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与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智慧校园示范校”。
深化应用
融合创新
——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与思考
南京市高淳区古柏中心小学是一所教学设施先进,育人环境优美,教育质量上乘的南京市现代化小学。学校始建于1914年,现下辖中心校1所,办学点1个,共有教学班19个,学生584名,教职工59人,其中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15名。现中心校于1997年新建,占地面积1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数字化科学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录播室等专用教室一应俱全。
学校自2007年确定以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以来,一直坚持以“让创新成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核心理念,以“让发现成为一种习惯”为培养目标,以机器人教育活动为载体,从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科学管理入手,扎实、深入、有效、全面地开展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科技创新思想全方位地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之中,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之中,形成了科技教育学有个性、教有特长、校有特色的局面。
学校一以贯之地坚持“普及+特长”的教育模式。一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普及科技教育。学校在一至六年级地方课程中每周开设1节科技课(机器人),每周周四各班均安排科技特色晨会。二是开发科技校本课程,提升特色品位。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科技校本教材,《科技在心中,创新在手中》6册校本教材,在2010年南京市优秀校本教材评比中获科学学科类一等奖。12册《科技早餐》-特色晨会校本教材和6册《机器人》校本课程也已投入使用。三是组织开展科技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学校每年组织一届“小小发现者”校园科技节,今年5月将是第11届。我校科技节以“人人都来参与、人人都有收获”为目标,紧扣“让发现成为一种习惯”这一主题,各个班级展出科技知识黑板报,学校组织开展科学小论文、科普读物读后感、科学观察日记、科学幻想画、科普知识竞赛、打字比赛、机器人等主题竞赛活动和师生科技创新大赛,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四是创新校园科技文化,营造科技氛围。学校结合市园林式校园创建,精心营造科技氛围。将“让创新成为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核心理念和“让发现成为一种习惯”这一办学目标上墙。布置了“发现之旅”科技文化墙,介绍各种自然现象,学校廊架里布置了中外的发明创造展板,一楼连廊布置了科普知识展板。各景点的命名也考虑了科技元素,如:远溯博索、问天亭、日知廊、探知路、探源路等。五是以科技小社团为依托,发展学生特长。学校在全校性的科技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经过筛选,把有特长的学生以科技小社团的形式,分类集中起来进行培训,目前,学校普及机器人、太空探索机器人、FLL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航拍、电子百拼、电脑绘画、创意手工等科技小社团,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自觉性、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活动的质量与内涵,提高了科技教育的层次与效果。
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高淳县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地”、“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星光基地”、“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南京市科技教育普及性特色学校”、“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机器人项目)、“南京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等。我校还是市小学内涵发展重点规划项目《区域推进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研究》和《教与学的数字化环境建设与应用》项目研究学校,“中法合作‘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实验学校”,全区唯一的一所“南京市观花项目成员学校”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中心南京基地学校”。基于此,学校于2016年被遴选为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学校,也是高淳区唯一一家。目前我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已初步完成,并于2017年12月成功通过市级验收,成为南京市首批28家示范校之一。今天,我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心得体会。
一、形势使然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设备的提升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校园数字化应用已成为每个学校发展的重心。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大众的信息获取方式从互联网时代的“我了解世界”变为自媒体时代的“世界了解我”,“互联网+”纳入教育以及智慧校园的创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江苏省及南京市出的台多项文件都是剑指智慧教育,高淳区教育局也提出了2020年前全区学校建成智慧校园的要求。智慧校园建设的紧迫感扑面而来。
二、转变观念
成功从转变观念开始,其实我们教育教学理念一直围绕着高效教学在转变在摸索,试想十年前移动多媒体进入课堂,大部分老师PPT都不会制作,更有甚者视电脑、网络为洪水猛兽……推进十年来,教育教学离不开多媒体了,教室吊装多媒体已换装两代了。智慧校园建设也是如此。作为首批试点学校,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没有现成的模式与路子可循。我校建立以校长为首的创建团队,通过培训、自修提升校领导和骨干成员对智慧校园的认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南京市CIO培训、上海国际大数据交流等。走近这些专家、学术大咖,每一次的学习就是一次观念的碰撞和理念更新,整个创建团队理念统一到智慧校园建设中来,逐渐形成了我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体系。
三、创建过程
在确定我校智慧校园方针后,创建团队根据学校实情将理念具体化,以重软轻硬的建设思路,着重智慧平台架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1)共享数据库平台:平台是对智慧化校园中的各种结构化数据,包括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集市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
(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为各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身份认证服务,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用户不须记忆不同的密码和身份,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实现单点登录;(3)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位于智慧化校园体系结构中的最上层,实现教学管理各应用系统与用户的跨平台服务。
2.安全体系建设
智慧化校园安全体系:建立智慧化校园综合安全服务体系,从物理、网络、系统、信息和管理等方面保证整体安全,形成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支撑体系。
3.应用系统建设
跨平台管理办公系统、互动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开放式网络学习及教学资源库系统、教科研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网络报修系统、后勤管理等。
四、创建成果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将我校智慧校园创建的成果汇报如下: 1.智慧的学校管理。一是“微校+”智慧管理平台的使用。“微校+”智慧管理平台是集校园管理、教学教务、学生评价和家校互动的综合性管理平台,也是我校创建工作中的重点。平台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网站和资源共享。目前,我校智慧管理平台应用达13个之多,满足了学校各场景的管理需求。“微校+”智慧管理平台在应用中实现了三网合一,只需在管理平台进行新闻、通知发布就实现了微信订阅号和门户网站的统一。后勤服务应用的实现,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深化。领导看板应用则全面汇集了所有管理数据,便于校领导全面管理学校。二是“一卡通”的使用。“一卡通”作为学生的统一身份认证卡,依托优教信使平台,集互动课堂(答题)、人人通空间、平安考勤、校园电话、图书借阅等各种应用于一体。学生靠近校园大门就可实现学生的无感知入校和离校的签到和签出,同步短信会发送给监护人。当学生需要与家长联系时可用一卡通的电话功能与家长取得联系。
2.智慧的教学管理。一是优教平台的使用。教师通过优教平台预先备好课,在课堂学习环节中学生使用一卡通的答题功能与老师在优教平台实现作业互动,并及时给出答题统计和分析。课后,学生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平台练习和预习实现知识的巩固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培训。师生的平台使用数据都分别存储在老师空间和学生空间中,实现师生资源互通。教师将自制的课件、微课等上传至校本资源内,学生课后只要使用电脑、手机或平板登录平台,就可实现移到终端的自主学习。二是平板进课堂。应用平板电脑实施课堂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基于网络,以平板电脑为载体,及时互动反馈和精确指导解决课上出现的问题,优化教与学的全过程,可以达到减负增效的双重目标。我们除了数字化学习中心可以实现平板教学外,还在五年级四个班布置了平板教学环境,为平板进课堂实现学科全覆盖打下了基础。市智慧校园验收时,市教育局藩东标副局长对我们的平板课堂也是大加赞赏。
3.智慧的活动管理。一是通过“微校+”智慧管理平台的“校本课程”模块,对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管理。学期初,社团指导老师在“校本课程”模块发布社团信息(包括社团名称、学习内容、报名要求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对照各社团要求进行选课报名。本学年共开设了29个社团,每周三学生全员参与社团活动,活动时,教师通过“微校+”平台的“校本课程”模块进行点名,管理学生的出勤。二是移动学习终端的使用。学校现有数字移动图书馆和数字科普电子屏各一块,每天自动定时为早上7:30开机,下午4:30关机。课间,学生自主到移动终端前进行阅读、游戏,观看科普动画等。
五、创建中的思考
创建智慧校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在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1.数据的互通。我校智慧校园的创建得到了联通、微研、电信、苹果等公司的大力支持。但同时,由于各公司的后台数据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也给我们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优教平台是基于联通网络,而学校用的是电信网络,一开始由于数据不能互通致使我们不能看到师生使用优教平台的后台数据,后经过联通和电信的多次协商,终于实现了数据互通。微研公司帮助我们开发了“微校+”智慧管理平台,但“微校+”基于腾讯的后台无法与我们基于电信网络的学校门户网站实现互通,因此我们只能改版我们现有的门户网站,以实现手机端“微校+”平台发送信息与门户网站同步。
2.技术的支持。由于我们地处农村,很多网络公司还没有落户高淳。致使我们的很多平台、软件的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能及时得到帮助。比如:苹果平板的使用,用于教学的软件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公司技术人员从南京赶过来就要一二个小时,由于路程较远,平时平板使用的日常运维成本也增加了不少。3.学生应用的推广在农村学校就复杂的多。学生在家网络、移动平台学习的硬件许多家庭还不具备;家长对学生的手机、电脑等网络化应用还是负面顾虑多一些。
回首2017,我校智慧校园工作稳步发展、成果喜人。展望2018,我们将总结经验,砥砺创新,努力打造智慧校园,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为全国推进智慧校园工作献上绵薄之力。
大荔县实验初中平安校园示范校创建方案一、指导思想以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平安校园示......
“创建平安校园”示范校工作汇报我校在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认真学习文件的有关精神,以及评估标准的内容,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校......
苏州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为促进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根据《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相关精神,特制定《苏州市“智......
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总结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成果,你有什么感悟呢?让我们好好总结下,并记录在工作总结里。那么如何把工作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