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看中国崛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从现实主义看中国崛起”。
现实主义看中国崛起
——从米尔斯海默、沃尔特到施韦勒
现实主义是一个思想传统(tradition),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可以进行实证的分支理论。在现实主义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派别。在这里我们选取显学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代表米尔斯海默,和新古典现实主义的代表沃尔特和施韦勒。
他认为国际体系有三个特征:无政府性、所有的大国都有进攻性能力以及一国无法知道其他国家的确切意图。生存是一国最重要的目标。而大国具有进攻性能力和意图的不明确造成恐惧,无政府状态加剧了这一情形。同时国家的终极目标是权力的最大化和统治整个体系。因此国家认识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尽量强大。有实力的国家在自己的世界(周围和势力范围内)建立霸权,并极力阻止敌对国家在其他地区建立霸权。当今没有也不可能有全球性霸权,最好的是地区性霸权。霸权国阻止另外一国在其他地区建立类似的地位。
从美国的霸权历程来看,首先它向大陆不断扩张,而1823年提出的门罗主义实质是追求地区霸权。而二十世纪它不断对德国、日本、苏联进行预防与打击,并在冷战后取得独霸地位。美国的底线,就是保持西半球的霸权,并在此基础上防止其他国家统治亚欧大陆。因此他对中国的中国未来提出预测认为中国希望像美国一样获得地区霸权,并且这是收复台湾的唯一方式。中国将提出自己的“门罗主义”。而美国也会遏制和削弱中国直到中国没有能力威胁美国的地位。就像冷战时期对待苏联一样。中国的周边国家会加入到美国的联盟里面一起遏制中国。这就是大国政治的悲剧。
而新古典现实主义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偏好、国内政治动员、领导人对威胁的感知和防御-进攻平衡。他们认为国家间的相对权力分布会改变国内约束和精英认知从而对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产生影响。
和米尔斯海默一样,沃尔特认为中国也将按照美国的“门罗主义”这条道路发展,但是中国崛起的路途将不那么平坦,中国周围众多的大国,并且这些大国都希望与美国加强联系。中国的战略:说话温柔但不停地造一根大棒。中国可能的做法是不断发展自身的军力,并且发展与美国“利益范围”内国家的关系、对邻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并让他们拉开与华府的距离以及在关键的地区问题上掣肘。但中国也将面临一些问题,包括与美国实力仍有较大差距,并非平等的竞争者(peer competitor),老龄化和中产阶级需求的上升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并影响国内和国际优先性选择以及经济实力转化为军事力量。
最后他得出结论认为伴随着中国实力的持续增长,中美安全竞争加剧,矛盾会越来越多,但不一定导致战争。
施韦勒认为,新兴大国是危险的,因为新兴大国是倾向于扩张的,而扩张的原因就是国家的成长与利益的碰撞。而在单极、两极和三极世界崛起是危险的,而在多极世界崛起是不危险的。各国对新兴国家的反应有预防性战争,平衡、遏制,约束,接触,推诿责任与疏远。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崛起的大国都不满足于现有的秩序或在这个秩序中它们的声望和地位。而且,崛起的大国不一定威胁其他国家。可根据修正主义目的的程度和性质与风险倾向来区分不满现状的新兴大国。而修正主义国家也可以分为有限的修正主义国家和目的无限的修正主义国家或革命性的大国。
首先,力量转换出现的速度和背景,影响到衰落的与崛起的大国如何相处和对于力量阶梯式的变化做出反应。其次,新兴大国的性质不管它是愿意冒风险还是不愿意的,是一个革命性的还是目的有限的大国,都将决定既有大国所采取的政策和政策的成功与否。第三,既有国家方面对于新崛起大国真正性质的准确认识,是体系管理过程中决定性的一步。
因此对于中国崛起来说,有几点忧虑:第一个是经历经济转变的国家倾向于自以为是和走向扩张主义而中国的政权极力保持其统治。中国内部政治和社会凝聚力的变化以及中国如何运用自身力量的意图。结论:中国政治和民族主义的封闭性与防御性特点表明,它将不情愿地、困难地在现存国际秩序中进行接触和被整合进现存的国际秩序之中。既有大国恰当地看待挑战者的长期目标,并避免对发展的局势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我看中国之崛起------ 经济总量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的硬标。根据世界银行资料,折合成美元,我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0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40.01%,已超过......
潘维:《大国崛起》——误导决策层和民众的成功商业运作——乌有之乡“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研讨会上的发言标签: 大国崛起● 潘维 (进入专栏)[乌有之人按]中国正在内忧外患中迅速......
读《中国震撼》有感在读过《中国震撼》一书之后,我仔细思考着书中带给我的种种由中国发展进步带来的“震撼”。是的,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崛起腾飞,以至今日成为亚......
中国崛起作文崛起!六合实验初中 初一六班 章凌风它来了!正大步跨着前进的步伐走向世界首端!—它就是! 在汉唐时期,曾大幅度领先于世界,可到了清代晚期到民国时期,却饱经内乱和世界......
中国之我见崛起近年一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现在已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即将取代日本位置,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成为国际经济市场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即使在全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