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与改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长沙市节能与墙体革新”。
长沙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与改革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中央既强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必要性,又明确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所带来的新成果,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充分表明中央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但是,当前我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仍然是“捉襟见肘”,文化设施和设备仍然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文化事业;政府作用;社会参与;群众性;
一、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内涵界定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社会兴办的面向全体公民的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组织及其场所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就我国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公益性文化事业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种:一是如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省级党报与党刊等承担党和国家喉舌功能的政治性文化事业;二是如作为国粹的京剧、昆剧等民族文化遗产的文化事业单位;三是如公共图书馆、文物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四是如面向社会群众的文艺演出、文化展览活动等文化事业。
二、市民选择去公益性文化馆的原因
根据收回问卷的统计结果我们大致得出人们去公益性文化场所的原因:
1、人们希望通过去公益性文化场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多样的公益性文化场所能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生活需求。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精神生活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参观各种文化场所,如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科技馆、艺术中心等,是广大群众提高自身修养的一种良好的途径。通过公益性文化场馆人们能过学到很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使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自身修养也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2、人们前往公益性场所是为了追求乐趣,公益性文化场所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处处有美和乐趣的存在,人们通过公益性文化场所的游玩,使得平时的生活更为充实且充满乐趣。
3、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平时的工作给了人们一定的压力,人们在工作之余选择到公益性文化场所去寻找放松。公益性文化场所展营造的是一种轻松欢快典雅和谐的气氛,是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的良好选择。四是:大人们关注孩子的成长,认为带孩子多去一些公益性文化场所对孩子的成长有利,这样既能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可以让一家人有更多时间呆在一起,享受家庭轻松和睦的乐趣。五是:由于个人所在的单位要求其前往,主要是为了增加集体活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了解一些需要了解的知识。谈及公益性文化场所对人们的影响,我们通过面谈交流了解到市民通过对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参观,觉得自身的修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公益性文化场所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好的充实,增长了多方面知识。公益性文化场所一方面精炼地展示了地方文化,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了当地的历史和特色,另外公益性文化场所还提供了很多现代知识,使人们真正的能够与时俱进,了解和感受现代文化和科技的魅力。此外一些公益性场馆还起到了很重要的宣
传作用,通过公益性文化场所的一些公益性宣传作用。人们了解到了一些切实有用的信息,增强了市民的多发面意识,我们小组觉得公益性文化场所的这方面影响应当进一步加强。现实生活中存在太多形形色色的虚假信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应该注重对广大群众的正确引导,增强群众的辨别能力。还有就是公益性文化场所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这种和谐一方面是由于公益性文化场所使人们能够追求所需的精神享受,而其公益性能消除人们在追求精神享受时和物质消费的冲突。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公益性文化场所营造出来的和谐气氛,这种气氛的容纳性很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参与,这种和谐的气氛不断扩大,若进一步完善发展,是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很重要的推进作用的。而人们就能处在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中,其精神世界将会得到很好净化升华。
三,长沙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馆)发展情况
1、长沙市文化馆的建设情况(设施建设情况;开放度;宣传度等)
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长沙市民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热情度不高。对于您是否经常去公益性文化场馆,只有百分之十一点六的人选择经常去。另外约百分之九十的人选择很少去或偶尔去。由此可见,民众关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热情度有待提高。民众对公益性文化场馆的热情度直接反应了长沙地区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建设情况。而造成市民热情度低下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政府文化部门对公益性文化馆的宣传力度不足。对于您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相关公益性文化馆的最新信息的问题的结果统计中发现,高达百分之六十三的市民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口头上的介绍了解文化馆的信息。这一现象表明长沙市政府有待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宣传度和信息的开放度。信息公开,包括互联网网站的信息公开和相关宣传单的信息公开等都是为市民服务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来自政府官方的信息介绍能让市民对本地区的公益性文化馆的组织、机构、决策、管理、规划、目标、计划等有大致方向性的了解。这就不会造成用户信息的闭塞,而引起文化馆与用户彼此之间的误会,造成文化馆在用户心目中信用度的降低。市民获取信息的机会增多,进而提高民众的热情度。
其次,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设施比较完善但还有待加强。对于您觉得长沙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如何,有百分之五十的人选择一般,百分之二十二的人选择不够,只有百分之六的人选择很完善。长沙市政府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对文化馆建设的投入经费明显不足,造成机构设施简单,档次不高,布局不合理,专业人员缺乏,人员素质较差,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公益性文化事业要生产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摆脱市场因素的不良影响,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就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以政府为主导,就是要求各级政府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且投入不得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这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公益性文化场馆的设施包括各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如场馆的大小,交通状况,信息化建设,公益性文化场馆的设施状况直接影响了其在开放过程中向民众传递信息的能力。目前公益性文化场馆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经费和人才的不足,但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提出,以及大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我们希望这个问题可以得到政府快速有效地解决。
最后,公益性文化场馆还应该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开放度。在调查过程中,有百分之七十五点六的市民反映,节假日,公益性文化场馆还应该进一步增加参观名额。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每逢节假日,博物馆等场馆前面参观者就会排起一条长龙等待入馆,但最后由于人数限制,很多人无功而返。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存在是为了传播大众文化,提高民众的修养。开放程度过低,会让一个场馆脱离民众而存在,那么这个公益性文化场馆便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长沙市公益性文化场馆应该进一步加强免费开放的力度,毕竟公益性文化场馆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存在的,免费开放会大大提高市民对公益性文化场馆的热情,进一步
拉近公益性文化场馆和市民的距离。
四,建设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意义
1、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面对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文化事业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融人全球文化多元化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物质保障、人才队伍、基本载体等方面的建设,必将大力促进文化的科学发展,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加强,也直接促成了政府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服务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观众资源、设备资源等各类文化资源要素的全面整合与有效利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满足广大群众精神需求的内在选择。
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提出,不仅把文化建设纳人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共进的社会进程,也突出显示了文化在和谐社会中培育时代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实现文化权益、促进文化提高、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只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在文化发展的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充分发挥文化对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社会教化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求知、审美、健身、交际等方面需求的服务功能,使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成为温馨、亲和的力量,慰藉、鼓舞人的力量,使公益性文化工作成为浸润和滋养美好心灵、熏陶和培养高尚情操的事业。在县区,文化馆辅导群众排演一个优秀剧目,图书馆借出一本好书,影院放映一部优秀影片,剧院公演一个优秀剧目,对所有观众、读者都能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形式净化人们的心灵,升华人们的理想,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培养健康、积极进取的民族性格。同时还可以使人们振奋精神,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现代化建设。运用艺术形象对公众教育的效果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是无法取代的。比如解决农村尊老爱幼这种社会公德问题,用法律手段只能解决那些触犯法律的行为,不敬老爱幼而又未达到犯法的程度,法律就无能为力了。通过文学艺术形象开展教育,就会起到法律所起不到的有效作用。因为通过优秀艺术作品的形象教育,就可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无形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一部优秀故事片《喜盈门》、一个优秀传统戏曲《墙头记》,教育了多少人,多少人在这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教育下较正了自己的道德行为?通过文化活动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培养人的高尚品德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无法用尺子来衡量,无法用金钱去等值的。
3、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除一切阻碍和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是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文化生产管理、服务支配理念和模式发生变化,以目前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文化队伍网络为基础,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着手构建以实现社会成员最广泛的文化享有为目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条件。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只是文化事业领域的从业者自己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提升自己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建设一个充满活力、能够自我优化的、适应文化发展规律的、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共同参与的文化体制,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五、长沙市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措施
通过我们组的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小组发现:长沙市的公益性文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公益性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的作用非常大,公益性文化设施是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和发展社会主流意识的重要阵地。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
设,也是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公益性文化阵地在抵制不良文化的污染,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方面尤显重要。公益性文化建设这一阵地,还担负有更为特殊和艰巨的历史使命,即满足“老人、少儿、民工、残疾人”弱势群体的特殊文化需求。一是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需求日益迫切和突出;二是学龄前儿童、青少年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是学校不能替代的;三是农村务工人群迫切需要融入城市社会。城市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继续教育,顺利实现再就业;四是残障人群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正当文化权利得到保障问题,都需要通过公益性文化设施这个平台,提供其他部门所不能替代的各种文化服务。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下几点:
1、大部分人(特别是学生)去公益性文化场馆的频率不是很高。将近半数的调查者平均几个月去一次。
2、将近半数的调查者认为本地区的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建设特色不够鲜明。
3、人们倾向于健身、娱乐、科普等文化单位。
4、绝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免费开放这些场馆,他们认为参观公益性文化场馆有助于放松,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一下建议:
1,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新体制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加大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力度,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公益性文化事业自身能力建设的持续性、长期性、长效性机制,同时将创新理念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能力建设战略中,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一些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包括国家直属院团和一些重点保护的剧种,如京剧、昆曲,一些市场需要逐步培育的高雅艺术,如交响乐、芭蕾舞等,要按照“国家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针,深入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机制改革,建立起以观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的院团经营管理机制。继续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有条件的公共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免费开放。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方式,组织好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城乡基层。
2,坚持政府为建设主导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机构,当前,这些机构、特别是县乡级基层机构处于转型时期,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种种原因削减投入,使得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造成机构设施简单,档次不高,布局不合理,专业人员缺乏,人员素质较差,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公益性文化事业要生产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摆脱市场因素的不良影响,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就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以政府为主导,就是要求各级政府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且投入不得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这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拓宽文化建设渠道
非营利性机构的发展在强调以政府为建设主导的同时,应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的建设,拓宽建设渠道。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中央和各级政府应提出多方筹资、全民共建的原则,放宽准入限制,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社会资金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和引导包括外资在内的社会资金,运用多种形式进入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领域。鼓励企业、个人、国内外基金会等社会资金捐赠资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并在资金投入、税收减免、社会捐赠、公益赞助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体系,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
4,着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创新服务方式
要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激发内在活力,提高服务水平。一些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包括国家直属院团和一些重点保护的剧种,如京剧、昆曲,一些市场需要逐步培育的高雅艺术,如交响乐、芭蕾舞等,要按照“国家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针,深入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机制改革,建立起以观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的院团经营管理机制。继续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有条件的公共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免费开放。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方式,组织好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城乡基层。
5,提高文化生产传播效率
在当今这个知识和信息时代,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我国现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设施大都相对落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把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作为战略重点,依靠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的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就能够更好地生产和传播现代知识,服务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好更快地获得文化知识,感受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享受先进文化带来的最新成果。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
【背景链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向全社会提供公共......
广西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纪实文化惠民给力幸福文化,是创造力、发展力,更是幸福的动力。放眼壮乡瑶寨,文化新风扑面而来:广场上,歌声嘹亮、舞姿翩翩;图书馆里,求知似......
文化事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逐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努力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了文化事业的不断......
全市文化事业发展情况一、2010年全市文化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一)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以服务“两新工程”建设为重点,完成了5个高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50个高标准农村文化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