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产业 推进城乡一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发展生态产业 推进城乡一体
中共郧县城关镇党委书记 郝天斌
2001年郧县乡镇合并,原大堰乡整体并入城关镇,大堰似乎实现了由“乡”到“城”的转变。事实如何呢?用老百姓的话说“换汤不换药”。城与乡的区别并没有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而有所改变,反而更加凸显出来,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区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对比中更加显眼:城区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业、商业为主,而农村片区地处边、远、山、贫困地区,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区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出行难就医难入学难;城区逐渐成为工、商、住、旅的集聚区,农村却因打工经济变成 “386199”(妇女、儿童、老人的代称)部队的驻地;城区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地区也是不争的事实。十几年以来,城关镇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这种城乡差距却始终存在,而且有加大的迹象。
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调水在即,作为核心水源地、国家限制功能开发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已经成为城关镇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对于城关镇来说,以大规模的工业化推进城镇化、破解二元经济结构难题走城乡共同繁荣之路显然又是行不通的。
面对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生态保护首当其冲、工业化促进城镇化行不通等诸多难题,城关镇发展镇域经济、促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探索改革创新的锐气,立足镇情,针对性的破解难题,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难题,关键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出了“一号文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发展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关系密切的项目,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设施等。
要保一江清水向北流,城关镇的发展必须立足库区实际,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走绿色发展、绿色繁荣之路,把生态建设与保护落实到规划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充分彰显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自然生态的特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城关镇为郧县的中心,是十堰市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率先实现城镇化是城关镇的重要职责,也是大势所趋。于是,三个问题在破解中得到了三个关键词:农民增收、生态产业、城镇化。思路越来越清晰。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美丽中国”;十堰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十堰市生态滨江新区”的战略;随着郧县沧浪洲大桥的开工建设,301省道的改造升级,特别是连接城区的沿江大道建设,给城关镇农村片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作为全国城乡一体、社会转型和全面小康的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十堰生态滨江新区的延伸和支持,应运而生。
2012年1月,城关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十堰市润景园林有限公司生态园林项目落户城关镇堰河村,投资5000余万元,初步建成生态园林基地。经过初步发展,先后得到郧县、十堰党委政府以及各及有关部门认可,随后决定将子胥湖项目融入“十堰生态滨江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面积覆盖,大手笔规划,大力度支持,大幅度保障,大步子推进。随后注册成立湖北子胥湖集团,2013年初由郧县县政府在北京与湖北子胥湖集团正式鉴定协议,建设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首期开工涉及生态、民生的十大项目,自此掀起了以城关镇农村片区为主战场的建设新篇章。
子胥湖总体规划面积涉及12个行政村、60平方公里。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试验区,以城乡统筹、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子胥文化、新农庄、宜人宜居六大主题发力,努力打造全国城乡一体、社会转型、全民小康示范区。
试验区在政府主导下,企业投资,政企共建,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以生态环保为统领,借子胥文化发力,全面绿化整治,构筑田园都市;以建设宜人宜居生态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绿色产业聚集区、转型发展试验区为目标,计划用八年时间打造生态滨江之城、田园森林都市。
在子胥湖城乡统筹项目区域内,实行种植、养殖、加工、旅游服务等多业并举,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农民在生态建设、营运中受益,农村适龄劳动力实现100%就业。城关镇在发展中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
子胥湖城乡统筹试验区主打生态牌。着眼挖掘农耕资源、春秋文化和山水人文优势,着力打造生态有机农业、滨水园林湿地景观和田园森林都市为主的园林花卉、观光度假、生态文化、文体娱乐及旅游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人文、地理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着力打造生态产业。这里与郧县主城区唇齿相依,与十堰生态滨江新区隔江相望,滨临汉江,依山傍水,交通便捷,山环水绕,环境怡人,各种资源并存。乡村田园风光旖旎,民风淳朴;子胥文化悠久而厚重,梨花寨、茶马古道遗迹保留完整,文化底蕴丰厚。因而核心区以旅游、服务等基础建设为主,发展涵盖六个村,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子胥湖环湖路、游客服务中心、游艇码头、风情小镇、养老养生公寓、水上乐园、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山地主题公园、田园森林都市等项目。沿301省道、312省道沿线发展园林、果木、苗木、花卉产业和生态保护、农耕体验、果茶采摘、旅游产业开发,辐射带动沿线九个村。
试验区以保护性开发为主。通过全面绿化整治的举措,试验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植被覆盖率(草坪、森林)达到100%,无裸露土层,完全改变水土流失的现状,根绝水土流失。
试验区没有工业污染。工业以农产品加工、包装为主,不制造“三废”。准备建设的茶叶加工、茶饮料加工、果脯加工、果饮料加工等农业产业化企业,没有排放;生活污水实行雨污分排,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收集管网集中到城区污水处理站,完全杜绝向汉江直接排放。
在项目区内,只要愿意,所有农户土地、房屋可以流转、出让、出租给公司;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都可以在果园、茶园、创意农业园、花卉基地、苗圃基地、公园公司等从事环卫、除草、种植、养殖、加工、物业等各项劳务和管理工作;居民集中安置进小区住高楼,五配套(水、电、路、通讯、健身娱乐)、五化(硬化、净化、美化、亮化、绿化)设施统一建设,广场、卫生室、幼儿园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城镇化基础设施设施集中规划,农村居民生产方式、收入方式、生活方式逐步发生转变,文明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通过政企共建、土地流转入股、开放股权引资等方式,农村片区的村民变成股民,村委会变成公司,调动村民全员参与新农村的建设与管理,使农民成为实验区的参与者、支持者、建设者、发展者。农民离土不离乡,既实现了农村人口转移,又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难题,为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探索出一条好路子。
按照三年显雏形,五年见成效的规划要求,经过五至八年开发,子胥湖将成为鄂西北最大生态园林氧吧、十堰生态滨江旅游胜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示范区,成为中国汉江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探索中前进,在破解难题中积累经验。只有深刻理会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百姓的事放在心间,把发展当做第一要务,弘扬担当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抢抓发展机遇,办法就总比困难多。
城乡一体和谐发展楚天舒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连续剧《外来妹》曾轰动大江南北,打工妹们面对巨大的城乡差别,发自内心地呼唤:“一样的天,一样的路,一样的脸,一样的生活”。党中央顺应......
加快“四化”统筹,推进绥化市城乡一体发展2013年3月15日上午,绥化市召开整乡(镇)推进城镇化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深入研究部署整乡(镇)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推进生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2008-09-02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今年着重以开展“生态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全力实施“生态建设十大工程”......
江北实施城中村改造“换挡提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主要做法近年来,江北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在市建设部门的指导下,采取“一体建设、一步到位、完善四项机制、探索......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城乡一体格局推进的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