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葫芦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于葫芦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时间:2011-10-31 社会实践目的:了解当前葫芦岛市社会主义建的发展问题 社会实践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各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前,葫芦岛市、县(区)党校教师深入农村,就新农村建设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葫芦岛市新农村建设现状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西南部,是辽宁最年轻的城市,涉农县(区)有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南票区、龙港区、连山区,农业人口191.4万人,占总人口的69.9%。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葫芦岛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了《葫芦岛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工作实施方案》、《葫芦岛市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的建设。2006年,在自然灾害严重的情况下,全市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20亿元,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亿元,农产品出口创汇额达到957.2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650元,同比增长9.4%。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制约因素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和一项工作的开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如此。尽管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奋斗目标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制约这一奋斗目标实现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是:
第一,农民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决策,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最重要的主旨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又是主体。农民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就目前农村居民的素质来看,主要是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未接受高中以上国民教育的农民还是占有相当部分,这就势必制约着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进而影响着新农业技术的应用;二是农民道德水平不是很高,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与职业道德都存在问题;三是农民法制意识不强,主要表现是不懂法、不守法,还不知道用法律武器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二,集体经济实力不强是制约“三农”工作的物质障碍。虽然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却比较滞后,很多乡村还没有集体企业。只有集体经济发展了,资金雄厚了,才有能力为老百姓创办一些公益事业。
第三,农村公共设施不足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分割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致使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部分仍处于空白,这些都将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第四,农民收入参差不齐影响着新农村建设速度。现在,虽然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农户间的收入仍存在差距。还有少部分农户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在遇到意外事故和出现危重病人的情况下显得束手无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学致贫的情况仍有存在和发生。
第五,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严重滞后,影响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大部分地区都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导致产量低、商品率低、生产效率低、生产交易成本高。
第六,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惠及广大农民、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因而深受农民的欢迎。客观地说,农民群众有着纯朴的摆脱贫困、渴求致富的欲望,但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尚无充分的思想准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意义,特别是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充分的认识。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没能成为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并努力付诸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觉行动。
三、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第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支撑。要抓好乡村项目建设,紧紧依托招商引资,通过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改善投资环境,促成规模项目建设,靠农村工业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平台。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促进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协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名特优农产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鼓励农民跳出农业经营农业,走出农村建设农村,扩大劳动力就业门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做好农民工外出打工的联系、组织、服务工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平台,作好劳务经济大文章。
第二,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实惠为着眼点,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强化对青年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要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并鼓励一批党政机关干部和其他有识之士到村级班子任职,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加强农村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个义务阶段的农民子弟都能上得起学。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进一步做好新型合作医疗工作,让每个患病群众都能得到治疗。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第三,要坚持科学规划,以村容整洁为切入点,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要尊重农民意愿,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搞好村镇建设规划,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分步实施。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行“一池五改四清“(建造沼气池,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牲畜圈,清危房、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全面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积极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实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
第四,要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加大“三农”扶持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农民自身投入的主体作用、社会各界共同投入的重要作用,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农村建设。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改革、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城乡分割、要素分配不均、管理方式落后等突出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机制和制度保障。
第五,要坚持村民自治,以推进管理民主和倡导乡风文明为着眼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选好配强村级组织负责人作为关键,选拔任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和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要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逐步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第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二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乡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四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一方面要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另一方面,又要抓住重点,攻难点,出亮点,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着力规划几个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是关系国家稳定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的三农问题,是长达半个世纪城乡发展不平衡积累的结果,严重制约了国......
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我省大部分市县压力较大,特别是我们作为全省“十弱县”之一的*****县,由于底子薄、基础弱、农村贫困面大,建设新......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http://www.jy365.net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刘艳梅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大家好,我是中央党校经济部的老师刘艳梅,今天我们这一讲的主题是社会主......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毕年专姓论 文级:2010级 业:经济管理 名:赵安国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直接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今后一阶段,大丰市将紧密团结在胡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