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解读_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4:23: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解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昔阳县北关小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精髓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准确把握,灵活运用。“先学”可以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进行看书、自学和练习,也可以是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引导、点拨、评定、补充与更正,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亲历实践的过程;所谓“当堂达标”,就是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通过扎实训练,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贯彻“三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精讲精练,少讲多练,突出重点。课堂讲授时间不超出20分钟,训练时间不少于20分钟;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活动面不少于60%;全方位进行课堂效益反馈,课堂达标率不低于80%。音、体、美等技能科的讲授和训练时间要打足,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一、课堂教学效果目标: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二、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

三、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一)语文“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1、模式结构

读通课文

感知语言

诱导 ↓

↓ 读懂课文

理解语言

引导 ↓

↓ 读好课文

品味语言

指导

2、意义释要

①该模式是根据一篇课文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分三个教学环节,遵循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必须经历循序渐进训练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循导学读,以达到阅读教学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的目标。

②该模式特别强调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的。“导读”应该是“导”与“读”、“教”与“学”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统一体,同时也充分体现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交流和多角度全方面的信息反馈。

3、操作提示 ①读通课文。

第一步:正确认读。即认识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做到“六不”(不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破词句,不截断,不重复)

第二步:整体感受。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朗读课文。要有意识调动感悟,从整体上全面感受课文的言语材料,对课文的基本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这两步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可以合并或穿插进行。读书时间必须充分,课文不读通、不读熟的不进入下一步骤。

②读懂课文。理解内容,弄清较难懂的词句,从叙事状物的角度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读好课文。有感情,想象,体会,从表情达意的角度领悟语言运用之妙。

第①②两个环节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有时可以合并或穿插进行。

4、说明:

①该模式只是一个基本模式,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程式。由于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不同,课文的类型也不一样,因而在实施中对有关步骤和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或删减。教师对基本式运用熟练以后,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不同的课文构建若干变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形成灵活多变、新颖的教学风格。

②每节课的口头或笔头作业时间应不少于8分种。

(二)作文开放式教学模式

1、模式结构

三个环节:作前导学吸收———作中启练评改———作后互改品赏

六个步骤:感知积累—口述交流—尝试习作—导评自改—互评互改—评读赏析

2、意义释要

①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为基础,将认知、技能、情感、意向为教学一体化目标,注重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动态开放的教学特点。

②该模式以情知意能组合教学为核心,体现学生交往合作的参与过程,体现教师启发、引导、点拨的主导过程,实施向生活开放、向情感开放、向口语开放、向实践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按“三环六步”进行开放式民主型的自主学习活动。

3、操作提示 ①作前导学吸收 要引导广泛阅读,加强作前材料积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多途径收集素材。

②作中启练评改

这一环节包括“口述交流—尝试习作—导评自改”。“启”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形式创设学生需要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在构思、成文、讲评、修改等环节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启发,突出学生的讨论、交流、互相评改,加强学生的参与性与合作学习。

③作后互改品赏

讲评要及时,倡导学生自改、互改,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自改能力。

其讲评的基本流程为:简评—展示—修改—交流。

讲评要有重点,目的要明确,方法要灵活。如综合讲评、对比讲评、专题讲评、佳作讲评等。应给学生创设一种人人参与讲与评、积极主动修改的情境,让学生写出鲜活的文章,倾吐富有个性的语言。开展多种活动,为学生展示写作才华搭建平台。

(三)口语交际教学基本模式

1、模式结构:

激趣导入——创设情境——自由练说——合作交流——评价总结

2、操作提示

⑴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习兴趣;巧妙导入新课,优化交际心理。⑵模拟交际实践,创设交际情景;揭示话题中心,进入话题情景。

⑶围绕交际目的,明确角色关系;准备交际内容,练说交际语言。⑷认定角色身份,小组合作演练;人人参与练习,选手大组练说。⑸师生共同评点,评价交际效果;互说交际感受,总结交际经验。

(四)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A.新授课教学程序之一

基本训练、新授导入---进行新授、巩固练习---课堂作业、课堂小结

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上课一开始进行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立即投入紧张的学习中,能够安定学生情绪,起到组织教学作用。也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进行一些必要的知识铺垫。

新授导入(1分钟左右):引出新知,揭示课题,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学生学习新内容导航,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进行新授(15分钟左右):这是新授课的核心部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重点突出,集中全力解决关键问题。

巩固练习(6分钟左右):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提高课堂效益,练习应采取多种形式,也可以分散进行。

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在学生基本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相应习题或教师自主编制练习,教师要关注学困生,要做到当堂反馈,及时订正。课堂作业一定要在课内完成。

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教师或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作一个简单的小结,这一环节也可以安排在课堂作业之前。

B.新授课教学程序之二 自学---反馈----探究-----应用

自学:教师在课前乃至前一天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对新授课内容进行预习。反馈:在新课开始要求学生根据自学情况围绕“已经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交流,实现“以学生教学生”。

探究:针对学生预习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亦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探索、交流提高获得知识和技能。

应用:学生通过自学、反馈、探究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提升。

C.新授课教学程序之三

创设情境---进行新课----总结提升----课堂练习----反馈矫正 创设情境:在进行计算、概念、统计、公式等内容教学之前,创设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场景或童话般的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进行新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重点突出,集中全力解决关键问题。

总结提升:在新授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实现认知结构上的提升

课堂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巩固、理解、深化,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

反馈矫正:对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结论要及时反馈、给予矫正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明确错误原因,搞清事理,提高认识。

D.练习课教学程序

复习旧知----基本练习----对比练习----课堂作业----拓展延伸 复习旧知: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让学生唤起表象,以利于投入练习,为练习作必要的准备。

基本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一些比较浅显的、基础性的练习让学生练习,也可以进行一些基本技能或基本能力方面的训练。对比练习:设计一些与本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容易错误的、题组对比式的练习,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从中发现本质特征,达到概括提炼、总结提高的目的。

课堂作业:可以解决教材本身编制的习题,也可以设计一些能应用所学的核心内容解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熟练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拓展延伸: E.复习课教学程序

知识梳理----概括提炼----巩固练习----及时反馈

知识梳理:按照知识形成的先后顺序或逻辑结构对所要复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网络结构。

概括提炼:对一些重点知识或数量关系等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概括提升,为练习作准备。

巩固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时巩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期达到熟练应用。

及时反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一些不同的解法给予及时的反馈、评讲,达到互相学习、整体进步共同提高。

(五)英语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A、新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1. 准备、呈现

(1)热身、激发动机; ⑵回忆; ⑶复习、补缺漏; ⑷明确任务;(5)引入新内容;(6)讲解新内容;(7)操练新内容。

2. 巩固、拓展

(1)归纳小结; ⑵巩固性操练;(3)拓展性操练。3. 反馈、布置作业

留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性的教学。注意问题:

①.准备阶段目标是为提出新的任务作铺垫和准备; ②.引入新内容时尽量以旧引新;

③.呈现新内容要设计适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新的知识;

④.归纳并不意味讲解语法,小学生原则不作语法分析,应引导他们梳理所学的内容,逐步地找出或领会语言的规律;

⑤.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性的操练和发展性的操练,这种操练和发展应以做事情(完成某一任务)的形式进行。

B、对话课教学模式

1.导入,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对话课内容的背景等,呈现课文内容。

2.机械性操练,根据图片和对话内容,两人合作进行对话训练;意义性及交际性操练(问答、转述、讨论等);表演,把对话内容表演出来,进行强化训练。

3.语言知识的适度归纳讲解;扩展训练,两人合作编对话训练;布置作业。

C、习题课教学模式

1.核对答案,两人或小组讨论订正错题;分类精讲习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列举典型例题,归类总结。3.扩展训练,课后作业。D、练习课教学模式

1.要求学生在课前找出课文中重要的词、短语和句型,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部分段落(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准备),要求学生用重要的词、短语和句型造句。

2.单项练习、综合性练习、活用性练习。3.小结评价,课后作业。注意问题: ①.单项练习指与某一项题材的任务联系的练习,一般这种练习以通过情景性操练或任务完成为操练内容。

②.综合性练习、活用性练习都应该以做事情(完成某几项任务)的形式进行。

③.小结并不意味作语法小结,而是学生通过体验,找出语言的规律,一般鼓励集体完成小结归纳的工作。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肯定成绩,肯定进步,树立信心。

④.留一定的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性的教学。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李烈校长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由课前参与,课中研讨和课后延伸三段构成。1、课前参与。指学生在课前或自主学习教材,初步......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第一阶段:问题导学(5—10分钟)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材的编写也是在引起学生产生“问题”。“问题导学”即是在老师研究、......

三段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档

初级中学“三段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实 施 方 案课程改革以来,中学课堂面临着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诸多挑战,我们试图寻找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和方......

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课堂教学模式解读一、什么是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二、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教学模式......

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学校四段滚动课堂教学模式解读一、理念及背景:(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指出:“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

下载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