要保持冷静头脑,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机智灵活地与其斗争,★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
★没能力将其制服时,可采取“呼救法”、“周旋法”等先脱身后报警。
(2)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保全自己;必要时,还可以实施正当防卫。
(三)预防意外伤害,提高自我保护的技能。
用一个案例来解释什么是正当防卫
结合课本70页“相关链接”,讨论: 王某和李某应该负法律责任吗?为什么?
七年级女生王某和李某,在下晚自习后回家路过一片树林时,忽然有一个约30岁的歹徒手握匕首出现在她们面前,意欲行暴。在危急关头,王某趁歹徒不注意,猛扑过去,顺势用胳膊紧锁歹徒的颈部。歹徒见势不妙,用匕首向王某身上乱扎。王某忍着剧痛,让李某搬起石头砸向歹徒。经过一阵惊心动魄的搏斗,直至歹徒无力反抗,她们才跑回家告诉家人。歹徒因伤势过重,还没等送到医院,便于当晚命丧黄泉。
讲解:正当防卫的条件:
1、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4、不能超过必要限度(并且四个条件应该同时具备)
小练习:考考你(抽学生回答)
1、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说是你父母的朋友时,你怎么办?
2、当你在陌生的城市迷路时你怎么办?
3、当你在街上遇到陌生人尾随你时你怎么办?
4、当你看到别人正在遭暴力侵害时你怎么办?
5、当你向警方报警时需要说些什么?
6、你还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三: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试一试:阅读教材第72页小赵的故事,及73页到75页的正文,完成学案的相应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为小赵设计一个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案(幻灯片展示)
1、(1)当父母面都不和他见时,他找人把父母打一顿能解决问题吗?
(2)找单位领导采取的是什么方式?
(3)当找单位领导也不成功时,他又采取了什么方式?
(4)当没有诉讼费时,小赵该怎么办?
2、通过认真阅读教材P73---74四段正文,可以知道:遇到不法侵害时,(1)要学会求得________的帮助。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途径加以解决,它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调节分为;仲裁具有效力。
(3)如果不成,就要通过“__________”讨回公道。的一种途径。诉讼的三种形式分别是 :
(4)如果有经济困难,可到______________申请_____________。
讲一讲:知识点归纳(根据教材第72页的例子)
法律帮助的途径和方式:
1、法律帮助的机构有: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等等。
2、非诉讼途径(常用的有效手段)及反应问题、寻求帮助、调解、仲裁。
调节和仲裁的含义(教材相关链接第74页)
3、诉讼途径(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诉讼有三种途径: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
诉讼。
刑事诉讼:指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和侦察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的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特征:实现国家的刑罚权;由国家专门机关负责进行;必须有当事人和诉讼人参与;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时,依照行政诉讼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活动。
其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裁定,执行。
刑事诉讼程序:立案,侦察(公安机关),审查(人民检察院),审判(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程序:起诉,受理,开庭审理,判决,执行。
4、法律援助(遇到有经济困难时)
案例总结归纳:
为小赵设立的基本方案:先请学生展示,然后老师在展示自己的方案。
法律途径: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婚姻法的相关规定。
法律程序:1 其爷爷以小赵的名义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 法院受理后进行核实3 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节无效,选定开庭时间依法进行审理。
课堂小结:这一节课内容较多,重点在于让同学们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在我们遇到暴力侵害的时候怎样用智慧保护自己。难点在于怎样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和方式,掌握非诉讼方式和诉讼方式,了解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练习题:《学习与评价》P49,第19题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照自我,敢于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二)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日常生活中自......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案思想品德7年级上册第2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第四课撑起法律保护伞 教案:课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教学总体设想及依据针对青少年警惕性差,对陌生人......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一、内容标准一 3.5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内容: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授课教师:宫玉柱 学科:思想品德 年级:初中工作单位:肇东市德昌中学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学设想:通过交谈,事例引导学生自我保护 创设......
1、我国发布未来十年儿童发展纲要2011年6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并于8月份印发。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