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_黄冈城市发展规划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5:24: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黄冈市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黄冈城市发展规划”。

黄冈市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国际化的扩大以及新经济、新技术等因素对商贸物流业的综合影响,我市商贸物流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市突破商贸流通旧有格局,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路子,大力实施引进战略,创新流通业态方式,充分发挥商贸流通对经济生产的先导功能,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商贸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1、商贸发展现状。1996年黄冈撤地改市后,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我市商品市场建设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为骨干,综合、专业、批发、零售市场相配套,沿江、沿线、沿边市场相协调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市场格局。①全市消费品市场总数450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252个,农副产品市场135个,工业消费品63个。从市场规模看,建设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年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有10个。②商业网点发展速度加快。目前全市社会商业网点达18.4万个,其中国合商业部门商业网点6567个。③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基本形成,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商品市场形成了全民、集体、个体经营多体经济成份同场竞争的局面。200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④商贸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我市商贸企业改革经历了政企分开、城乡通开、划小核算单位、简政放权、改转租卖、承包制、“四放开”、资产承包、股份制改革、企业改制、职工改变身份几个阶段,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按照国务院、省政府文件精神,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完善,工作进展顺利。⑤商贸企业经营实力不断增强。近几年来,我市国合商贸企业以改革促发展,通过转机制、调结构、抓管理、拓市场,使企业经营实力不断增强。

2、粮食业务发展现状

①粮油产购销情况

粮油生产:全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750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600万亩;小麦100万亩;玉米、大豆及其他杂粮播种面积50万亩。“十五”期间粮食总产量125亿公斤,其中:稻谷产量105亿公斤;小麦产量10亿公斤;玉米、大豆及其他杂粮产量10亿公斤。常年油料播种面积350万亩。“十五”期间油料总产量20亿公斤。

粮油收购:“十五”期间粮食总收购量25亿公斤。其中:稻谷20亿公斤、小麦2.5亿公斤、其他杂粮2.5亿公斤,油料总收购量6亿公斤。

粮油销售:“十五”期间粮食总销售量22亿公斤,其中:稻谷19亿公斤,小麦1.5亿公斤,其他杂粮1.5亿公斤。油料总销售量6亿公斤。

②粮油加工情况

加工企业:“十五”末期,全市有加工企业174个,其中:米厂116个,面粉厂19个,油厂35个,食品厂4个。

加工能力:“十五”期间粮食生产加工能力93亿公斤。其中:大米72亿公斤,面粉9亿公斤,油料12亿公斤。

③粮食仓储质检情况

“十五”末期,全市设有粮食站点526个,粮食仓库2500栋,容量13亿公斤。其中:完好仓库1930栋,容量9.7亿公斤;国储库150栋,容量3.6亿公斤。储油罐260个,容量1300万公斤。粮油质检机构12个,其中:经省级计量认证粮油质检机构2个,收购现场检验仪器2300台套。

④粮食进出情况

市内粮食外销:“十五”期间外销稻谷20亿公斤。主要销往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其中:铁路运输9亿公斤、水路运输7亿公斤、公路运输4亿公斤。

省外粮食购进:“十五”期间从河南、山东、吉林等省外购进粮食10亿公斤。其中购进小麦5亿公斤、玉米5亿公斤;铁路运输8亿公斤,公路运输2亿公斤。

3、供销业发展现状。2004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全面深化企业改革,突出抓好开拓经营和招商引资,全力搞好为农服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市全年完成商品购销总额335亿元,实现利润80万元,上交国家税费1437万元。一是以推进“两个转变”为重点,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截至2004年底,全系统已启动改制程序企业193个,改制面70%,转变职工身份13846人,占总数的49%,企业资产重组率40%以上;二是以发展“两连一代”(连锁经营、连锁配送和总代理)为核心,全力谋求创新发展。全市11家县(市)批发企业共设连锁经营网点4317个,2004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三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全程抓好为农服务,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800多个,带动农户13万户,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2亿多元,助农增收700多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是一个有73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偏多,社会消费受行业波动和区域制约的影响较大,商贸流通一直沿袭传统的商业模式,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一是市场与商业网点的建设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缺少在全国有影响的区域性批发市场和有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对地方经济的启动、牵引作用不明显;市场运营效益不高,甚至存在一些有场无市、大场小市的空壳市场。大部分市场信息化进程缓慢,信息采集和传输手段落后,信息交换和反馈系统不健全。二是流通组织形式和手段落后。超市、连锁经营在个别企业刚刚起步,物流配送尚在研究之中,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缺乏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市场流通现代化程度低。三是国合商贸企业改制进展困难。按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的股份制企业,按现代组织结构组建的企业集团不多,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不抵债,有效资产不足,企业经营机制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也正是我们一部分企业未能摆脱困境的关键所在。四是经济包袱沉重。①资金包袱大,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全市国合商贸企业总负债大于总资产,已是资不抵债。②人员包袱重。全市商贸系统离退休抚恤人员高达近2万人。由于包袱重,有效资产少,一部分企业推行改制工作异常艰难。所以新扩建市场投入更困难。五是宏观调控能力弱。市场管理水平低,技术手段落后,管理人才奇缺,市场技术储备不足,市场管理分属多个部门,自成体系,各自发展,政府不具备宏观管理的手段,不能有效进行调控,因此,出现重复建设,盲目布点,争资金、争市场,内耗严重。六是粮食应急设施系统尚属空白。目前没有具备成品粮库储藏能力的仓储设施。黄州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主销区之一,现有人口40万,每年需要销售粮食6000万公斤,食油400万公斤。但是黄冈是全省唯一没有市级直属库的城市,调控能力弱,而且现在已经承担中央和省市储备粮达4000万公斤,基本是粗仓储存,急需新建仓库。七是作为农业大市,黄冈的粮食、油料、资源较为充裕,但是历年来,不是原粮输出,就是米面油“老三样”加工品出售,粮油品种单一,小作坊式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不能充分有效地挖掘粮油资源的潜在效益。八是农村商业网点建设跟不上时代步伐,农村商品流通发展不快。2003年全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1.97%,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市的45.8%,确实存在比例失调问题。

二、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我市现代物流业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关于加强县城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以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为目标,以服务“三农”,把黄冈从农业大市建设成为农业强市为宗旨,为发展黄冈经济,建设和谐黄冈作贡献。

(二)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为实现市委提出的“赶超全省发展水平”的目标,面向大武汉,构建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把黄冈建成武汉城市圈内重要的区域性连锁配送物流区,逐步成为鄂豫皖赣四省交界的区域市场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把黄冈建成武汉、黄石等重要城市的“米袋子”“油罐子”和“菜篮子”,使黄冈成为城市圈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区,特提出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奋斗目标如下: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2005年达167.8亿元,2010年达到283.4亿元。营业面积:参照同类城市的标准及本市商业面积现状,确定黄冈市人均(常住人口和暂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占有商业营业面积为1—1.4平方米,根据人口预测,营业面积应控制在730万平方米。

2、粮油购销:“十一五”期间,在粮食总产量达到130亿公斤的基础上(其中稻谷产量115亿公斤;小麦产量7亿公斤;玉米、大豆及其他杂粮产量8亿公斤),力争粮食总收购量达到28亿公斤,与“十五”期间同比增长12%,其中稻谷量达到25亿公斤,与“十五”期间同比增长13.6%,其中稻谷21公斤,小麦2亿公斤,其他杂粮2亿公斤。“十一五”期间,在油料总产量达到22亿公斤基础上,力争油料收购量及总销售量均达到7亿公斤,与“十五”期间同比增长均为16%。

3、全市供销系统实现商品购销额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2005年达到36.85亿元,到2010年达到59.39亿元。

(三)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初步形成以连锁商业为核心的实体网络和以电子商务为主的虚拟网络相结合的零售商业服务业体系,奠定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现代商贸物流基本框架,提高物流功效,降低物流成本。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用现代流通方式改组改造传统流通业,明显提高流通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

2、建立服务“三农”体系

①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十一五”期间,全市订单农户增到120万户,订单面积达到80%,订单收购粮食占80%,基地建设扩大到70个,订单收购棉花达到75%。

②建立调控储备体系及预警预报机制,做到“存得住,调得动,用得上”,确保粮食安全,加强粮食市场的宏观管理。

③结合国家商务部开展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两连一代”(连锁经营、连锁配送和总代理),力争在“十一五”规划期内,在黄冈市内普遍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④构建产业化经营网络,组建大型流通集团和龙头企业,形成产业体系。全市重点构建完善棉花、农资、烟花爆竹、再生资源、医药、日用工业品、农产品购销以及报废汽车回收与拆解八大经营流通网络。并以此为依托,加强市区龙头作用,组建八大龙头骨干企业或流通企业集团。

3、加强市区商业网点建设,重点建设好八街(考棚服装一条街、胜利购物休闲一条街、奥康精品名牌一条街、黄冈综合消费一条街、青砖湖建材市场一条街、栖霞路文物景点一条街、体育路文化娱乐一条街、宝塔路综合批零一条街)、五区(中心商贸区、文化旅游区、综合批发商贸区、学院商贸区、广场商贸区)。

三、项目实施情况

1、仿古一条街项目:拟投资500万美元,落户黄冈高新技术开发区。

2、休闲度假开发项目:拟投资2000万美元。

3、生猪定点屠宰厂项目:拟投资1000万人民币,建一座年屠宰能力15万头的机械化、现代化屠宰厂。

4、市直国家粮库项目:拟在火车站附近征地100亩,建平房仓10栋,容量5000万公斤,总投资3000万元。

5、新建大型粮食综合加工企业:拟在市直国家粮库附近新建大型粮食综合加工企业。该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生产米面油名优新产品、第二期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出口创汇的红曲霉色素新产品,规划征地50亩,总投资2000万元。

6、扩建鄂东粮食批发市场:拟在高新技术开发区扩建鄂东粮食批发市场。规划征地180亩,建粮食仓库,容量3000万公斤,油脂储备罐1000万公斤,现代化交易大厅1500平方米,现货交易场地2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

7、新建万吨级现代化粮食专用码头:拟在高新技术开发区临江兴建万吨级粮食专用码头,规划投资5000万元。

四、措施与对策

为确保规划的实现,必须抓好政策的配套,落实好科技进步的相关措施。

1、多方筹资资金,解决制约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劲—资金问题。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资和内资一起引,重点抓外资;国资和民资一起用,重点用民资。②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市应抓住中央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武汉城市圈以及商务部等部委把湖北作为现代流通改革试点的省份的有利机遇,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来发展和壮大我市现代物流产业。

2、加大对商务企业改制的扶持力度。由于历史原因和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机制不活,债务和社会负担重,生产经营举步维艰,有的还处于破产和瘫涣的状态。为了尽快实现企业改制、职工改身份的改革目标,建议市委、市政府要象重视工业企业改制一样重视商务企业的改革与改制,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市商务主管部门要全力以赴,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两手抓”工作原则,维护社会稳定。

3、强化行业管理,通过建立行业协会,完善行业规章,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商业流通设置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积极支持商贸流通业各行业建立行业协会和企业及企业之间非正式战略联盟、经纪事务所、信息咨询、劳动服务等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要积极发挥对商业物流中心投资的有效引导作用,制定相关的行规行约、经营规则等自律规章,使他们能守法自律中发展壮大。

4、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要适当向现代物流业倾斜。物流业发展是繁荣城市的主线,是推动城市再发展的阶梯,是税源大户,对社会贡献大,只有采取倾斜政策,增加投入,才能保证发展后劲,保持持续发展势头。

5、建立稳固的原料基地,完善科技网络,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改变仅靠小农业分散生产提供原料的现状,逐步转向基地化生产,集中财力、物力建设各种基地。

6、加快建立现代流通体系,按照便民、利民、为民的原则,加快商业网点建设,大力发展方便居民消费的零售业态,改造和调整传统零售业态,加快建设汽车、家用电器、建材家居、电子信息和通信产品等新兴消费热点的流通服务网络。

7、努力协调指导商品市场发展、培育和发展商品市场体系,全面完成我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大力加强农村商品市场建设,推进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向农村延伸。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继续加强市场监管和治理,重点做好汽车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汽车市场健康发展,加强监管,促进旧货业、租赁业、拍卖业、典当业等特殊流通行业有序发展。高度重视商品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工作。

8、奋力开拓城乡市场,以新型商业业态为载体,扩大地产品特别是农产品销售,促进结构调整。要继续组织好农超对接,通过农产品进超市,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和卫生标准。

9、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地方立法,健全地

方立法,健全流通促进体系,建立有序管理的长效机制。

东营市“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东营市“十一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为适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要求,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平谷区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平谷区“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前 言“十一五”时期是平谷区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跨越的关键时期。物流作为一种产业,它既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地方经济发......

呼和浩特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1) 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金梅(2) 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金梅(3)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4) 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汇编王璐(5)......

南通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南通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和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促进产......

威海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威海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适应国......

下载黄冈市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黄冈市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