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交通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交通项目建设存在问题”。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我县农村公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为新时期的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已经成为建设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和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农村公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深入探讨。11月初至11月中旬,科干班第二组学员在全县范围内对此进行深入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问题及原因
1、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期望值高与实际建设能力不足之间存在矛盾。近几年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农村公路建设日益深入人心,各地要求建设农村公路的热情急剧高涨,但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路网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能力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
2、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需求之大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之间存在矛盾。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多,需求的资金数量大,仅靠国家补助资金来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效果十分有限的。
1通乡工程上级拨款是每公里33万元,通村公路每公里18万元,只能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我县财力有限,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公路的配套建设,项目争取是目前唯一靠得住的途径。但是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造成建设和维修资金短缺。
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任务之重与各乡镇管养责任落实不到位之间存在矛盾。重建轻管问题比较突出,村级道路管护责任不明确,管护体制不健全。一些乡镇忽视了乡村公路的维修管护,致使一些修建早、等级低的乡村道路出现路基沉陷、翻浆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乡村公路的正常运行,“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还不健全,执法主体不明确,造成了农村公路失修失养。
4、农村公路建设范围之广泛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之间存在矛盾。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点多面广、项目分散,特别是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建设的农村公路,应更加重视项目实施和质量管理,在我县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的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二、意见及建议
1、立足总体安排,坚持统筹兼顾。一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结合起来。农村公路建设要在充分考虑当地资源、路网基础条件、乡(镇)村经济条件、群众思想基础等条件
上,围绕如何发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做好总体规划,最大限度提高通车率和公路利用率。二要与新农村发展建设结合起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村和行政村的分布情况,结合城市场镇长远发展规划,以县域城乡居民点规划为依据,积极稳妥编制农村公路路网,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三要与减轻农民负担结合起来。新时期的农村公路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民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做到“一事一议”,杜绝非法集资和强行摊派,不修广大农民群众不想修、不愿修的路。
2、坚持量力而行,发挥最大效益。一是路线设计要因地制宜。农村公路路线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避免大填大挖,尽可能减小工程量和减少占地,不宜一味追究线形的完美。要选择合理线形和技术标准,不随意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尽可能利用已有公路基础和线型。二是路面结构设计应就地取材。农村公路路面结构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经济条件和施工条件,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在砂石料比较丰富的地区和山区,发展水泥路面可作为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的主导方向。三是切实减轻新增债务。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决策和主体作用,多方筹资,切实减少地方配套资金缺口、减少农村公路建设造成的乡村债务、征地拆迁补助偏低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
3、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质量意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保证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公路建设中去,防止中间截留和挪用。地方政府安排的建设资金应当足额按时到位,不得留有资金缺口,并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分期支付。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应向公路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把工程质量建立在施工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基础上,用高效能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防止“民心工程”就变成“伤心工程”。
4、落实养护政策,确保通达通畅。按照“谁受益、谁修建、谁养护”和辖区负责制的原则,坚持“三分建设、七分养护”,不断完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是省、市、县、乡四级人民政府的共同责任。省级人民政府作为领导主体、县级人民政府作为直接责任主体、县级交通部门作为实施主体、乡镇人民政府作为配合主体需要通力合作。二是更新思想观念。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破除广大农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
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农民群众才是农村公路的受益者,将广大农民摆在农村公路建、管、养的主体地位,实现农村公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三是履行管理职能。交通主管部门要向乡镇派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技术人员,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同时,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养护管理人员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使农村公路有效达到建管养运安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
5、加强宣传引导,撬动多元投资。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复杂、系统、庞大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一是积极向上争。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二是精打细算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在财政预算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三是动员群众筹。引导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参与公路建设,采用一事一议、以劳折资的办法筹集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做好水沟开挖、路肩培臵等基础工程。四是发动社会捐。积极动员社团、单位和个人捐资建路,进一步增加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
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20多年来,市场取向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民日益......
新农村建设问题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
广西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论文农村孩子谈“新农村建设”感受摘要:近年来,我国特别注重“三农”问题,这一问题一直作为头号文件被国家注重,作为一名农村的孩子和家长是怎样看待“......
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调查报告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关于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调查报告 班级:电气自动化1001班姓名:刘高德学号:10301910124新农村的......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报告作者:合肥师范学院 束雯蕾摘要: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了农民经济的发展,土地问题的科学规划,新农村新道路的铺建给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