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_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2:25: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

锣圩镇龙庆小学磨汉新

《语文课程标准》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中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可见,‚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教育的两大主旨,是语文教师致力提高的两种基本能力。而随文练笔,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指导学生随课文练笔,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一、捕捉课文语言材料练习仿写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特别爱模仿。学习习作时一般遵循由模仿、迁移再到自我创造的过程。因此,仿写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是沟通阅读与积累的桥梁。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迁移,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课文《桂林山水》中有这样两段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教学时,我首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让学生从朗读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接着,引导学生体会句子从三个不同方面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体会两个排比句的优美、简练。最后,我让学生模仿该句段选择一种事物进行练笔。此时,学生有词可用,有话可说,都不觉得作文难了。他们有的写春天来了,百花盛开的情景,从花多、花美、花香几方面写;有的写妈妈做的菜真不错,从色香味三方面描写;有的描写冬天到了,从路边的小树、街上的行人、河里的鱼虾几个代表景物写出了天气的寒冷。通过这样的模仿训练,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技巧潜移默化地得以迁移。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凭着这些例子使学生能够用好这些例子,超越这些例子,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成功的仿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及写作兴趣,而且能挖掘出学生的写作潜力,由‚要我写‛转变成‚我要写‛、‚我会写‛。

二、抓住课文留白处练习补写

留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意蕴空间。它能够驱动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读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作品留白处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不失为语言训练的一个很好途径。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中有一段这样描写:‚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如果说‚久久凝望‛是对嘎羧的神态描写,‚亲了又亲‛是动作描写,那么‚欧欧的吼叫声‛无疑就是嘎羧的语言!他一定是有许多许多的话语要述说要释放,对战友,对人们,对滔滔的江水,对苍茫大地,对天边那轮朝阳,拿起笔来,请帮他表白。这样设计留白处的补写,更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嘎羧那震撼人心的灵性美、人性美。

可以说,巧用课文留白之处,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巧用留白之处,启思,促读、促悟,读写有机结合,为学生的阅读理解也打开了

2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延伸课文结尾练习仿写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通常写得比较含蓄,每位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进行延伸,打造感动自身的艺术魅力。因此,我们可以抓住文文的结尾,拓展练笔,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放飞思绪,加深体验,升华情感。如学习了《穷人》一课后,我让学生续写:‚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嘎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和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动着学生的心。教师让学生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这样的小练笔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再如学习了《最后一头战象》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写话训练:人死了都有墓志铭,镌刻在墓碑上让所有的人都来纪念他。战象嘎羧的墓志碑该怎么写呢?‛

(教师提供开头:这里埋葬着-----------------------,它---------------------。)

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学生们既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又更深体会到了嘎羧生命中拥有的辉煌以及追求生命的意义。可谓一举两得。

四、领悟课文哲理练习拓展

文章,无论辞藻多么华丽,技巧多么高超,描绘多么细腻动人,如果没有思想的深度、哲理的启迪,那就如同白开水一杯,淡而无味。哲理,文章的点睛之笔,文章的灵魂所在。因此,教学时我引领学生体味其精妙之处,领悟哲理蕴含的深远魅力,开拓写作思路,提高作品品位,让写作更有深度和魅力。

《钓鱼》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这件事给了‚我‛终生的启示,让我懂得了在各种诱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气和力量。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个人的体验理解课文蕴

含的哲理。文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个句子较难理解,我启发学生: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引导学生抓住‚大‛、‚漂亮‛、‚从来没有见过‛、‚不会钓到那么大的鱼了‛等语句体会。那么,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生活中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事会有很多,我们该如何去做?思考后,学生们纷纷举出生活中遇到的事例来说。有的说父母不在家时,电视很精彩,自己在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中选择;有的举出了在学校考试后,老师多给了分数,自己的心理斗争过程;有的说了在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自己,自己是如何处理的;还有的说回家路上,捡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是怎么办的……然后,我让学生把刚才讲述的事例记录下来,写出从中领悟到的哲理,写成一篇富有哲理的小作文。

随文练笔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方式,其选材角度小、篇幅简短,紧随阅读教学,且形式多样。这是一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好路子。处处留心皆学问,教材中的写作素材无处不在,只要教师潜心挖掘,学生认真完成,就一定会有所收益。

随文练笔

随文练笔——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大舞台如果说阅读是一种足不出户的旅游,那么随文练笔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览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段的习作目标是:要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

教学论文随文练笔

教学论文巧 手 拈 来 皆 练参赛教师:唐 军笔 巧 手 拈 来 皆 练 笔课堂随文练笔以“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等特点深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青眯。学习时,学生最需要的是“潜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张晓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堂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语言表现素养、写作素养的手段和过程。如果学生的写作素材......

浅谈随文练笔

浅谈随文练笔版石中心小学陈金秀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唉声叹气、一筹莫展,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去改变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尝试,我觉得我们可以从阅读教......

浅析随文练笔

浅析随文练笔有人说当今的小学生的生活面太窄,生活内容太单调,每天几乎就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两点一线,缺乏生活体验,缺少写作素材,因而作文不是干瘪空洞,言之无物,就是闭门造车,虚情......

下载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