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理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学教育介绍”。
纪昌庄小学国学教育理念
中国教育的精髓与本质在于中国的国学文化,基于国学文化的教育是国学教育。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就是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从不流行,亦从不过时。
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称为国学,国学教育是永恒的教育。
中国国学教育的根本理念: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国学教育立足于文化传承,同时注重经世致用。
国学教育是符合人性的教育。
国学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学习过程。
国学教育的培养重心:能动能静,能文能武。
就个人而言,国学教育是人格养成的教育;就人类而言,国学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教育。
国学教育是智慧的教育,国学教育的方法是简单的、投入是经济的。
在工作生活中实践国学的精神是成人国学学习的根本。
不了解国学文化的人不能算是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国学教育的根本方法是“教之道,贵以专。”
中国国学教育的科学基础不是简单科学或线性科学,而是复杂科学。
中国教育的未来是国学教育。
国学文化的教育促进少年儿童美德的形成、身心和谐发展,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
儿童经典诵读是儿童国学教育的重要方法。经典诵读的脑力研究依据
英国作家、教育家托尼·布赞指出:“你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 人的大脑容量十分惊人,平均每人具有140亿个脑细胞,一辈子根本用不完。以每天24小时86400秒计算,每年365天,则是31536000秒,以平均寿命70岁计算,人一辈子才活220752万秒。假定每秒钟使用一个脑细胞,也仅用了大脑的七分之一。人类大脑到底有多少潜力可以开发?据专家估计,普通人仅仅使用了大脑能力的4%,有高达96%的潜力还没有开发,就算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也只用了大脑能力的10%。
虽说人的脑力潜力巨大,同样存在着“用进废退”的规律,就如同肌肉一样,越用越锻炼,就越强健有力,长期不用不动,再强健有力的肌肉也会变得松弛无力。《卡尔·威特的教育》的作者德国人威特提出,儿童的智力潜能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科学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能力的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如今盛行的胎教、学龄前教育等的理论依据正在于此。照威特的观点,小学一年级开始有意识的、高密度的智力开发时机已不是最好,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现在及时地、坚信不疑地将儿童的智力锻炼下去,几年后,一定能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惊叹!
经典诵读的理论依据
(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2006年9月13日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办好世界中华传统文化论坛。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国学范文、诗词的比重。
(二)《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们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还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三)、大量的经典诵读实验结论证明诵读国学有益于儿童的终身发展。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期间,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合作进行了《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潜能开发》的相关实验研究,并发表了实验研究报告。报告的结论是乐观的:“儿童诵读国学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方面有显著的提高;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注意力;诵读国学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
实验还发现:儿童之所以能够通过每天15-20分钟的时间轻松、简单的诵读国学,就能够在识字量、注意力、记忆力、人格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材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能思想体系”。国学教材在词汇方面是大量的,在语言内容方面是高度紧凑浓缩的,包括大量对人生、世界、乃至神秘宇宙的智能思考,和为人之道的论述,是古人真实深远的生命体验。但在文字的组合时,却多用简练的短句,读起来有一种轻松的音韵感。
(四)伟人、名人成长事例证明经典诵读能帮助儿童健康成长、成才。
我们考察对中国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大批人士,他们的成长轨迹和发展历程让我们注意到一个极其醒目的共同点:他们中间许多人都有国学教育的广博基础,而且很多人学贯中外。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括号中是他们的生年):郭嵩焘(1818),严复(1854),康有为(1858),孙中山(1866),蔡元培(1868),章太炎(1869),梁启超(1873),王国维(1877),鲁迅(1881),朱德(1886),李大钊(1889),郭沫若(1892),毛泽东(1893),徐悲鸿(1895),周恩来(1898),邓小平(1904)……他们在政治、军事、教育、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光芒四射,大大得益于他们的中外国学修学底蕴。
我国现代自然科学领域的杰出人物除掌握本领域国学著作外,也常常熟读人文国学,如人们熟知的: ·苏步青(1902),一代杰出数学家,早年就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熟背如流,领悟精深; ·陈省身(1911),世界数学界最高奖沃尔夫奖获得者,数理几何开创者,20世纪最杰出的华裔数学家,在现代数学主流方向之一“纤维丛理论”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热爱老庄哲学,熟读李白杜甫; ·杨振宁(1922),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初中花两个暑期背熟《孟子》(约5万字); ·邓稼先(1924),杨振宁先生誉其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5岁开始背诵《诗经》《论语》; ·李政道(1926),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将前沿科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中南海给高官授课……
这些民族精英开启了民族光辉的未来,其中一个重大原因是他们受惠于国学教育。
5000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与100年的现代化相比,它是那么的悠久。5000年的中国儿童教育,自私塾蒙学到今天的现代化幼儿园,经验又在哪里?如何将悠久的东方文化与西方的现代心理学相结......
教学工作中的专业理念学习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使我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意义,它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维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全......
教 育 理 念1、学校使命:为每个孩子的人生幸福奠基。2、学校愿景:让每位学生接受优质教育;让每位教师享受职业幸福;让学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3、办学宗旨:创办规范加特色学校......
学而思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成就客户 务实 创新成就客户:通过帮助客户实现其目标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最终达到与客户的共赢。行为表征:1、认真倾听客户的需求,积极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柯达伊柯达伊(zoltan kodaly 1882-1967)是一位著名作曲家、哲学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匈牙利的音乐教育。1905年,柯达伊和巴尔托克(Bela Bartok)于1905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