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与时俱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010届法学专业何水常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大体上可为经济、政治、文化三基本方面。与此相联系,人类文明也大体上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组成部分。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的科学论断,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认识和遵循这一规律,才能自觉投入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不竭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不断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早日实现。那么,怎样才能与时俱进.创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呢?首先是民主立国。这是同人民是国家主人不可分割的。利会主义和民主是共命运、同呼吸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越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利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求以人民民主为立国之本。依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民主理论来建没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保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发挥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 1
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凋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人民打江山、人民坐江山,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主的根本属性问题。人民主权最集中地表现为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人民给予的,应对人民负责并报告工作。政治体制改革要把握人民主权原则,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落实并用制度彻底巩固下来。这不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也是我们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核心就是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各级人民代表要做到人民真正选举;各级政府主要干部要做到由人民真正选举;广大人民要能够真正管干部、民主监督干部;广大人民要真正享有宪法规定的自由;各级政府要真正落实办事民主、公道、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要真正统一起来。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我们国家中处在执政地位,成为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这是在长期艰难曲折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历史选择。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政治设计者、组织协调者、思想引导者和行动带领者,党对整个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领导是以党内民主建设的经验为基础的,党内民主建设和民主生活的状况,通过党的领导
作用和示范作用会直接影响人民民主建设和人民民主生活的状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定要围绕和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来进行。要使我们党领导好国家,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严治党是对党的全面要求,贯穿在各个方面。首先要从严治好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把关,严格挑选,严格监督,严格管理,对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养奸,使各级干部认真做到执政为民。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选举产生的政治权威,代表人民行使公共管理权力。国家权力的限定和强化,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在政治上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使国家真正成为执行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工具。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配置应以民主权的统一行使为基本原则。因此,必须坚持执政党统一行使对国家大事的决策权、对国家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权;同时,必须坚持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立法权。在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中,人民当家作主是它的主体和核心。但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为了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首先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根除腐败和不正之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积极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做政治文明的表率;党要坚持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同时,作为执政党,又必须对自己领导方式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党自身的思想观念、组
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运用新的实践、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论去解决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提高运用民主和法制的方法进行领导的能力,提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能力,提高实行科学文明的领导方式和方法的能力,提高拒腐防变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依法治国”的主体首先是人民;其次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人大;再次是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其他国家机关,比如行政、审判等机关。在这三个层次的治国主体中,人民是最高层次的主体,“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是规范化了的人民意志;“依法治国”中的“国”,首先指的是国家机器、国家权力。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规范国家机器,治理或约束国家权力。依法治国,从本质上说,就是维护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因此,为了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保证人民行使当
家作主的权力,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和人权,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切实的制度保障,有严格的规范约束,有公正、公平、公开、完备的程序。我们必须保持依法治国,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最终从根本上实现由个人高度集权的人治型体制向民主法治型体制的转变,从制度上为保证党和国家实现长治久安创造条件,从而为政治体制改革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体讲,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从现代意义上理解政治文明,可有以下......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003年2月26日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上讲话的第一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摘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明确社会主体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传承和交接、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北京大学教授 肖蔚云http:/// 2003-01-23 12:52:48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制度决定社会性质,政治文明决定国家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