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点思考_建设政治文明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4:49: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点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设政治文明”。

关于政治文明与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点思考

政治文明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方面,是关于公共权力合理化和人道化的制度安排。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愈高,其社会就越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就越有保障。政治文明它强调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政治文明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民治”,也就是让公民真正成为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政治上的主人。我想,如果要保障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信息公开。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各级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权力的行使主体,其权利只能是来源于人民,最终还必须回归于人民。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就是说,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使权力的内容、程序和过程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种权利是宪法赋予人民的当家做主的权利,也是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表现形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政治文明最基本的特征和内容。信息在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自由流动对民主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信息公开,就很难做到公民的政治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公开是实现政治文明必要的也是关键的一个步骤。

第一,政府信息公开是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需要;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公民,有权力知道国家的重要决策,政府的重要事务,以及当前发生的与普通公民利益休憩相关的事情,原则上说,一切政府信息都应当公开,对信息公开范围的限制实质上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公开的时间限制。同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必须辅之以传媒的新闻调查权,建立舆论监督机制作为公民社会监督和制约政府的方式。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只要政府言必信,行必果,人民群众自然是乐于信任的。对于工作的困难和失误,只要讲清楚了原因和改进工作的措施,承担起了应有的责任,就能取得人民群众的谅解。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国际化、电子化,隐瞒是难以持久的。该公开的信息不公开,反而导致以讹传讹,加剧思想混乱。汶川大地震就是政府信息公开而获得好评的一次典型事例,地震之后,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关于地震以及救援的信息,电视台24小时不间断直播,国内外记者大批涌入灾难区进行现场报道,人们看到了灾区最真实的一面,所以没有任何猜测和谣言,大家都将所有的心思用在抗震救灾中,纷纷捐款捐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也因此将损失缩小到了最低的状态。从信息角度看,大地震也为政府提供了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重大改革的机会,这对于中国未来深化政府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的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都将具有重要意义。从海外主流媒体的信息来看,中国政府在汶川大地震中的信息披露,得到了很高的赞赏,很多海外媒体都认为,中国政府此次的表现可说是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信息公开是政府现代化的需要。对政府现代化的要求,其实很多,第一一定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第二要有高效有序的运转机制以及职权行使的法治化、监督制约的制度化等。国家机关有义务向主人报告和公开其活动或者信息,使人民有机会了解政府机关的工作状况。一个现代化的政府,一定是高效的政府,也一定是公开的政府,只有公开,才能避免寻租活动,才能有效的施行权利,保持政府的公信力,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广为争议的华南虎照事件,喧嚷历时8月,社会耗费甚巨,舆论虽然不愿止步于虎照为假的简单谜底,希望有更深入详尽的内情披露,信息公开是首先可以得到检验的标准。华南虎照的前前后后,其实就是一个政务信息采集、加工、公布、强化、纠正的完整过程。不过,就这一过程来看,其公开程度有限,开放验证不够,甚至因为主导者的扭曲加

工,以及不正当利用,导致了公共事件的严重遮蔽,最终酿就一起信息公开的著名反例。而这一反例给了我们很多的警示,那就是企图蒙蔽公众的双眼造成身败名裂,莫不如早点坦白,获得公众的原谅。

第三,信息公开需要正确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完全意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是做不到的;不仅如此,也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也不例外,不是所有政府信息都是可以公开的,任何国家、任何政府都是这样。最为核心的是,信息公开不能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换句话讲,政府信息公开不能侵害国家秘密。当然,关于国家机密的范围要做出严格的界定,以防止某些机关团体打着机密的幌子,不实施信息公开。

目前政府信息公开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程度不高。从总体上看,我国只是基本建立起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框架,多数部门信息公开仍停留在浅表层面。由于我国的信息长期处于为政府所垄断的现状,注定了信息公开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取得大的突破。在很多官员眼中,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更是权力的象征,对这一公共资源的分配则往往能变现为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公开越多,做事会越难”,这种思维还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水平上,不符合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另外,由于主要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认识程度存在的差异,各地各部门的信息公开的状况也不平衡一些地方和部门行为阻碍了信息公开。

当前,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阻碍政府信息公开三个主要表现。第一、随意扩大政府文件保密范围。很多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印发文件的时候,出于谨慎,常常会有意扩大保密的范围,把一些不应当确定为秘密的事项确定为秘密事项。第二、重形式轻内容。随着政务信息公开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大趋势,一些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公开中,只是被动地进行政务信息公开。首先,对信息公开的内容,带有一定的选择性,很多公众迫切需要掌握、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获取难。其次,在信息公开中,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分类和查询制度,缺少对信息的整理,在大量的信息中,公民想要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很困难。再次,一些政府和部门网站所公布的文件和信息甚至是几个月都没有更新,还有一些政府网站成了内部网,公布的都是政府内部各处室之间的工作动态。第三、重公开而轻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在很多领导干部看来就是信息的简单发布,没有强调公民的参与和配合,考虑群众的信息需要。

我们党庄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命题。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信息公开是时代使然,也是大势所趋。可以肯定,中国政府信息公开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滞障因素。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我想政府或者相关部门应该拿出一个规划,或者相应的时间表,来向公众明示,或者说政府应该更多关注信息公开的进程,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总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只是打造“阳光政府”迈出了第一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第一步,我们都知道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无论从思想、行动到制度都非易事,这是一个不懈努力的长期过程。我们需要要一步步地扎实推进,脚踏实地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无须操之过急!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体讲,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现代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可有以下......

高扬人民民主 建设政治文明

高扬人民民主建设政治文明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他概括了党领导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七项重大进展之后,......

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10届法学专业何水常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大体上可为经济、政治、文化三基本方面。与此相联系,人类文明也......

制度建设与政治文明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经常性......

建设局政治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建设局2007年政治文明建设工作计划2007年建设局政治文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玄武区2007年政治文明建......

下载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