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安全教育扎根于语文课堂_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5:23: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让生命安全教育扎根于语文课堂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

让生命安全教育扎根于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乃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理所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一、语文教学应呼唤学生树立珍爱生命意识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然而安全工作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因为生命是第一位的,没有了生命,任何都没有了意义。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尽可能的多教育学生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人生理念。

二、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习保护生命的方法

安全不是讲口号,要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去实行。首先,我们语文老师要起到榜样作用,把安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每天走进课堂,第一件事就要清点学生人数,如未到齐,及时了解情况,弄清事实真相,并及时向班主任沟通或者和学生家长联系,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其次,要利用语文教学,尽可能的多教学生安全防范知识。

三、语文教学应扩大生命安全教育的方式途径

语文教学形式多样,寓于其中的生命安全教育也完全可以不拘一格。除了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安全教育教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外,动员学生广泛阅读关于安全知识的书籍,积累安全知识,收集安全故事。组织学生办安全知识手抄报、黑板报、宣传专栏等,潜移默化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

四、语文教学应提升学生的生命安全境界

生命第一,安全至上,但为什么有些人却置生命安全于不顾呢。面对《项羽本纪》中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的项羽,学生或许不赞同;面对《挥手之间》中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前往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学生敬佩之余,或许还不够深刻理解;教学《孟子二章》,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自己的话能更好地解释,“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们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引用了汉代思想家、史学家司马迁的话,科学地阐释了两种截然对立的对待生死价值观及其不同意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明确告诉我们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几点做法

来源:《科技信息》 日期:2010-2-1 9:58:42

赵爱玄

(河南省汝州市王寨乡胡庄小学 河南 汝州467500)

近几年来,随着对学校安全知识的普及,学校的安全隐患已得到的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对学生本身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自救能力方面,时下的安全教育还处于一个弱势方面。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正渐渐模糊,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科整合理念,小学语文教科书享有“百科全书”的美誉,它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安全教育也不例外被包罗了进去。

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认真开展安全活动以外,还在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实施安全教育。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适时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挖掘安全教育教材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我的做法是: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小学生传授安全知识

在教学生 “灭” 字时,我指导学生掌握了读音后,又让学生观察插图(一丛熊熊燃烧的火焰被一块木板盖住),启发学生:“图上熊熊燃烧的火焰被木板盖住,火焰会怎么样 ”学生齐答:“火焰要熄灭!”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观察“灭”的字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它,同时就发生不同火险的防范、灭火方法、报警等知识顺理成章地传授给了学生。在学习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时,我抓住文章中关于儿童被埋在垮塌教室的三角形空间里得以生还的描写,告诉学生在遇到房屋跨塌的时候,在室内的人尽量往房间的角落里避让,可以减少垮塌对自己砸伤的安全救护知识。我这则新闻时在网上下载了有关地震前的征兆、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的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然后把搜集的资料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掌握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和防灾自救的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小学生传授安全救护方法,提高他们的救护能力

我在教学《司马光砸缸》有意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假山下的缸里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一同玩耍的小朋友怎么做的 谁的方法最好。”同学门都为司马光临危不乱、机智果断地举石砸缸救人的行为啧啧称赞,讥笑那些吓哭了或跑去找大人的小朋友没有司马光聪明。我相机问道:“如果小朋友掉进的不是可以砸破的瓦缸或者是水池什么的,那些大声哭喊找大人的小朋友的做法你觉得又怎么样 ”同学们听后嘎然止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声哭喊引起附近大人的注意或者找大人来救人才是有效的救人方法。我和学生由此总结到:如果我们不能自救时向其他人呼救是很有必要的。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学习“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地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学生能够理解邱少云为了完成这次军事行动,大火烧身没有自救;也能理解“我”为了保证潜伏成功放弃了救护。我提醒学生:“如果我们在平时遇到自己或者别人身上着火怎么办 ”学生发表了很多自救和救护的有效办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教学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时我引导学生体会小马的安全意识:当小河挡住了去路时,小马不知道河水的深浅,没有贸然过河,向老牛和松鼠询问河水的深浅,老牛和松鼠的答案截然相反自己又无法判断毅然回家找最可信任的妈妈咨询,得到了自己能安全过河的可靠答案后才过河。小马的安全意识值得我们借鉴。在学习《跳水》时总结造成船长儿子身处险境表面是水手们开玩笑过分、孩子没有考虑安全就贸然追猴子造成的。其实是水手和孩子安全意识淡薄。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应该吸取不要盲目寻求快乐而不注意安全险些导致乐极生悲的惨痛教训。我在教学《老山羊和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老山羊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穿狼的阴谋诡计,没有上狼的当而引来杀身之祸。学生从中体会到:面对陌生人特别是不怀好意的人,要注意分析他的言行判断其用心,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迷惑,更不能接受陌生人的任何财物上当受骗。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走出求救的误区

我在教学“遇到危险怎样求救”的口语交际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当你遇到危重病人、火灾、抢劫等危急时刻怎么向别人求救 孩子们讨论得非常认真,他们的讨论结果是:可以拨打120、119、110报警求救并向他们说清楚基本情况和事发地点。我当即问到:“我们地处山区较边远,120、119、110等救助电话一般都设在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里,等这些救助队伍赶来后已经于事无补。当我们在遇到险情到底该怎么求救 ”孩子们听完我的话后觉得在我们的地域内遇到险情这样求救是不很科学的。大家再次通过激烈的讨论后达成了一个共识:在离救助中心较远的地方遇到了险情应当首先选择较近的医院、诊所、派出所、治安联防队等或者附近的有救护能力的私人电话求救;在没有通讯条件时遇到了险情要大声呼救得到别人的救助。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助,把危险降到最低限度后再作其他处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丰富安全教育文化,我除了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安全教育教材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外,动员孩子们广泛阅读关于安全知识的书籍,积累安全知识,收集安全故事。组织孩子们办安全知识手抄报、宣传专栏;绘画安全标识图,创作安全知识儿歌、顺口溜、相声、小品、快板等。既把安全教育寓教于乐,又丰富了安全教育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作者:Admin

来源:聚龙小学

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10-5-19 21:36:0

3点击数:168

【字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衡水市故城县聚龙小学 孔德梅

“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生产与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保障安全更是各行各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是 “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专门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更要在自己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中去。

我作为班主任,在班队课上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进行了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我作为语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也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如我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向同学们讲了“地震中的父与子 ”的故事,在让学生熟悉故事内容的同时,我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我问大家:“同学们,知道这个孩子之所以得救了,是因为什么呢?”同学们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说因为孩子坚信不论发生了什么,爸爸总会和他在一起;另一种是说因为孩子在地震时没有惊慌,而是躲在墙角,所以得救了。这时,我针对后种答案,这样问大家:“如果我们在学校里遇到地震,那该怎么办?如果在家中又该怎么办呢?”这时同学们的思维已被充分调动起来,发言非常积极,气氛非常热烈。我同时追问:“如果遇到其他的意外事故,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同学们有的说打报警电话;有的说找大人;有的说进行自我救护……这样一来,既使学生知道了故事中的儿子得救的原因,又使他们受到了一次安全教育。我发现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篇目同样也有安全教育的题材,如结合《小珊迪》一文可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结合《司马光砸缸》《邱少云》这两篇课文可以向小学生传授安全救护方法,提高他们的救护能力等。特别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热爱生命” 专题。这一个单元里的《触摸春天》、《生命 生命》、《永生的眼睛》、《花的勇气》无不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因此,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要及时挖掘出安全教育因素,寻找突破口,以增强学生的安全自保意识。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又能指导他们在行为上如何去做。长此以往,学生心中的安全警钟才能长鸣不息,从而真正做到: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东省高密市醴泉街道关爷庙小学 李华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民族新一代,若没有强健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力量,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他们的认知、情感、道德、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正在形成,各种心理要求和心理矛盾错综交织,迫切需要教育引导,而且青少年的可塑性非常的大。而由于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讲,具有更多的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比如学生性格的成形、道德观价值观的建立、审美水平的提高等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必然的。

一、关注心理,关心学生安全心理需要

由于学生的性别、年龄、家庭等各不相同,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极具个性差异,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个性心理。可以通过细心观察,正面了解,描写内心世界变化活动的周记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感受,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二、激励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语文课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运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灵活的教学艺术,高尚的人格魅力,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障碍,对学生的每一次回答都要认真倾听,给予鼓励性评价,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要给予期待的目光,亲切的微笑,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始终保持他们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与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三、重视发展,挖掘教材,引导感悟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文章,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的意义》,这些文章中,都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得以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学习心理、激励学生开拓创新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及教育学生发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安全健康教育

语文教学形式非常多样化,我们可以采取辩论会,办手抄报,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要及时处理一些突发性的事件,了解、尊重学生的心理,恰当、合理的解决课堂问题,保证上课的正常进行、还要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本,用系统思维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正尽到育人的责任。

昨天,我上了《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课。在课前,我觉得这篇课文并没有什么内容可挖掘的,唐奋老师也觉得这篇课文没什么味道。可昨天上课以后,我觉得只要我们肯钻研,课文还是有一定价值的。现记录我上课的一段环节:

师:爸爸告诉我“信息高速路”的功能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课文中小作者已经了解了信息网络的哪些功能呢?请读读课文3-5自然段说说。

生读第三段后:我读了这段话后知道了信息网络可以给人们带来乐趣。因为以前人们看电影要到电影院去看,有了它,我们可以随便地看电影、图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师:是啊,老师像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如果想看电影,一吃完晚饭就要搬着小板凳去操场上抢位置看露天电影,有时候晚了,只能在队伍的最后面,只能听到电影里的声音,电影里的人们什么也没看见。现在有了网络,我们不用走出家门,就能任意挑选影片看自己想看的电影。小作者看着电脑上的一个个卡通人物,心里有哪些感受吗?

生找词语:惊奇、迫不及待、目不转睛、不禁赞叹

请学生根据这些词语,有感情朗读第3段。

生读第4段继续交流:电脑网络不但能给我们带来乐趣,还能给我们带来知识。可以让我们上网查找各种资料。

师:电脑网络为你的学习帮忙了吗?

生:......师接:怪不得,小作者说--(生读)

生读第5段反馈:信息网络还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它可以通过发电子邮件等方法与各个地方的人取得联系,既节约,又环保,不像以前寄信那么麻烦。

师:听着小朋友的介绍,我还真知道不少。那么我们能不能把信息网络的这些用上面的这组词语连起来说说呢?(词语:可以...可以...还可以...)

有了黑板上的板书和前面的基础,学生说得非常流利、完整。

师:你还知道信息网络的其他功能吗?请小组合作,也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一下。

生小组合作,反馈说话。

师:信息网络有这么多功能,你想不想来夸几句?

生:信息网络本领大,我们大家都爱你。

生:科技的本领可真大。

......师:信息网络有这么功能,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许多方便。你们觉得它有什么害处吗?

学生分正、反面展开辩论。

师总结:信息网络的本身是好的,但目前有很多信息网络害了人,这些事例并不能说明信息网络不好,而说明同学们在上网时,没有遵守“绿色上网”要求。

通过这一堂课,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网络的功能,并且有机地得到了一次“绿色上网”的思想教育。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彰显着新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新课程的崭新理念。新课程呼唤新的语文课堂回归生活、走向真实、追求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在......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让生命扎根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让生命扎根观后感,就是观看学习了一些知识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让生命扎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让批注式阅读教学扎根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

让批注式阅读教学扎根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所谓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用符号或文字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以批语注解的形式,在文中及文章空白处进行标记......

永远扎根于群众

永远扎根于群众 ——学习王瑛先进事迹系列谈之五 ‚背二哥‛们为她送行,长久地伫立在殡仪馆门外不肯离去;被她处分过的党员干部为她送行,无声地流着眼泪;由她捐助过的贫困学生为......

扎根于奋斗作文

扎根于奋斗作文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做了什么,它就回报你什么,你对它表示愤怒,她就对你表示咆哮;你对它表示欢乐,她就你对表示微笑;你在它前面努力奋斗,她就对你报以精彩。阅读一直......

下载让生命安全教育扎根于语文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生命安全教育扎根于语文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