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的双刃剑丰田召回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丰田召回门案例分析”。
成本管理的双刃剑:丰田汽车深陷召回门
曾几何时,日本制造就是质量优良的代名词。但是如今,日本制造的最顶级代表丰田汽车却深陷召回门:
“自1月28日起,丰田已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召回总量逾800万辆。本田2月10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对43.7763万辆安全气囊存在隐患的汽车作召回处理。”(注:2008年丰田超过通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其产量为897万量)。
丰田的掌门人丰田章男被迫到美国国会接受听证调查。
看到丰田章男泪洒听证会,让人感慨万分:如此大规模的召回不独让丰田蒙受巨额的经济损失,其声誉也受到难以挽回的损失。
深究下去,召回门的灾难竟然在其引以为傲的成本管理,昨天的成功举措变成了今天的掘墓机,就更加令人唏嘘。
随着经济的变迁,美日汽车几乎同时陷入成本泥潭。因为难以解决成本高企的难关,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连年巨亏不止,并在金融危机期间被收购或者国有化。
日本汽车则有所不同,“成本杀手”让日系企业不仅走出经营困境,还在美国汽车衰落之际,攻城拔寨:先是戈恩空降日产,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日产扭亏为盈;接着渡边捷昭成为丰田总裁,“拧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大力消减成本,让丰田公司在产值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利润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和。2008年、2009年则力压通用,成为全球的销售冠军。
但是让丰田汽车风光无二的绝招“降低成本”却是一把双刃利剑,在将其推向风光无限的高峰的同时,也为其掘好了墓穴。
因为国内制造成本高企,为了降低成本,丰田被迫选择全球化的供应体系,这极大的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这次召回门的直接问题零件油门踏板就是印度生产的;
为了“拧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过于的强调成本降低,在逐层下达中更加偏执,挫伤了基层的积极性和活力,并导致对质量的忽视。千里长堤,终因密布的蚁穴而溃。
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能控制好成本,必然被淘汰;但是成本降低了,如果不能控制质量,同样面临灭顶之灾。最好二者兼顾,但是知易行难,即使是美国和日本的顶级汽车公司也没有交上合格的答卷。
中国的企业在管理上和美日汽车差距很大,是没有耻笑人家的资格的,应该更加警惕和自省:引以为傲的低成本优势能否持续?又透支了多少质量?
不说那些通不过碰撞试验的国产汽车了,就是管理方面比较被人称道的海尔,其“日清日高”有多少早已流于形式?其“零库存”又有多少成本转嫁到供应商,并为未来留下祸根?
对中国制造的质量清算总有一天会到来的。
自2004年7月至2009年8月,丰田在中国共有24次召回,涉及车辆近120万辆。而同期丰田在中国市场售出的汽车也不过是130多万辆,也就是说,丰田在中国平均每卖出10辆汽车,就有9辆存在隐患需要召回。如此频繁地大批量召回,让丰田质量大打折扣。在一项“你是否还会购买丰田汽车”的网上调查中,共有1万多名网友参与,其中有73%的网友表示不会购买。
丰田自己也承认质量有问题。丰田社长丰田章男近日提出“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丰田宣布放弃夺取全球15%市场份额的目标,从而退出全球销量第一的争夺战。
4.你认为,要消除本次“召回门”的不良影响,丰田应该怎么做?第一,丰田首先要把这次“召回门”事件处理得当。一方面,丰田应该对受损客户进行合理处理,损失补偿,包括召回和因此而产生......
丰田召回门事件案例概述:2009年8月24日,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
“丰田召回门”之我见摘要:2010年开始,丰田公司由于生产的丰田汽车多款车型,相继因为刹车,踏板,漏油等的原因导致的刹车门,漏油门,踏板门等安全隐患因素,不得不召回在美国市场,中国市......
丰田汽车的召回启示 时间:2010-03-25 21:5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1375次丰田汽车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它实现了扩张,但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掌控扩张后的局面。 据《财经国......
丰田生产模式 1、如此规模浩大的召回,让昔日光环加身的丰田汽车的面目开始狰狞起来。有人说这是全球汽车业的“老大魔咒”,而通用显然是最好的样板。而在刚刚坐上全球车企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