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论文性别与犯罪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犯罪学论文”。
犯罪学考核论文:性别因素对犯罪的影响
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91
姓名:杨庆旭
学号:2009060101
212010.4.18
摘要:自古以来,犯罪一词几乎只是作为相对男性而言,解释男性行为的。即便有极少数女性犯罪,也被定性为其具有男性特征。法律界一直缺乏对女性犯罪的关注。犯罪的性别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呗忽略。二战以来,随着女性参与和从事社会事务的机会不断增大,女性犯罪也在逐渐增多。但男女犯罪比率的差距依然差异很大。因此,我认为,男女的性别因素,对犯罪发生的频率、性质、心理和后果由着很大的关联。
关键词:犯罪,性别,差异,特征
正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犯罪现象呈现了许多新的规律的特点,而女性主义犯罪学也从上世纪末开始逐渐被提及和关注。社会的复杂性,导致了矛盾的多样性,进而滋生为犯罪。现代社会犯罪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专业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由于性别差异而造成的犯罪差异的研究话题,越来越被社会学界重视。除了本身的高学术价值原因外,其还有很高的现实意义。早在1899年龙勃罗梭对女性犯罪人做人类学分析开始,就引起了有关学者们的注意。此后各国的犯罪学家、社会学家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对女性犯罪及男女两性犯罪的异同进行研究和探讨,其中德国犯罪学家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在《犯罪学》一书中,就犯罪的性别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和深入的研究。我国法律界和犯罪学很多专家也对这方面有着不同的探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按照社会群体的性别组织社会预防,而且也是贯彻刑罚个别化原则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务实的态度,投入到性别因素对犯罪的影响的研究当中。
一、男女性别特征的对比
1,女性思考问题总是比较细腻,总是把能够想象的各种备选取方案加于比较,总是把影响自己决择的因素全部纳入自己理性的视野加于考量与权衡。因此她们的思考富有极强的慎密性。与此同时女性具有丰富的感情性,自然把家庭看得比较重。她们在做出行动之前总是把自己置于家庭的背景之中,总是思量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家庭及其家人带来的各种得失。换句话说,正是由于女性的感性化使她们的行为更具有理性化。而男性总是在家庭与自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点在男性操持家务与教育孩子上面体现的尤为突出。也正是基于这种原因,家庭观念对男性的行为的约束力相对于女性而言较低,他们把自己的行为更多地放在个人感受上(比如酗酒)。而女性总能够在社会活动中更多地把关系放在规则之上,把爱护放在公正之上,把亲密放在个性的追求之上。因此女性总能够真正做到“三思而后行”。除此之外,女性的生理特征也是女性犯罪率低于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2攻击性,男性往往比女性富于攻击性
3支配,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支配欲
4自信,男性具有较高的自信
5移情作用,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移情作用
6暗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暗示
二,各国男女犯罪比率的对比
在美国,从,1932年到1946年,女性犯罪从占犯罪总数的7.4%上升到10.7%。上世纪60年代开始,女性犯罪率不断上升,到1970年女性犯罪率已经上升到15.3%。1971年到1982年,美国的女性犯罪占总犯罪人数的比例一直处于22%~24%之间。不仅美国如此,俄罗
斯1997年女性犯罪占13.6%,到2003年就上升到16.6%。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国家女性犯罪也在10%~20%之间。德国犯罪学家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犯罪学》中也有相关论述,他认为在当今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犯罪女性大致为罪犯总数的10%~20%,在发展家则是在3%~5%之间。
在我国,女性犯罪的比率大大低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1950年我国的女性犯罪只占犯罪总数的2%~3%。在改革开放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广泛就业和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同时,女性犯罪也开始逐步上升,犯罪种类涉及经济、杀伤、危害公共安全、性犯罪等方面。我查阅了近几年北京在押罪犯的人数。1996年北京关押的罪犯总数为16309人,其中女性罪犯所在比例为3.26%。2001年北京地区共关押罪犯总数为16919人,其中女性所占比例为5.25%。尽管女性罪犯比例有所上升,但男性犯罪的绝对数目远远高于女性。
三、男女犯罪形式的不同
传统社会中,犯罪无非表现为杀人、盗窃、强奸等形式。这类犯罪行为一般都是“时间短”、“强度大”、“效率高”的“体力活”。因此这类犯罪行为对犯罪实施者的生理素质要求比较高。自然女性无论是在体能上还是在体质上都不便于完成这项“危险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女性犯罪呈上升的态势,而主要体现在高科技犯罪、智能犯罪领域,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随着女性参与和从事社会管理事务的机会不断增加,女性职务犯罪也在不断增多,且在全部职务犯罪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四,男女犯罪特点和犯罪因素的比较
从统计结果看,男犯和女犯为了钱财犯罪均占第一位,说明目前为了钱财的物欲型犯罪仍然占绝大多数。
据了解,1998年女性犯罪类型前十位分别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盗窃抢劫、运输贩卖毒品、组织卖淫、拐卖妇女儿童、诈骗贪污贿赂等。2008年女性犯罪类型前十位分别是运输贩卖毒品、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组织引诱卖淫、利用邪教组织破坏国家安全、诈骗拐卖妇女儿童等。
对于一种犯罪来说,犯罪目的可能只有一个,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由于男女两性在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男女两性的犯罪目的也有所不同。犯罪目的不同将直接导致犯罪类型、作案手段以及作案地点的选择等方面的差异。目前以盗窃罪为主的财产犯罪是男女犯罪人最主要的犯罪行为。犯罪目的多是谋财,其犯罪手段均是以暴力手段非法抢劫他人的合法财物。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犯罪的暴力性越来越接近男性犯罪,但与男性有所区别的是,由于女性体力不足,实施暴力抢劫时多有同伙相伴,很少单枪匹马作案。女性犯罪占第一位的是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卖淫和性淫乱是近几年女性犯罪的主要类型。透过现象看本质,目前之所以犯卖淫和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的女性犯罪人这么多,主要是因为卖淫行为本身是一种无经济投入、且拥有高额回报的特殊行为。正是为了满足赚钱发财的欲望,卖淫现象不仅屡禁不止,而且越来越猖狂。
和男性犯罪不同,女性犯罪表现出了鲜明的性别特点,比如,“利他性”、“顺从性”等等。职业女性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及不良现象时,更容易因为感情、虚荣心或性格弱点等因素失去正确把握自身的能力。
女性犯罪既有令人同情的一面,也有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严重危害的一面。因此,如何降低女性犯罪的发案率,应当引起各方面重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般的预防性对策外,有关部门还应针对女性职务犯罪的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与男性职务犯罪不同的是,女性犯罪往往体现出“利他”、顺从、多情的特点
因为女性耐心、细心等特质,女性犯罪更具长期性和周期性,体现出“蚂蚁搬家”、“细水长流”等特点
畸形婚恋是导致女性职务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减少女性职务犯罪的发案率,应该从社会和家庭两个层面寻找“药方”
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女性在生活和工作中较男性要担当更多的角色与责任,加之女性天生较为脆弱与敏感,使其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因此,首先要在家庭环境与氛围上给予女性更多的关注与关爱,要充分肯定其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恤她们的辛劳;其次,在社会层面上,应该弘扬正确的婚恋观,这样才能确保女性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顺利地发展。
五、男女犯罪的心理差异
1,爱慕虚荣、贪图享受心理成为女性犯罪的第一犯罪心理
根据对琼山监狱1998年7月——2008年7月所收押女性罪犯的分析,女性犯罪呈现出四点明显心理特点,其中爱慕虚荣、贪图享受心理成为女性犯罪的第一犯罪心理。
近年来女性犯罪除故意杀人与伤害居高不下外,贩卖毒品抢劫、盗窃、拐卖妇女儿童以及组织卖淫等以获取利益等犯罪也不断增加。女性参与犯罪人数越来越多,年平均增长14%,涉毒犯十年平均每年增长65人,年平均增长88%。
女性犯罪比例:一,侵占财产的犯罪比例增多。二,涉黄涉毒比例较多。
三、贪污贿赂罪增多。
四、故意杀人居高不下,这些女性罪犯大多数是因为虚荣爱慕心理,向往一些高消费生活,当缺乏经济条件时就以非法手段来谋取所致。
2,脱贫急功近利的心理成为女性犯罪的第二大心理
据介绍,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可避免出现了城乡差距的矛盾,表现在社会行为上,农村女性犯罪人数越来越多。根据琼山监狱近十年来关押女性犯罪情况表明,城镇户口女性罪犯人数近占总人数的20%,而农村户口人数罪犯占总人数的80%。对他们来说,生存的条件还有地域环境制约已经成为女性犯罪原因之一,有部分农村女性向往外面精采世界,渴望过有钱生活,一心想摆脱贫困现状。在我省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一些女性一方面苛求脱贫,一方面又无资金无文化无纪律,近十年来,琼山监狱关的押女性罪犯,无业人员年增加41%,他们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变急功近不择手段拐卖妇女儿童,他们普遍将目光瞄准农村妇女儿童,然后以几千元甚至几百元,将其拐卖给所谓经济人,更有甚者,以色情为诱饵事实诈骗和抢劫。
3,盲目听信男人心理成为女性犯罪的第三大心理
据介绍,市场发展外出打工人聚增,这部分犯罪人群中共同犯罪人数称呈大幅上升趋势,主要是交友不慎,盲目轻信他人和依赖男人的犯罪。这些年来女性罪犯属于共同犯罪占总案犯38%,犯罪前他们主要从事以体力劳动和服务型劳动为主的工作,这些在城市女性,大
多租住廉价出租屋或在厂区集体宿舍,收入少生活艰苦,为了多赚钱往往轻信老乡朋友依附他人,没有主见容易上当受骗,甚至为了牟利不惜以身试法。
4,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成为女性犯罪的第四大因
女性罪犯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从琼山监狱女性罪犯分析情况看出,大专以上占押犯总人数3.8%,文盲达到30.5%,小学初中文化达到70.7%。这充分说明女性罪犯受教育程度很低,由于文化水平低自我判断能力差,缺乏理想和目标,只顾目前不想将来,有些女性甘愿堕落追求物质享受,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参考文献:
女性犯罪心理因素》《当前犯罪主体的性别特征分析》《犯罪心理学》《《犯罪学》
系 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2011年10 月 30 日题 目 当今恐怖主义犯罪现象调整一、前提印象2001年美国纽约发生9·11事件,2002年10月12日印度尼西亚巴利岛发生恐怖汽车......
网络犯罪的概念,特征,发展趋势及控制对策分析学生姓名 代长江 学号 6051213310 班级法学17-3 指导教师 赵山星网络犯罪的概念,特征,发展趋势及控制对策分析 【摘要】 网络犯罪是......
女性犯罪浅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不但充当着重要的家庭角色,也开始充当重要的社会角色,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
学 期 论 文浅谈邪教组织犯罪的预防措施Introduction to cult crime prevention measures 摘 要当今,邪教组织仍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邪教组织以迷信、反对科学为主,危害着人民,......
上海政法学院 2011-2012年度春季学期 《犯罪学》课程论文浅析非法传销犯罪现象的原因内容摘要:非法传销发展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社会危害性,不仅给社会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