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吴瑜敏
最近这几天读了《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读后感觉受益匪浅,发现自己虽然教了十几年的书,但是很多时候依然像无头的苍蝇一样转来转去,却无法找到教学中的突破口。而读了以后,就感觉豁然开朗,以前很大程度上我们上课都往往归结为教什么,现在转变到学生要学什么。我发前认为好的一堂课只要抓住“启发性、自主性、探究性”就可以了。而王荣生教授却说“我们在提倡互动时,更应强调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让他们吃透,吃好才是学习的关键,一味的放纵并不是最好的手段。”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但现在我们只是想给孩子一个问题放手让他自己从中找到答案,自己寻求解决的手段。每个班级每个孩子的学习是有差异的。殊不知这样有时候也像一个框框把孩子们定死在里头。王荣生教授还说到,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好课,同样可以取得启发学生、陶冶情操、激发兴趣的效果。看到这里我有点模糊了,到底怎样教课才算是一堂好的课?怎样让学生自己创新?自己去领悟这堂课的精髓呢?怎样才能有的放矢既要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作答,又要有自己的见解?这就关系到这堂课究竟在教什么,究竟要教什么?王荣生教授在这里还指出叫我们大家不妨换个思路,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在学生的真实感受中,这堂课他们究竟学了什么呢?通常学生谈论就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而已。就比如说我们上课的时候会让同学读课题,然后问“看到这个课题你问什么?”很多同学都大胆说出了自己看到这个课题想到的问题,教师接着说“那今天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就带着这几个问题来学习,然后在学习过程解决了这几个问题。我一直认为这样的教学是我们常规的教学,也是正规的,但是看到王荣生教授提出的“学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惊呆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事实上我样再次犯了这个错误,我在教我想教的,我们的学生在学校被要求学的。他提出的我们的学生究竟是在学“教师的语文”还是“教程的语文”令我震撼。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
书中还有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一个比喻的修辞,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教,一直到高三还在教,可是,仍然有很多学生仍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种修辞(暗喻或借喻),这最后只能归结为我们可能一直都没有深入地去教,有的只是数堂课中的三五分钟的引导点拨而已,不然,岂会出现一个简单的比喻要教上十年还有不会的学生呢?故在教学时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一篇课文中可教的内容非常多,如果你什么都想去教,到头来,就可能出现是什么都在课堂中出现了,但学生却是什么也没有学到。
我们的很多老师,在上课前总是在认真的备好课,认真的体验、认真在提炼上课所需的问题,但如何去发现不同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他们在上课时不仅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问题,还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都要靠老师的一把火,点燃学生激情。
到底怎样的一堂语文课才算一堂好语文课呢?王荣生教授力主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他在书中提出了一堂语文“好课”的最低标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和理想标准。语文课“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具体有3点,(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语文课“好课”的较低标准是“教学内容正确”,具体有两点,(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语文课“好课”的较高标准是“教学内容的现实化”,具体有两点,(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语文课“好课”的理想标准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具体有两点,(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面对如此简洁清晰的“好课”标准,每天的忙忙碌碌不是瞎折腾,又是什么?最多,也只能算是作秀。
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更有效的达成语文课程目标,而不是为了观课评教者观摩打分,更不必迎合某些人对“教学艺术”的癖好而追求枝枝节节的精巧、精美。所以王荣生教授以为,“在一味强调教学方法精巧和教师风采精美的余威下,怎么强调课程与教学内容都不过分。如果熊掌与鱼不可兼得,宁可抓取教学内容”、“一堂好的语文课,在我们看来,主要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正确并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相应的经验,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堂组织散漫一点,教学中出现一些弯路插曲,都是常态,无伤大雅,语文教学的课堂形态应该走向相对地宽松乃至有节制的随意。过于精巧的、讲究一分钟一分钟“流程”的、教师一口美辞假声抒情的、一举一腔分明比表演还像表演的语文课,也许应该被看成变了态的语文课”。也就是在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及时反思一下:在这堂课前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完成落实了这些目标,可以在课后问一下学生,他在这堂课中是否真的达到了你所预期的目标,是否真的学有所得,教学目标是否真的落到实处了。
书中还建议“语文教师重点关注两个关联:第一,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联。第二,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关联”。我想反思自己想教与实际所教之间的关联,审议自己所教与学生实际所学之间的关联,反思和审议自己想教、所教、学生所学与语文课程目标的关联,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应该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主要途径,也应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是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所著,书中全部采用语文课例,分“名课研习”、“课例研讨”、“课例......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凤冈一小:孙锡辉前段时间,课题组的同事们推荐了一本与教学有着直接关系的书——《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在刚听到题目时,还以为此书就是简单的评课议课......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优秀的老师,每一堂课都能成为精彩的一节课。怎样的老师才算是优秀的老师,这是一个问题;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这更是......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读后感这两天在家里花了很长时间阅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我知道这是一本对于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极具影响力的专著,因此采......
一路前行,向好课致敬 高一语文 薛静走上讲台四年,第一年懵懂紧张,先听课后上课,完全模仿其他老师的上课模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讲什么内容,问什么问题,留什么作业。第二年半生不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