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
目录
一、中国腐败问题现状...............................................1
(一)腐败案件大增.............................................1
(二)无“礼”寸步难行.........................................1
(三)百姓见怪不怪.............................................1
二、中国腐败问题产生原因...........................................1
(一)宗旨意识淡薄.............................................1
(二)权力监督机制存在漏洞.....................................2
(三)法律法规流于形式.................................................................................................2
三、中国腐败问题防治对策....................................................................................................2
(一)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打开反腐局面.......................2
(二)以制度建设创新反腐新思维.................................2
(三)以法治威严保障反腐标本兼治...............................3
(四)以群策群力维护从政之基...................................................................................3
四、对反腐防治的展望...............................................3
浅谈侦查途径的选择
内容摘要:侦查途径的选择,就是在一起案件的若干条侦查途径中选出最佳途径。侦查途径的选择应该遵循及时、高效、可变换、针对性、客观性以及合法性的原则,具体操作时可以围绕如何快速实现破案这个总目标,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去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在实际破案的过程中,还要根据破案的进程及时灵活调整侦查的途径。本文试就如何选择侦查途径的有关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关 键 词:反腐 权力 机制 革新 监督 对策
一、中国腐败问题现状
腐败问题是百年来遗留下的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但是在中国,腐败问题成了一种社会生态。尽管经过许多法制和政策改革,也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个问题依然未曾得到根治。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发展,腐败问题也不断滋长蔓延乃至愈演愈烈,其日益猖獗的发展势头实在令人担忧。
(一)腐败案件大增
2013年1月,《检察日报》刊登了2012年反腐十大典型案件,这其中有: “打黑英雄”四罪加身的王立军案;染指矿业又“卖官”的刘卓志案;同一岗位的第4个落马者的董永安案;“杰出青年”变腐败官员的肖明辉案;从开始廉洁到最终腐败的张国华案;镇长挪用公款1.78亿的李丙春案„„小到乡镇正科级,大到国家部委正部级,范围之大,波及之广,令人痛惜和心寒。
确如有些人所分析的那样,转型期的中国已进入了腐败的高发期和多发期。中国国情研究专家、经济学家胡鞍钢惊呼“腐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二)无“礼”寸步难行
如今老百姓都在抱怨,说要想在中国办事,就得请客送礼,读懂潜规则,并熟悉官场的游戏规则。尤其是生意人,对此的感触更深。申办一个许可证,申请一个专利权等等,没有礼尚往来的适当表示,就要面临无数繁琐的手续,甚至给你冷板凳。老百姓嘲弄,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三)百姓见怪不怪
按理说,一个国家存在如此猖獗的腐败现象,老百姓应是愤怒,甚至揭竿起义才是。但是,事实上,老百姓对这样的行为已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有些百姓表示,他们也曾无奈,也曾尝试举报,但是当这样的现象大势趋增,并且屡治不清时,他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
二、中国腐败问题产生原因
腐败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毒瘤,是阻碍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隐患。它会带来经济的巨大损失,造成文化建设的滑坡,甚至引发和平稳定的社会问题。其毒害之深,危害之大,不能不引起我们相当的重视。
(一)宗旨意识淡薄
思想纯洁,是立身之本、从政之基。然而当前,少部分党员、干部,精神懈怠,信念不坚定,群众观念淡漠,权力观、政绩观存在误区等等,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在各种诱惑面
前难保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从而消极腐败,腐化堕落。
(二)权力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当前,我国的监督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监督很难到位,难起真正作用。有些监督机制不合理,不科学,甚至不具有可操作性。而有些机制,因为监管的途径和方式不够完善,导致有些监督不敢、不能、不便进行。
(三)法律法规流于形式
为确保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以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但是,“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况且,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没有遵守执行,再好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然而,我们却惋惜地看到,一些法律法规尽管制定出来了,却也不过是走一次历史的场,以至于到最后仅仅成为了一种标志和形式。
三、中国腐败问题防治对策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由此可见,构建一个良好的反腐环境,根治局势混乱的反腐现状,势在必行。
(一)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打开反腐局面
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建设宣传教育,要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接受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同时,改进和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建设宣传教育,还要采取具体的措施并狠抓落实。一是要把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作为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安排专题学习;二是要把反腐倡廉建设宣传教育纳入党校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的教学计划,安排教材,保证课时;三是对新任职领导干部要进行廉洁培训;四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定期讲廉政党课。
(二)以制度建设创新反腐新思维
整治反腐,首要在思想建设,关键在革新体制。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
息。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其次,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主要通过民主和竞争原则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建立健全公职人员的资历和绩效晋升制度来实现。
最后,通过尽快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和实行垂直管理体制“零容忍”的原则等手段完善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三)以法治威严保障反腐标本兼治
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反腐问题的内在动力。坚持以法制反腐的首要前提是有法可依。在宪法的框架下,我国已制定出《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但总体来说,廉政法律体系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适应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现行法律法规多为事后惩戒性,缺乏事前预防、事中监督的法律法规,党纪党规比较多,但大多未能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层面。为此,根据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制定出《廉政法》、《反腐败法》、《新闻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等。
另外,中国今后有必要更加注重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继续制定新的、修订原有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以群策群力维护从政之基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人民监督更加有力。治理当前的腐败问题,最根本就是要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公众的参与。
首先要加大宣传,营造群众有效参与反腐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发挥党报、党刊、网络、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作用,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反腐斗争的政治热情。与此同时,要大力创造公众知情的舆论环境,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加大政策法规在媒体上的公开力度,大力推行政务信息发布制度、领导干部公开述廉和重大活动报告制度。
其次,要建立群众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机制,传统做法与新手段并用,建立参与反腐的表彰奖励制度和奖励基金。同时加强对举报人的人身安全保护。
最后,要搭建好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反腐败的各类平台,畅通人民群众反腐败投入的反馈渠道。同时,通过开通如“省长信箱”、“市长热线”、“县长坐访”等形式,让公民了解政府对公民监督参与的高度重视等最大限度地吸纳公众参与范围。
四、对反腐防治的展望
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和腐败现象易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总体态势,形式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
然而,我们坚信“一切伪科学都是纸老虎”,只要我们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做到深入分析反腐问题,及时、有效、正确的运用解决方案,并且发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来监督,人民群众一定会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参考文献
[1]傅国良.刑事案件侦查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
[2]张萌,姜万国.论侦查途径的选择[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3]姚丙育.试论侦查途径的选择[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5).【4】王焕章: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的几点思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79~80。
【5】保持思想纯洁,坚守精神家园[R],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01月13日。
【6】刘宗洪:“零容忍”视角下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4:32~35。
【7】李超玲:构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反腐倡廉机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
【8】2012年反腐十大典型案件,北京:人民检察日报,2012年01月04日。
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腐败是百年来留下的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当前中国出现了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上升的趋势;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表哥”“房叔”等腐败问题经过网络的传播引起中国社会的热烈讨论,十八大后各地掀起反腐倡廉的风暴,习近平在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三天两提反腐。他说道“物......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前言: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就好像把猫和鱼放在一起,猫能不吃鱼吗?所谓官员腐败,就是行政官员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谋取私利的不法行为。改革开......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的反腐败也是非常关注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政府都制定了反腐败和......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摘要:近年来,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腐败现象根源于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它与我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