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吴绍骙_纪念仪式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5:50: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纪念吴绍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纪念仪式”。

纪念吴绍骙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二班

曹敬瑞

河南农业大学就要迎来她的一百华诞啦!农大学子无一不知这一令人兴奋的大事。

回首河南农业大学的辉煌,她孕育出了无数知名人士,有著名蔬菜培养专家张绍文教授,小麦育种专家张清海教授,土壤速测专家段铁成教授等,但最为人所知的就要数玉米杂交育种专家吴绍骙老先生了。

吴绍骙(1905—1998),安徽嘉山人,农业教育家,玉米遗传育种学家,长期从事玉米良种研究,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吴绍骙1938年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1949年到河南农业大学任教。曾任河南农学院副院长,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名誉校长、一级教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至第六届代表,河南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第三、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中央监察委员,河南省民盟主委、名誉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中国遗传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农学会、河南省作物学会、河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务。吴绍骙的一生有三个突出贡献,一是在国际上首次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证明杂交育种优势理论(1938年完成博士论文《玉米自交系血缘与其杂交组合之间的关系》,其理论至今仍然为国内外玉米育种学界所遵循和实践);二是在我国首次提出利用杂交优势增进玉米产量,成为我国玉米杂交育种事业的开创者(1949年冬,吴绍骙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作了《利用杂种优势增进玉米产量》的发言,被1950年1月7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被政务院颁布的良种普及方案和农业部制订的“全国玉米改良计划”所采纳);三是首创了作物异地培育理论(1956年,吴绍骙在陪同苏联玉米专家来华考察的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玉米异地培育的观点)。

我国作物育种传统上是以年作为周期的,选育一个杂交种至少需要7-8年。作物异地培育,就是利用我国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夏季把作物育种材料在北方种植一代,冬季在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二代,这样南北方交替种植,一年繁殖2-3代,加快种子繁育进程,缩短育种年限。1950年,吴绍骙在河南郑州主持玉米育种工作,而当时他的学生程剑萍在广西柳州进行玉米育种。他们彼此交换育种材料,互相帮助种植,这样两年就繁育了4-5代。这件事启发吴绍骙思考:我国疆土广袤,气候悬殊,如果能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温室”,把北方的育种材料及时送到南方繁殖,不是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吗?1956年,吴绍骙在陪同苏联玉米专家来华考察的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了玉米异地培育的观点,并介绍了河南农学院和广西玉米研究所的做法。随后他主持了“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研究课题(1956—1959),并于1960年发表了《异地培育对玉米自交系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上利用可能性的研究》论文,阐述了异地培育玉米自交系的理论依据及其效果。这一理论很快被学术界、育种界所认可接受。1958年,已有个别省份的育种单位到广东省进行玉米冬季育种。1965年前后,全国各省市均开始南繁育种,并很快扩大到水稻、高粱、大豆、棉花、蔬菜瓜类等,成为一种自觉的育种方法,收到无法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异地培育的理论和实践受到农业部的重视和学术界的肯定。在1959年召开的“全国作物育种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瑞龙指出:“在南方利用生长季节长的有利条件,加速繁殖种子的做法值得重视。”程照轩副部长认为:“采用北种南育、一年多次的繁殖方法,可使选育时间大大缩短。”1962年4月14日,《光明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研究玉米育种简易快速方法——玉米专家吴绍骙在“综合品种”、“异地培育”等方面作出贡献》为题,对吴绍骙异地培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报道。

我国玉米界泰斗、中国农科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李竞雄

(1913—1997)一生尊崇吴绍骙,他在对吴绍骙异地培育理论及其应用成果的鉴定书上亲笔写道:“该研究从设计立题、技术路线到逐步完成,贯穿着一条从国内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践的科学路线,经过几十年的实用和影响,发展到全国普遍自觉采用的结局,从而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不同于单项微观研究的,一般的研究也是不能够与它相提并论的,这是我们应该予以特别重视的理由。”李竞雄动情地写道:“我以同行身份、至诚心情肯定它的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持久意义。与国外同类实例相比,该研究在性质上也属于领先地位。”李竞雄还曾将吴绍骙异地培育理论赞誉为:“世界无双,中国独创!”

吴绍骙在玉米良种选育方面,也对我国玉米生产做出了卓越贡献。1952年,他与洛阳农业试验站合作,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玉米综合品种“洛阳混选1号”,比洛阳当地的品种增产30%~80%,最高亩产达550公斤。农民互相串换,不推自广,仅在洛阳地区推广面积即达200多万亩。国内一些育种单位以“洛阳混选1号”作为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从中分离出不少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如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单交种“新单1号”的亲本自交系之一“混517”,以及“太183”、“太184”、“武102”等自交系,就是从这个综合品种中选出的。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大会上,吴绍骙宣读了“从一个综合品种——洛阳混选1号的推广谈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和保持”论文,为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吴绍骙的座左铭是:“宁尽瘁于案首,毋垂殁于牖下。” 他领导的河南农业大学玉米育种事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使河南农民成为全国第一个品种杂交种、第一个双交种、第一个综合种、第一个单交种的普及受益者。1964年,吴绍骙创建了河南农学院玉米研究室。在他的领导下,河南农学院玉米研究室在杂种优势理论和应用研究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育成了豫农704、豫单5号、豫双5号等优良杂交种,并在河南省内外大面积推广,分别荣获全国和河南省科学大会颁发的重大科技成果奖。其弟子陈伟程选育的豫玉22是我国玉米第五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之一,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重点推广和保护品种,在全国20个省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彦惠主持选育的遗传基因丰富、高产、耐密植、高抗病玉米杂交新品种豫单998,获一次性转让费400万元。为加速河南省玉米杂交种的更新,促进玉米生产的发展,吴绍骙在1975年向省科委提议,建立了河南省玉米高稳优低协作组。吴绍骙亲自担任协作组的顾问,在他的指导下,协作组深入开展玉米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综合研究,他主持的这项研究荣获了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一等奖,为提高河南省玉米产量、解决河南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吴绍骙一生为祖国培养了大批高级农业建设人才,桃李满天下。其高足中有苏桢禄、陈伟程、任和平、汪茂华、罗福和、石敬元、刘宗华、陈彦惠等数十名教授及著名玉米育种专家,名扬全国。

吴绍骙一生卓有建树,摘去了中国玉米育种落后的帽子,翻开了中国玉米生产的崭新一页。他首倡玉米品种杂交;首倡利用优良单交种下代的种子继续混合播种以制成综合品种;首倡异地培育,从北种南繁到南种北育;在国内最早肯定单交种在生产上的可能性。他被誉为中国农业学术界泰斗,中国玉米育种事业的开拓者,中国玉米育种科学的一代宗师,当之无愧的中国杂交玉米之父。

吴绍骙对我国玉米育种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1962年春天,他应邀列席了全国政协会议,并十分荣幸地被约请到中南海怀仁堂,与毛主席、周总理同桌进餐。毛主席坐在周总理的对面,吴绍骙坐在周总理的右侧,梁思成在周总理的左侧。总理亲切地询问了吴绍骙的姓名、职业。总理还含笑握着他的手嘱托道:“大办农业,多为祖国培育良种!”

吴绍骙对共产主义也有着执著追求。他长期渴望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出于工作需要而长期留在党外。他一方面团结广大知识分子,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做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从没有放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实现了毕生夙愿,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加入了党组织。

为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和玉米育种事业一生奋斗不息的吴绍骙教授,十分感激新中国为他创造了可供施展抱负的良好从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感激改革开放时代给了他开展玉米育种研究和高产开发的又一个春天。每想到这些,年过八旬的吴老仍壮心不已,使命感倍增,希望能以自己的年老带病之躯,尽力为人民多作点贡献。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了河南省玉米高稳优低协作组的工作;于是,他参与了“六五”全国玉米育种攻关组活动;于是,他在年已84高龄的1989年,仍一如既往地关注着“七五”全国玉米育种科研的进展情况,并不惜千里迢迢涉足巴山蜀水进行现场考察……即使在因病手术治疗后本该静养的情况下,他也照样看书、学习,争取参加各种活动,并且立下了“宁尽瘁于案首,毋垂殁于牖下”的座右铭,激励自己只要一息尚存,就将奋斗不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已届晚年的吴绍骙教授依旧关注着学校和育种事业的发展。1998年初,在他93岁生日之时,还曾向前来祝寿的学校领导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畅谈了他关于扩大杂交优势利用和加强作物种质基因材料研究等问题的新设想,并且通过学校党委致送河南省有关领导,将此设想作为建议郑重提出。然而,就在有关方面正欲就此作出安排,并进一步找他求教时,吴老却因突发高血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等症,经医治无效,于3月30日凌晨2时30分逝世于郑州,享年94岁。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也是他大半生心血投入的地方——河南农业大学就要迎来她的一百华诞了。她没有辜负这位老朋友的期望,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河南农大永远忘不了这位老朋友。

纪念吴绍骙

纪念吴绍骙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二班曹敬瑞河南农业大学就要迎来她的一百华诞啦!农大学子无一不知这一令人兴奋的大事。回首河南农业大学的辉煌,她孕育出了无数知名......

吴绍萍

学习吴绍萍先进事迹有感年10月27日,政治学习时间,我们全校教师在校学习了吴邵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吴绍萍爱孩子胜妈妈,在吴邵萍的眼中,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

《吴绍萍事迹》读书笔记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全部能量、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事业”看到这句话之后你能马上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所在吗?作为一名刚刚踏入这个岗位不久......

《吴绍萍事迹》读书笔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吴绍萍事迹》读书笔记,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吴绍萍事迹学习心得

关于吴绍萍事迹学习心得今天学习了关于《吴绍萍先进事迹报告》的材料,她的事迹深深的感动着我。作为一个在校的实习老师,我可以在她身上学习很多东西,她甘于奉献的精神、刻苦钻......

下载纪念吴绍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纪念吴绍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纪念仪式 吴绍骙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