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诊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专业发展诊断报告”。
诊断教育教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诊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在于:
1.教学诊断使教师专业有自身独特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学科知识的社会公共性,传统教育教学理论的缺陷,使得教师专业长期以来缺乏独特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每每被说成是“准专业”。教学诊断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发展的,是借鉴了其他学科的成果,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有一套教育教学自己的话语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模式。掌握、运用教学诊断的理论和技能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教学诊断理论、技能的形成、发展、运用对维护教师职业的“专业边界”,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教学诊断使教师职业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更加完善。一种职业成为专业,其内在要素是这种职业具有独特的社会不可缺少的功能。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社会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材,而人材标准又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当今的时代,学习化社会已初露端倪,学习型组织已初见雏形,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习、思考、创新”是社会发展对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客观要求。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特点。基础教育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师的教学工作不能只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障碍,使学生学会学习。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就应懂得如何检测障碍,采取什么方式克服障碍,就必须掌握、运用教学诊断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总体上讲,人材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开展教学诊断不是也不会形成单一的同一类的人材,而是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部分智力健全、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于某些学习障碍的存在而使学业困难的情况,如何促进这些学生的转化和进步;还有,有些学业很好的学生是否也存在某些影响将来发展的问题。金洪源先生在开展教学诊断的专著中所举的许多例子很好地予以了回答,证实了开展教学诊断成效显著。如此,基础教育对社会将是多大的贡献,教师的专业地位怎么会不被社会所认可呢。
3.教学诊断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载体和平台。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职业平淡和厌倦。教学工作如果长期重复地“教知识”,难免教师产生职业厌倦,发展动力不足。一般职业和专业的重要区别在于:一般职业是简单重复操作,容易产生厌倦,职业目的以谋生为主,从业者不可能忘我投入;专业是以创造性劳动为内容的,不是工作的简单重复,从业者可以为事业而乐于奉献。教学诊断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一个有效的载体,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教师要经常记录、观察自身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每天面对的都是发展中的学生,面对着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可以说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帮助学生排除学习障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本文前面提到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取向的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单独的某一个取向不可能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是“足够的知识基础、实践一一反思、合作发展”的统一体。而教学诊断恰恰是这个统一体中的核心:一方面,教师必须拥:有足够的关于教学诊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反思,以检验、丰富、发展理论,在总结、分析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和行为模式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教学诊断能力提高的过程。再一方面,教学诊断要取得好的效果,除了教师个体的努力之外,还必须开展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诊断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平台和载体。
4.教学诊断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团体内的自主、自律和合作。教学诊断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诊断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诊断。对教师教学的 诊断又有教师的自我诊断和合作诊断。无论那一种诊断形式首先是建立在自主基础上的,自主就是专业性的体现。同时,自主还应有自律,即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严格要求自己,对教学负责,对学生负责。自主和自律是教师专业化的统一体,两者互为前提,互相制约,共同促进。由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复杂性,学习科目的多样性和关连性,单靠个别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对学生的学习予以诊断、指导,必须有教师群体的参与。而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自我诊断,难免会有疏忽,也应借助同行的力量来进行教学诊断,教学诊断应有类似于医务界的“会诊制”。这样就形成了教师专业团体的交流研究平台,有利于克服我国教师文化中的保守倾向,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精神。
三、提高教学诊断能力的途径和方式
教学诊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内在的规定性。教师是开展教学诊断的主力军。事实上,一些中小学已经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教学诊断的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整体上看,教学诊断的意识还不强;教学诊断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学诊断还很少,有的教学诊断活动操作还不够规范,还处在一种自在状态这些都影响了教学诊断的健康开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诊断的能力。
1.加强教学诊断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教学诊断理论上的薄弱是教学诊断的最大问题。一方面关于教学诊断的论文和专著非常少见,另一方面中 小学教师提供的这方面的事例也不多。建议全国有关教科所、重点师范大学、中小学优秀教师进行合作,联合攻关,加强教学诊断的理论建设。按照曾荣光关于“专业知识是大学中的一门专门学科”的观点,要把“教学诊断学”纳入教育科学的学科体系中,在师范院校中开设“教学诊断学”课程,并加强这方面的学科建设。目前,许多师范院校已经改变了过 去教育教学理论只讲“两学一法”(教育学、心理学、中教法)的情况,开设了诸如“学生学习评价”、“学习方法指导”、“教学论”、“课程论”等课程。为“教学诊断学”的开设打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要加强对被认定人的教学诊断理论、知识的考核,把好“专业边界”。
2.加强教学诊断的实践探索。教学诊断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应用性很强。一方面,教学诊断的实践是教学诊断理论的源泉。教学诊断理论需要大量的教学诊断的实例,来夯实基础,构建框架;另一方面,教学诊断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应用、检验和发展。作为教学诊断实践主体的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努力学习理论的同时,认真观察、记录、分析、追踪学生的学习状态,从思维品质、思维特点、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工作,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教学会诊活动。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中,大力提倡叙事式研究,讲述教师自己的教学故事,展现教学活动的原生状态,揭示教育教学的真谛。3.加强组织管理和政策引导。中小学是开展教学诊断的主阵地,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学诊断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规范管理。虽然现在学生就学高峰已过,班额在减少,但仍要稳定和充实教师队伍,以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诊断中去。要精心组织学科教研组、年段组、全校性的教学诊断,积极开展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家庭、社区和其它社会组织的作用。要完善教师考评的机制、内容和方法,不能只以学生的分数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工作,要把教师的教学诊断的能力提高,教学诊断的成果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要把教学诊断的学习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作为校本培训的载体,改变原来校本培训只是培训地点转换的状况,真正使校本基于学校、为了学校、落实在学校。
开展教学诊断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广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所论及的只是粗浅的认识,旨在引起专家特别是广大教师的重视,积极投入到教学诊断的研究和实践中来。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1)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校提出“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师的工作,学校教育质量高低主要由教师来决定。......
《行动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联系实际说明1、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两个主要指标:①教师要有研究意识与能力,教师要成为研究者;②教师能专业自主,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情境......
小数国培酒井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诊断报告重庆市涪陵区石沱镇酒井小学校:彭正梁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应该是学校建设永恒的主题。乐......
教师心理学学习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也有极其重大的作......
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它的合理与否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促进企业的股权结构合理化,加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