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行动计划_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

工作计划 时间:2020-02-27 10:42: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工作计划】

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行动计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

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行动计划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结构优化、实现人才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速,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已达210家,服务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但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要求相比,与省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人社部《关于印发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74号),省人社厅、发改委、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A人社发〔2017〕56号),市政府《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政发〔2017〕30号),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A发〔2018〕12号)等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部署要求,现提出以下行动计划,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

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保障、经营性服务逐步壮大,服务就业创业与人力资源开发配置能力显著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升。

产业规模进一步增长。到2020年,全市人力资源产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培育形成10家左右在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有特色、有规模、有活力、有效益的市级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3家以上,积极创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1家以上。

行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到2020年,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展到300家左右,服务主体进一步多元化,服务业态更加丰富,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各类业态协调发展,形成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才测评、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培训、线上线下招聘、代理服务等全方位全链条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供给体系。

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行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到2020年行业从业人员力争突破5000人。

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化、专业化水平和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服务方式不断创新,规模化、品牌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新旧动能转化、供给侧改革提供人力资源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适应市场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发挥政府作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促进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协同发展。

坚持融合创新,集聚发展。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跨界融合,探索新兴业态,开发创新服务产品、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水平。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建设覆盖全市辐射A南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

坚持促进交流,开放合作。紧盯“一带一路”、全市新旧动能转化和经济发展战略对人力资源的新要求,拓展市内、市外,国内、国外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品牌。加大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力度,鼓励市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积极开拓外部业务。

二、重点计划

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3+3”行动计划。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计划、骨干企业培育引进计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诚信主题创建行动、新旧动能转换人力资源服务行动,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业态创新,加快开放合作。

(一)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建设计划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坚持面向A南苏北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贸易、生产加工、科技研发、商品流通等行业对高中端人力资源的需求,培育建设有规模、有辐射力、有影响力的临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动优质人力资源引进、交流和汇集。根据县域特点,统筹全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布局,鼓励有需求、有条件的县区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培育建设有特色、有活力、有效益的地方人力资源产业园。探索园区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园区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长效机制,落实产业园在税收、资金、工商、土地用房等方面的政策,着力构建在省内有较强竞争力、在同行业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新引擎。

(二)骨干企业培育计划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好、有核心产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加快培育发展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鼓励开展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服务的企业,按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快发展。积极推动品牌化发展战略,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人力资源服务商标,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形成一批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参选服务业重点企业名录和高新技术企业名录。各县区要加大对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重点骨干人力资源企业的发展。

(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着力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队伍。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依托知名高校、职业院校、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开展行业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训。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行动计划,开展市内外学术交流和研修活动,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建立行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库,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领军人才情况。

(四)“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

落实国家、省“互联网+”发展战略要求,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建设,构建人力资源信息库,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强服务手段、商业模式、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支持互联网企业跨界兼营人力资源服务业务。进一步加强行业交流,鼓励搭建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平台,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服务产品推介等活动。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开展与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的跨界服务模式。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安全保护制度。

(五)诚信主题创建行动

坚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围绕诚信服务树品牌、规范管理促发展,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主题创建行动,打造一批“全市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发挥先进典型在市场管理和行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各县区结合实际开展选树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活动。围绕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良好制度环境,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记录,并将信用记录归集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形成诚实守信、规范发展的共同理念和良好氛围,不断提升诚信服务、优质服务水平。

(六)新旧动能转换人力资源服务行动

围绕服务于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稳步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引进我市急需的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与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我市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围绕“商城国际化”建设,引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市投资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支持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市设立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根据对等开放原则,积极推动降低市场准入壁垒,鼓励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商城国际化”辐射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为临沂海外商城和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承接国际服务,提供特色化、精细化人力资源服务。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将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支撑转型调整、促进就业民生的重要措施,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就业、人才、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组织、发改、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及时研究解决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考核评价,确保落实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二)加大支持力度。加大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力度,根据市政府《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政发〔2017〕30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A发〔2018〕12号)以及省人社厅、发改委、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A人社发〔2017〕56号)精神,每年安排一定数量资金,专项用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补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育补贴、人力资源服务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补贴等。积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区建设,争创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鼓励社会资本、行业企业进驻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园区,打造产业发展优质服务平台,为入驻机构提供政策咨询、配套管理、创业引领、跟踪扶持以及经营场地租金减免优惠。对获评省级、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的,结合园区建设运行情况、租金减免情况,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奖补;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信用体系建设,对获评省、市级诚信示范机构的,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的奖补;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建设,对获评省、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业优秀品牌的机构,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奖补。对参加全省评选新获人力资源服务驰名商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5万元奖补;鼓励服务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引进国家级高端人才、省级高层次人才和对市级重大项目、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且能突破科研关键技术或核心部件制造工艺的高技能人才和其他急需、特需人才的,经评估确认,按有关规定给予奖补。落实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税收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稳步推动政府人才、就业工作临时性、阶段性专项服务事项面向社会购买,逐步延伸至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人才就业服务、人才引进测评、数据分析、课题研究、趋势预测等涉及人力资源管理配置各方面业务的服务购买,充分发挥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优势,提升政府综合管理能力。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依法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行政许可,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随机抽查,建立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大对网络招聘平台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探索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评价体系。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四)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宣传,充分发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站第一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利用微博、微信和手机APP等新媒体手段,不断提高宣传的有效性和影响力。鼓励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创业大赛、人力资源服务发展论坛等活动。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注意总结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促进就业创业、优化人才开发和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龙源期刊网 http://.cn发展现代服务业 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作者:陈国宝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8期摘要:杭州市由“西湖时代”迈入“钱塘江时代”,为四季青街道现代服务业尤其是......

服务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汇报

服务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汇报发改委、服务业办(2011年5月26日)今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两个加快”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服务业转型发展“三个提升”,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各项工作......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市深入实施“两区引领两化”战略以来,端州区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端州的核心任务,抓住经济发展契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

加快发展服务业力促桂阳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服务业 力促桂阳经济转型升级作者:李小毛 文章来源:桂阳统计局 点击数:55 更新时间:2012-7-18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

提高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分离服务业发展

提高企业转型升级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后金融危机的到来,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与我市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相互叠加,对我市经济社会发......

下载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行动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行动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