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_儿发展感想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5:38: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感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儿发展感想”。

读《史记》有感三则

(省国资委综合法规处 冯建勇)

“以史为鉴”意义深远,西班牙哲学家、文学家桑塔亚说:“不尊重历史的人,注定要重犯历史的错误。”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回眸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发现,相同的情节总是不断发生,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真正牢记历史教训、懂得“以史为鉴”的人会努力让事件有一个与历史不同的光明的结局。因此,我们今天读史的意义就不仅在于回首过去,更在于把握当下、展望未来。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想必,他著述《史记》也是希望用历史的真实启迪后人吧。每一次我读起那些历史,自己都有所得,受益匪浅。

奉公守法,清正廉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奢是战国时代赵国名将,开始时任赵国收租小吏,专门负责征收田赋。有一次,他带人去征收贵族平原君的田赋,平原君的家臣得知来意却不肯缴纳租税。赵奢毅然按法将其处死。平原君大怒,要杀赵奢。赵奢毫无惧色,问平原君:“因何斩我?”平原君说:“你先回答我,为何斩我家臣?”赵奢说:“拒交田赋,王法不容。”平原君又问:“我是何人你可知道?”赵奢说,你是赵国相国,名扬天下的贤公子,可你却纵容家臣拒交田赋。不奉公,王法则消弱。如果都像你这样,有法不行,那谁还交田赋?赋税难征,那国家还能维持下去吗?法弱而国贫,内,必定发生混乱;外,必遭强夷来侵。到那时,国家都保不住,你的地位,你的财富,你的名誉,又怎能保得住?反过来说,如果你能带头交付田赋,那举国上下也会跟着奉公守法。那样,国家必定富强,社会必定安定,你必定更有地位、财富与名誉,天下人也必定会更加尊敬你。一番话说得平原君心服口服,最后他不但没有杀赵奢,而且还向惠文王举荐了赵奢。从此赵国收入大增,国家也强盛起来。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述父亲司马谈评论法家时说道:“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是法家最难能可贵的思想。司马谈对此持肯定态度,司马迁亦是如此。但是在封建专制社会,一切用法来衡量和判断是很难做到的。富豪权贵不会甘心受法律约束,所以法家代表人物,如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最后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强调的是为官公正、公平,而之所以做不到,终究还是由于一己私利在暗中作怪。

清廉,是维护社会公平、维持社会安定秩序的关键条件。“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这是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总结出的名言。天下人如果都能出于公心,那么天下就会太平无事;如果人人都谋求私利,那么天下就会陷入混乱。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好公”和“营私”的不同后果,从中可以引申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公心的结论。如果人人都能以公心对待别人,对待工作,就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刘向在《说苑•政理》中写道:“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说的就是做官要廉洁奉公。我国古代非常官德。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等都是官德的基本内容。其中,公正是为官办事的基本要求,廉洁是对待钱财应持的基本态度。官德是古代选拔、晋升官员的重要根据,它作为官员履行职责、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对官员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心底无私天自宽。古往今来,那些胸怀坦荡的君子无不是洁身自好之人。无论是高风亮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是东汉著名的“一钱太守”刘宠,无论是两袖清风的于谦,还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唐代名相牛僧儒,他们都以自己的淡薄名利、清正倡廉为后人做出表率作用。贪图私利还是青史留名,答案是无需再做解释的。当代的人民公仆牛玉儒、任长霞、潘作良,他们的事迹之所以震撼人心,激荡灵魂,正是因为他们在物欲面前坚守住自己的人格,为人民撑起一片公平、公正的天空、在人民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无论时空如何转变,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廉如微雨,滋润生机;廉如清茶,褪尽浮华。廉洁奉公已经铸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熠熠生辉。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西汉名将李广,西汉陇西成纪人,是一代名将。他英勇善战,历经汉文帝、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李广为人忠厚,爱兵如子。在汉景帝、汉武帝两朝,李广历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云中、右北平等七郡太守,守卫边疆,统兵作战。他没有口才,不爱说话,和将士们在一起,他总是喜欢和人比赛射箭,以此为乐。在行军打仗十分艰苦的时刻,如果找到了水,他要等所有的士兵都喝够了,才最后一个饮水;吃饭时,他总是等将士们吃饱了以后,才最后一个端起饭碗。这种无私精神,使他深得士兵与百姓的爱戴。“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李广屡立战功,深得汉文帝的厚爱。每当朝廷对他进行赏赐时,他总是把赏赐的东西分发给属下。从军四十余年,李广家中也没有多少积蓄。司马迁论赞李广将军时候引用古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借以高度评价李广的品格,赞美他诚实朴直,事事以身作则,赢得了全军和普通老百姓的尊敬。

孔子曾三番五次地论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从政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又怎么能够去规范别人呢?孟子也说,自己不正直是不可能使别人正直的。一句话归总,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领导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他们疏于律己的后果导致了下属的疏于律己,导致了整个国家的颓败。

“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这句话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要以身作则,就能令行禁止”。此语出自春秋初期政治家管子。管子在论法时说:“不法法则事无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不行则不身先之也。故曰: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意思就是不依法行使政令,国家就没有常规;有法不依,政令就无法施行;政令已出而不能施行,那是政令不合乎法度;政令不合乎法度而不能施行,那是政令的制定者考虑的不周密;制订政令本身周密而仍不能施行,那是因为赏罚太轻;赏罚加重而政令仍不能施行,那是赏罚没有真正兑现;赏罚兑现了而政令仍不能施行,那是统治者没有率先自己做出榜样。因此说,禁令能约束住君主自身,其政令就能在百姓中施行。

古今中外,以身作则,执法如剑者不胜枚举。1945年,巴顿率第3集团军突击德军,他在1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战争期间,我们比美国历史上、或许是世界历史上的任何集团军都前进得更远、速度更快,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只有如此出类拔萃的美国军官、士兵和装备才可能取得这样的战绩。没有一个国家能与这样的军队相抗衡。”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承认,这样的战斗力,首先源于巴顿善于激励士气,以身作则。在漫天大雪中,浑身粘满了泥浆和雪花的巴顿来到举步维艰的士兵中,用激励的话语鼓舞他们。于是,美国大兵们咬牙顶着凛冽的寒风继续前进。可见,以身作则的力量如此之大。凡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如果你必须纠正别人的错误时,那么,最好首先以身作则。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以身作则是一件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又难之又难的一件事情。这需要每个人长期不懈地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对身边人的行为起到一个榜样作用。特别是国家公务人员,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模范作用。提高威信,要以实际行动去证明才会取得效果。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说:“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意思是,价值千金的狐裘,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制成的;楼台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树的枝条能建成的;夏商周三代的兴起,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完成的。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帝的宝座以后,很坦白地道破他一统天下的法宝:善于积聚众人的智慧为己用。韩信、萧何、张良等一大批文臣武将都为刘邦信任、重用,最终成就了统一大业。刘邦是一位平民皇帝,因此善于听取来自底层民众的声音。据说,有一天刘邦正在军营中洗脚,军士传报:营门外有儒生求见,刘邦让军士告诉他,现在是战争时期,不见读书人。不料,这位儒生不经同意,直闯营门,冲着刘邦的面说,你为什么这样轻视读书人?刘邦说,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要读书人干什么?这位读书人当即反问他,天下可以从马上得之,天下也能从马上治之吗?刘邦听后,深受触动,立即和颜悦色,向这位读书人施礼道歉,并请他上座。可见刘邦是非常善于倾听正确意见的。

在他平定天下后,亦是如此。刘邦本来打算在洛阳定都的,而平民刘敬却建议他定都关中。刘敬不过一个庄稼汉,但刘邦还是认真听取了他的理由。刘敬认为,虽然周朝曾定都洛阳,并且兴旺发达,可现在的形势与周时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效仿周朝。秦地被山带河,四面要塞坚固,一旦有急,在关中一呼而召百万之众,就可固守。并且,“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故而在关中建都,可“搤天下之元而拊其背也”。刘邦听后,觉得有道理,又征求群臣的意见。群臣大都是山东一带的人,都有怀乡之心,便争辩说周室建都洛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秦到了二世就灭亡了,何不像周室一样长久地在洛阳建都呢?又说了洛阳可凭险固守等等的优越环境。刘邦迟疑未决,又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说:“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最终,刘邦决定建都关中,并即日起驾入关。在咸阳以东,渭水之南,灞水之西刘邦选址建立都城,并命名为“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司马迁由此事感慨群策群力的重要意义,赞赏汉高祖善纳群言的行为。其实,早在楚汉数年的战争中,关中就作为后方为刘邦在前线的军队源源不断地输送粮草、兵力及所有军需。可以说,没有关中这个强大的后盾,刘邦就难以取得前线战场的胜利。汉高祖建都长安意义重大,为以后在长安建都的王朝鉴定了基础,从汉到唐,中华民族在此经历了一段又一段繁荣昌盛的历史。长安,也理所当然成了都城的代名词。

中国有句俗话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还有一句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诸葛亮堪称智慧之人,但他一个人也只能敌三个愚笨之人联合起来的力量,而就算是好汉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却比花岗石还坚韧。”那些成功人士就是因为将自己和大众揉合在一起,才变得无比强大、坚不可摧。现代社会更是一个注重合作的社会,刚愎自用、不善听取他人意见的人,终难成就一番事业。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无论对方是谁,都一视同仁。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能迁就自己也不能迁就他人,不能碍于面子对自己的错误不认账,也不能为了维护对方的面子,违背自己的原则,该坚持的东西还是应该坚持。当然,这两者也都需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诚恳是前提。有了这样客观平和的态度,我们才能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莎士比亚曾说过:“历史就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古人云:“昨日是源,明日是流。”“以史为鉴”,对于国家、民族的兴亡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于每个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同样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从逝去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指引今天的生动说明,可以汲取前人智慧,指导具体实践。让我们怀着感恩于历史的心,做一个明晰历史的智者吧。

感想

以前不爱写日记,想把经历过的事情都忘记。只是后来发现被时间筛选,留下来的美好的东西我怕忘记。 我想,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在毕业前,我很惶恐,我怕自己找不到人生的坐标,也许是我太......

感想

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 “新疆精神”贯穿于新疆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灿烂地域文化的进程中。是新疆各族人民把握现实,开创美好未来的强打精神力量,是激励着各族人民在前进......

感想

心得体会行组织员工学习了《关于广东省分行客户信息泄露情况的通报》、《进一步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让我意识到随着随着电子银行与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个人......

感想

党课感想39051729——张超3月30日,北航沙河校区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党校请来了年过古稀,有着五十多年党员工作经历的曾妙南老师。曾老师以“端正入党动机,争取早日入党”为......

感想

在这三讲三整顿活动中,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部队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认识到如果不加以纠正,将势必影响部队和个人的发展进步。现在,我就存在的问题剖析如下:一、政治......

下载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儿发展感想 感想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