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阅读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摘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本文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对经典名著作的推荐和引用;从经典名著中品味作品的文化意蕴来阐述.【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人文精神的底蕴,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它们,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与智者对话,和圣者交流,感受他们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魅力,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还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和大家交流,以期抛砖引玉。
一、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现行语文教材所选的诗、词、小说等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知识,也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所以我在讲课时,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对文本的分析和对“人”的分析联系起来,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性,亦即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等。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领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苏州园林》使学生鉴赏到华夏文明的细腻典雅;《沁园春.雪》使学生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春酒》、《高邮的鸭蛋》等课文可谓是民族文化的大展台,向学生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此外,学习诗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宽厚与仁慈;感受到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缜密与严谨;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强烈的爱国思想;了解了《傅雷家书》、《汉乐府》、《乡愁》等诗词文化及名人轶事,使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切实领会这些经典美文中凝结的文化精髓。
二、加强对经典名著作的推荐和引用
现在的中学生,面临着太多的诱惑和挑战,对于许多用方块字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正越来越远。我国的四大经典名著,很多学生家里都有,但是他们却很少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我就在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推荐和引用四大名著,把它当成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比如,讲《香菱学诗》时,学生了解了作者刻画的香菱这个人物非常细腻。《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个个形象生动传神,如“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俏平儿情掩虾须镯”„„我适时向学生推荐阅读这本书,以便了解其他人物形象。在讲《武松打虎》一课时,我潜移默化的让学生理解《水浒传》中人物形象中所蕴含的不屈的反抗精神,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传承,才有了近代史上世界列强侵略也不能使中华民族屈服,也不能使中华文化终结。
此外,在讲《 陈涉世家》人物蕴含的反抗精神时,我专门引用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一句话:“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指出孙悟空不仅仅只会降妖除魔,还有很强的反抗意识。这种反抗意识,和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类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讲《生命 生命》这一课时,我采用 了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以此激励学生珍爱生命,有所作为,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成栋梁之才。
三、从经典名著中品味作品的文化意蕴
经典名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充分调动我们的生活经验,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智取生辰纲》一文讲的是晁盖、吴用等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学完课文后,学生意犹未尽,结合学生特点,我确定了“走进水浒”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研究的主题,下面是一组我推荐的选题:《水浒传》中人物外貌与性格的研究;《水浒传》中人物别名的来源;《水浒传》中武器与人物的关系;从歇后语看水浒故事„„然后分小组研究讨论。学生有的阅读《水浒传》,有的欣赏《水浒传》的电视剧精彩片段,有的搜索有关《水浒传》的歇后语、人物称号。然后以小报的形式展出,学生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更感受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魅力。
动画版《三国演义》是学生熟知并十分喜欢的电视剧,剧中那错综复杂的人物情感,那明争暗斗的唇舌交锋,刀光剑影的打斗场面,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赤壁之战》时,我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查找和《赤壁之战》有关的故事情节和歇后语,也可以阅读《三国演义》中自己喜欢的情节。上课时,我让学生自己交流讲述。真没想到,学生竟然讲出了苦肉计、连环计、借东风、华容道等故事,对电影《赤壁》里精彩的情节点评也十分独到。如曹操的冷笑,江东将士的齐心协力都被学生描述的栩栩如生。不光如此,学生还提出了新的见解,如:赤壁之战,即使没有火攻,东吴也能取胜。主要是东吴天时、地利、人和全占齐了。也有学生不同意,认为曹操和孙权实力相差悬殊,也只有用火攻才能取胜„„,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大大提高了传统文化素养。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如是说。现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建设先进文化的新时代,正处于一个热切呼吁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让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人心中,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摘 要: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古文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文化的含量也越发丰富。那些传诵已久,脍炙人口的篇章,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其中既有显......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摘要: 语文主要是指语言和文字,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习知识的学科,更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课本......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博大的民族情怀,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造就有用的人才,是每个语文教师不能推卸的责任。一、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添作文教学魅力黑龙江省讷河市进化中心学校 郑先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精髓,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
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恩平市东成镇中心小学 陈美燕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