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知识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安全卫生知识讲稿”。
卫生知识讲稿
首先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说到健康,健康的是什么?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讲讲有关卫生防病方面的知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向在坐的简单讲解一下个人卫生习惯与文明行为和两种常见的传染病,一种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另一种是麻疹。
一、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要做到哪“六勤”
六勤是指: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开窗、勤晒被褥。
指甲每周要剪一次,这样可以避免虫卵和细菌藏在指甲缝内。每月要理一次头,每周洗一次澡。内衣要勤换勤洗。开窗换气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要坚持天天开窗,尤其冬天更应注意,可以预防感冒的发生。勤晒被褥可以杀菌可以预防疥疮等疾病的传播。
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手不干净容易染病,手由于与外界接触机会多,很容易被细菌、病毒、虫卵污染。手能传播痢疾、肝炎、伤寒、寄生虫病等,为了预防经手传播疾病,应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为什么要一人一巾一盆水?
每天洗脸时,全家一盆水,一条毛巾,这是很不卫生的,这样做会使沙眼、肝炎、红眼病、皮肤病等在家里传播,所以洗脸应每人一条毛巾,每人一盆水,毛巾要定期消毒。
为什么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这是保持口腔卫生和保护牙齿的有效措施,口腔不卫生、容易患龋齿,牙龈炎等牙病,还会引起牙齿过早脱落,不仅影响容貌,而且影响消化,有损健康。
二、文明行为 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痰液里的细菌和病毒会随尘土飞扬,传播疾病,污染环境,特别是肺结核病人的痰里,含有结核杆菌,随地吐痰,会造成结核病的传播,要改变这一陋习,一定要从每个人做起,把痰吐在痰孟里,或吐在纸里或手帕里,丢入垃圾箱里或回家清洗消毒处理。
为什么不能随地大小便?
随地大小便既不文明,还会污染环境,污染水源,成为苍蝇生长繁殖的条件,易造成疾病传播,损害健康,所以要养成不随地大小便的良好习惯。
为什么不能乱倒垃圾,乱扔瓜皮纸屑?
乱倒垃圾,乱扔瓜皮纸屑是一种不良行为,影响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因此,垃圾要倒在垃圾池,果皮、纸屑要扔在垃圾桶里。
三、两种传染病
(一)甲肝
什么是甲肝,甲肝的好发季节及其流行规律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主要经粪——口传播的以破坏肝细胞为主一种的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及早春季节发病率高,早春甲型肝炎增多,可能与春节期间人口流动频繁有关。
易感者一旦吃了含有甲肝病毒的食品和未经煮沸或煮熟的污染饮水和食物,或生食用粪便浇灌过的蔬菜、草莓、瓜果等均可患甲型肝炎,引起暴发或散发感染。
甲肝的临床表现
甲肝病毒入侵人体潜伏期约一个月,病人出现黄疸(皮肤、巩膜发黄)、发热、乏力、厌食、厌油、恶心甚至呕吐,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有肿大和压痛,有的病人无出现黄疸,症状也较轻,预后良好。甲型肝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休息,辅以适当饮食和药物,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甲肝会传染吗
甲肝是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我国人群的甲型肝炎的感染率很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本病以“粪----口”传播。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后未经消毒而感染其他人,所以说甲肝有很强的传染性。
甲型肝炎传染期多长
症状出现前1-2周至尿色变深、黄疸出现后的7-10天。如无尿色变深和黄疸,一般认为从首发症状出现后至少二周内具有传染性。
甲肝的危害
甲肝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甲型肝炎致病机制是肝炎病毒在肝脏复制,造成肝细胞损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发热、厌油、厌食、腹痛、腹泻、黄疸等。一旦发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在家人之间传染。给家庭带来一定的损失。
如何预防甲肝
预防“甲肝”关键在于把好“病从口入”关。具体做法是: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不吃被苍蝇、蟑螂叮咬过的食品,生吃的瓜果要削皮再吃;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消毒;灭蝇灭蟑螂以及做好肝炎病人粪便的消毒,防止其污染水源等;
甲型肝炎饮食传染难以完全预防,目前全世界各国共同推荐的最有效手段是接种甲肝疫苗,它简便、经济,现在有一种叫灭活甲肝疫苗,接种两针灭活甲肝疫苗后,可使儿童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二)麻疹 什么叫麻疹?
麻疹是一种冬春季节为多发以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为主。传染性极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始广泛应用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者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最近几年发病年龄有后移现象,以大年龄组发病为多。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
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就是麻疹病毒感染了人之后到开始出现临床表现为止的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 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39℃)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等表现;④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3、出疹期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出疹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也是麻疹区别于其他疾病的重要鉴别点。
4、恢复期 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从头到脚最后完全消失;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风疹的出疹与麻疹很相似也是从头到脚顺序,但风疹症要轻、病情要比麻疹短,出疹后没有皮肤的糠肤样脱屑。麻疹出疹一般10---14天痊愈。
如何感染?
如既往未感染麻疹又未疫苗注射,就可能感染麻疹。感染是由于接触了患者或咽分泌物导致。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
有哪些症状?
一般分为二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第二阶段出现红疹,可持续至少4天。皮疹一般出现于脸,后蔓延至全身。发疹期除咳嗽,结膜炎、流涕,还可伴有高热。何时出现症状?
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病程可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
传染期多长?
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5天内均有传染性。如何治疗?
无特效疗法。对无并发症的患者,要求休息和对症治疗即可。如从前患过麻疹便可免受再次感染。
有否预防疫苗?
有。第一次须在12个月内接种。第二次在18-24月龄接种疫苗。
是否需要隔离?
是。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 子出现后的5天。如何预防麻疹? 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
(1)控制传染源 早期发现患者,早期隔离。在学校里如果一旦发现有麻疹病人出现就要求回家进行隔离,痊愈后方可来校上课,对于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同班同学)应检疫观察3周。
(2)切断传播途径 麻疹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和接触传播,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3)保护易感人群: 自动免疫: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现在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对于出生后8个月的小孩进行免疫接种麻疹疫苗,在18个月后再接种第二针次的麻疹疫苗。有效地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
3月份卫生知识宣传讲稿主讲人:韩壮阳今天在这向大家做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学校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也是传染病预防的重点单位。大家对非典流行时期都有......
手卫生知识有奖问答讲稿先自我介绍楚:杨涌,先问你个简单的问题吧, 杨:什么问题? 楚:今天是几月几日?杨:果然很简单,今天是5月5日。 楚:恭喜你答对了,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所以没有奖品,下......
一、青春期的生理卫生健康知识(一)青春期生理保健女孩青春期生理保健主要是注意月经、乳房、外阴部卫生、白带等有关内容。 1.月经期的保健 (1)月经及其成因月经:是指女性进入青......
敬爱的各位家长:大家上午好!当各位家长走在干净的校园时,你会有什么感觉?当我们的子女在这样干净的校园里学习的时候 ,你会有什么感觉?首先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我国一位著名......
依法行政基础知识讲稿同志们:根据依法行政培训班的安排,下面我就依法行政基础知识与各位共同学习。至于如何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发〔2004〕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