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服务业发展看苏州经济转型升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苏州经济发展”。
从现代服务业发展看苏州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7月10日,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落户苏州,在园区沙湖股权投资中心宣告成立,这是国内首家服务于“千人计划”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也是苏州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最新注脚。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将打造一个面向全国的“2241”工程——完成对2000个创业项目的投资,通过投资新增“千人计划”创业人才200位,支持400位“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实现再融资,培育100家“千人计划”上市企业。在园区,商务旅游正成为推动产业结构由“硬”变“软”的“点金棒”,推动园区经济从制造业向现代服务经济“华丽转身”。这几年,园区以金融产业为突破口,积极打造城市商务、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基金、上市企业、总部经济“五大金融集聚区”。去年,园区制定了“金融翻番增长行动计划”,明确了三年内金融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定位和主要工作任务,并列为园区转型升级的“八大计划”之一。随着园区环金鸡湖4平方公里的市域CBD建设提速,各类金融、准金融机构加快落户,工业园区正在成为资本集聚、流动的中心区域。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末,园区已集聚各类金融、准金融机构达239家,园区成为全省金融机构种类最为齐全、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园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7%,服务业从业人口达到22万人,占全区就业人口的36.7%。这样一个比例,看似不起眼,但对素以制造业闻名天下的苏州工业园区而言,实在是难能可贵。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园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7%,服务业从业人口达到22万人,占全区就业人口的36.7%。这样一个比例,看似不起眼,但对素以制造业闻名天下的苏州工业园区而言,实在是难能可贵。
第二大工业城市服务业全国排第六
工业园区可以说是苏州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服务业发展水平能否作为衡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项主要指标?虽说产业界、学术界对此意见并不统一,但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力是有目共睹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全力打造创新型经济、知识型经济的苏州来说,意义自然不言而喻。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我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化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迫切要求,都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15.8%,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819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六位
——去年,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4%,比2005年底提高8.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约1.7个百分点;
——去年,服务业投资达到2044.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6.5%;
——去年,全市服务业完成税收564.67亿元,占各项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4.9%,同比增长29%,比全部税收增幅高出10.8个百分点,对全市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9%; ——在本地新增劳动力就业中,服务业吸纳人数占50%„„
这样的成绩单也许未必能让人眼前一亮,但这样的数据对于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苏州而言,难度可想而知。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制造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是苏州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十一五”期间,尽管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等众多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苏州工业经济依然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趋势,五年产值翻番,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近年来苏州一直稳居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之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服务业在整个产业体系
中的占比,要提高哪怕一丁点都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世界工厂”苏州将如何处理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在今年3月下旬召开的全市服务业跨越发展推进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服务业是制造业发展的延伸,强调发展服务业,决不是放弃制造业,更不是以削减制造业为代价来机械地提高服务业比重。苏州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增加总量、做大规模,现代制造业做优做强、提质增效,实现二者互动融合,竞相发展。
在实践中,苏州人把集聚发展制造业的成功经验“拷贝”到了发展服务业上,近年来苏州服务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目前,我市共有省市两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60家,其中省级19家,占了全省的1/5。2010年,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完成投资290.2亿元,实现营业(销售)收入4269.7亿元,利税170.7亿元
“十二五”期末服务业占比要达48%
虽然服务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苏州清醒地认识到服务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偏低,行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高端人才缺乏,区域发展尚不平衡。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苏州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为推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今年3月底,市政府向全市各地、各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明确:“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服务业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凡是向外资开放的服务业领域,都向内资开放;凡是对本市开放的服务业领域,全部向外地企业开放。”这为我市服务业大发展撑起了一顶“保护伞”。
按照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5年,我市将进一步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基本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与城市现代化相协调、与经济国际化相接轨、与百姓需求相适应,功能明确、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实现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全力打造现代服务经济高地和服务经济强市。量化到数字指标,到2015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48%;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提高到65%左右,服务业地方税收占比超过65%,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比重达到45%左右;建成100个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带动作用明显的服务业集聚区;形成200家省、市级服务业品牌企业,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千亿、超百亿元的服务业企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近年来,我市抢抓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历史机遇,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转型中国共产党鞍山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把“三转型一创新”作为未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中心任务。把以“三次产业共同发展”作为加速......
龙源期刊网 http://.cn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作者:陈国宝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8期摘要:杭州市由“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为四季青街道现代服务业尤其是......
加快发展服务业 力促桂阳经济转型升级作者:李小毛 文章来源:桂阳统计局 点击数:55 更新时间:2012-7-18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市深入实施“两区引领两化”战略以来,端州区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端州的核心任务,抓住经济发展契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