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有关国际关系史论文”。
国际关系史结课论文 海洋力量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摘要:蔚蓝的深海激流澎湃,里面隐藏着诸多帝国发展的兴衰史。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海洋霸权的争夺从未消停过,海洋不仅是我们资源的丰富来源还是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仍然围绕着海洋进行着无尽的争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海洋国家围绕着海权的争端态势进一步加剧。而我国是个濒海大国,海洋与国家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我国也要意识到海洋对于国家命运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海洋力量成为我国当下发展的重要主题。
关键词:海洋
国家
命运
发展 正文:
19世纪末,美国海军历史学家、海权战略家阿尔弗雷德·马汉指出:“未来的任何一场战争······完全取决与海上力量的平衡,取决于那些没有归属权的海域上的海洋大国。”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谁占据了海上的优势,谁就掌握了战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由历史也可以看出,向海而兴,背海而衰,大国的兴衰,玄机就隐藏在那波涛汹涌之中。当一国的兴衰与海权紧密相连,那谁会让自己的命运被随波逐流?由此,制海权对于一个国家的命运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2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就已经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人类是从海洋走向陆地的,而当其自身文明进化至一定阶段时,又选择了重回海洋的怀抱。这是人类对利益追逐的天性使然,海洋也变成了一个军事竞逐场所。海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的军事组织,发展到如今,海军的意义已经达至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不少国家的海军用途已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自古以来,每一次大规模的海战之后都是世界霸权的更迭。
西方文明自古以来就是海洋文明,无论是爱琴海文明、地中海文明,还是大西洋文明,都是随着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海洋经济商贸的快速繁荣而产生发展并壮大舰队的。据记载,公元前2600多年前,腓尼基人便凭借其发达的航海技术得到埃及法老的赏识并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支舰队。以至于在地中海爱琴海流域大多数国家几乎从一开始就本能的意识到,需要有强有力的舰队来保护地中海这个关乎全欧洲格局的交通枢纽。他们几乎从一开始就本能的意识到,要至
与之相比,东亚的文明则显然是一个大陆文明,在中国的历史中,直到现代以前,海洋几乎就没有成为过重心。海洋不同于陆地,不是我们可以只凭借双脚就能到处走到处去取得我们日常需要的一切东西的地方,而需要船舶作为载体,然而船只的建造又需要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更需要雄厚的社会财富支持。然而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社会财富的积累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直到1500年左右人们才真正走向大洋。
这就是所谓的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基本模式,即外向型和内向型。有些农耕大国例如中国即使在古代很长时间的航海技术都是遥遥领先于欧洲国家的,但他们并没有利用他们庞大的舰队去对全世界进行征服。而欧洲却受到奥斯曼帝国的阻碍不得不去海洋上寻找出路,在发现非洲、美洲、澳洲等大陆之后,大量的财富突然涌向了欧洲,西班牙由此产生了价格革命。整个欧洲的硬通货迅猛增加导致欧洲发生巨变,一系列的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使得欧洲这个偏僻、落后、贫穷的世界一隅迅速成为拥有先进科技、巨大实力的地区。
自从1500年后,环地中海的中心从热那亚等地中海地区向大西洋迁移是必然的历史规律,然而在欧洲的大西洋沿岸存在着众多的国家,英国、法国、荷兰、挪威、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都是大西洋沿岸国家,上帝支配了历史的命运,导致欧洲的重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但这些国家却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而这个选拔过程却也是极其残酷的,那就是战争。
每一次大历史命运的到来都会引起巨大的变迁,当欧洲进入海洋世纪后,整个大陆文明就因此黯淡无光,许多大陆帝国因此不可避免的衰落,同样在国际政治中,每一场向霸主发起的挑战都会引起权利结构变化。在1500年至今的500年时间里,世界权力的重心就因为不断的挑战而几经变迁,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荷兰、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都曾成为霸主或向霸主挑战的国家。这其中,德国和俄罗斯可以看成是传统的大陆国家,法国一半是大陆国家、一半是海洋国家,而其余的几乎都是海洋国家,但无论是大陆国家还是海洋国家,在这500年终决定命运的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海洋上进行的大海战:雷班托海战奠定了西班牙的崛起和奥斯曼帝国的没落;三次英荷战争最终结束了荷兰的海洋商垄断地位;特拉法加海战使得法国称霸欧洲的梦想破灭;甲午战争和对马海战使得日本成为新列强;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决定欧洲命运和世界命运的也是在海洋上,正是美国强大的国力和海洋实力保障了英国的不败,从而使得德国的两次挑战化为泡影。
一直到了近代,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两朝厉行海禁400多年,使以郑和下西洋为标志的中国航海事业发展顶峰的节奏突然终止,严重禁锢了中华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开拓,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就如恩格斯所说,“航海事业根本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西方列强对海洋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了抢夺丰富的海洋国家利益进而进行的海外贸易、境外资源掠夺和殖民地开拓。当今世界美、英、俄、日等世界强国都是靠发展海上力量才强大的,都是通过进击海洋、控制海洋、掠夺世界财富才强大起来的。海洋和海军是西方国家战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成分。而且更值得说的是,19世纪中叶的日本与我国一样可怜,在炮艇面前,被迫签条约赔款。但日本很快找到了西方列强大显神威的秘密方法,明治天皇《御笔》宣称,要以武力来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确立了海上强兵政策。1 874年派出军队侵犯台湾,1878年再次派出军队侵占中国的琉球。两次极其容易的取得胜利,使日本野心急速膨胀。在1894年~1895年悍然发动甲午战争,割占了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牟取了清政府两亿两白银及大量经济特权,使日本的工业革命快步进行直至完成,高速跻身于帝国主义列强行列,完成了由“羊”到“狼”的转变。但中国发展近代海军,从来就没有与发展海权和海洋贸易相联系,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一种本能反应,呈现出一种“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驰”的被动消极和短视的状态。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如何对海洋国家利益的内涵再认识、再定位坚持以海兴国的民族海洋观,使中国崛起于21世纪的海洋,是事关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强盛与衰落的重大战略问题。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须是海洋强国。每个国家都应该具有国家管辖海域以外资源开发的观念、资源宝库的观念、全球通道的观念、海洋健康的观念、海上安全的观念。尤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和平新时代的海洋战略,美国提出了美国海上力量的六大核心能力:保持前沿存在,有效威慑,控制海洋,力量投送,创造海上安全、快速、持久的非战斗行动,人道主义援助和灾难应对。这六大能力较好地概括了当今时代条件下海上力量的主要使命,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可以被中国海上力量的建设借鉴。
当然我国也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深刻总结出了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和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详细历程,全局规划处的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而作出的战略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国家意义。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加强海洋军事体系建设,建立中国海洋新秩序,开创海洋综合管理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张培忠·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纪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62、文天尧·海权争霸—制海权与国家命运—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73、白海军·海上大征服—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14、赵天武·建设海洋强国我之见—20125、王师成·海洋国家利益战略思考—英文刊名: SHANDONG ECONOMIC STRATEGY RESEARCH年,卷(期): 2001(10)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djjzlyj200110002.aspx
1648—1918欧洲军事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均势”思想是统领近代欧洲史的灵魂支柱。它欧洲史上的大国所推崇和坚守,它曾带给欧洲百年的和平,留给欧洲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兴起的稳定......
学院:政法学院 姓名:廖德来 学号:1014503224 班级:10思政(2)班 20世纪80到90年代苏联改革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一、摘要20世纪80到90年代,针对苏联的改革,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
盐城师范学院课程论文浅析文革背景下的中、苏、美三国外交关系【摘要】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初,中国经历了十年文革,社会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但其中也取得了一些卓越的成就,包括外......
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题目: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012级外国语学院 英语十班 赵莉雯摘要:现当代国际关系复杂多变 ,造成各国关系的缓和跟紧张的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源还是......
当代国际关系史——浅谈我国与日本关系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的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纵观种种国际关系,从一开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