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随文小练笔”。
随文练笔——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大舞台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足不出户的旅游,那么随文练笔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览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段的习作目标是:要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为此,我认为,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随文练笔,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可以说随文练笔很及时地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习作舞台,也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习作的乐趣。有了这个舞台,孩子们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孩子们变得乐于习作、善于习作。
在此,我就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中的小练笔谈一下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练笔练在空白处
课文中往往有许多空白点,或者有一些笼统之处,用笔把空白点补出来,把笼统之处具体化,这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想象练笔。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这样描写到: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这一描写告诉我们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就能把事情做好。为了帮学生更好地理解滴水穿石这一过程,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孩子们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都过去了,水滴是怎么做的呢,它怎样才把石头击穿的呢?请大家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来描绘一下水滴石穿的动人场面。生1:几百年过去了,燕子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而水滴却依然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于是石头上出现了个碗口大的坑儿。
生2:几千年过去了,游人走了又来,来了又走,而水滴却依然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于是石头上碗口大的坑儿更深了。生2:几万年过去了,寒来暑往,季节轮回,而水滴却依然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于是石头被穿透了,可以这头望到那一头了。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将滴水穿石的过程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了,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练笔练在情深处
“文章不是无情物”,入选课本的文章,有的隽永含蓄,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发人深省,有的让人惊叹……它们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浓浓深情,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作者“为情而造文”,学生“循情而读文”,自然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而感动,此时如果设置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
在学习《在大海中永生》第三自然段时,为了帮学生体会人们与邓小平爷爷的深情厚谊,我这样设计教学:
师:当奔腾不息的浪花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的时候,祖国人民会说些什么?当浪花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的时候,澳门、香港人民会怎么说?当骨灰被送往宝岛台湾的时候,台湾同胞会怎么说?当骨灰被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国的民众又有什么话想对邓爷爷说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像,说一说。
生1:祖国人民会说,是您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祖国经济繁荣,人民安康,神州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谢谢您!
生2:香港、澳门人民会说,正是由于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我们才顺利地回到了祖**亲的怀抱,结束了我们百年屈辱的历史,我们永远感谢您!
生3:台湾同胞会说,正是由于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让香港、澳门回到了祖**亲的怀抱,我们相信,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在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响下,祖国一定能够统一。
……
在这里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将自己最想对邓小平爷爷说的话写下来,舒缓动情的音乐,课前广博的积累和深刻的课堂感悟一定会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一段段充满深情的话语就会在学生的笔下自由地流淌出来,三、练笔练在拓展延伸处
阅读教学中,适当地进行拓展,可以有效地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衔接起来,也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的一个有效落点,从而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生活的大门,选择更多,思维更宽广。
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时,我在课堂尾声时,这样去说: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从中你明白了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记录下此时些刻的感受吧。
孩子们听后,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生1:谈迁家境贫寒,用20多年的奋斗,完成了《国榷》的初稿,可一夜之间又化为乌有,命运对它的打击太大了,然而在厄运面前谈迁却表现得非常坚强,他用坚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再次完成了《国榷》这部明史巨著。我被谈迁这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我今后也要向谈迁一样,刻苦自励、持之以恒,做社会的有用之才。
生2:在历史的史册上,谈迁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名字是响亮的,在地球的版图上,在世界的东方,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3年的非典肆虐,2008的年雪灾降临、地震袭击,种种灾难考验着我们的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困境中,主席、总理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困境中,我们凝聚了不屈的力量;困境中,我们成功举办了地球上最大的体育盛会!这可真是所谓的“多难兴邦”啊!艰难的历程,辉煌的壮举,这就是我们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要传承她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吧。
这样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去认识谈迁,体会他厄运面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更主要的地能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受人生,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习作中成长,在习作中提高。
四、练笔练在语言训练处
解读文本,感悟语言往往要抓住关键性的词语进行训练,如果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随文练笔设计,会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同时,达到有效习作的目的 《黄山奇松》一文主要写了黄山风景区的松树,姿态奇特,十分有趣的景象,借以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对“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奇松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读来让人感到如身临其境一般。在学生熟悉课文后,我这样引导:孩子们,又是一年秋末,在别的地方,也许,树叶已经落尽,小草已经枯黄,可黄山风景区却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正值旅游观光的好季节,黄山风景区又开始招募导游了,请同学们赶快创作导游词,把祖国的这一奇特景象介绍
给所有的来客吧!谁说得好,谁就会被评为“最佳小导游”。
这样就激起了孩子们的创作激情,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的视角,写下那最最动人的一幕。随后我便创设情境,让“小导游”们带着自己的游客,前来一一介绍这一天下奇观:
生1:现在我们来到“迎客松”面前,瞧,它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了,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生2:大家猜一下,眼前这棵松树是什么松?它是陪客松。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这棵树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正是由于它的存在,让游人更加感到了黄山的亲切,感到了大自然的情趣。
生3:眼前的这棵松树就更有意思了。它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身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象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呢。这就是那有名的送客松了。当您观赏完这美丽的自然风光,要踏上归程的时候,您不妨回头看看这具有着绵绵情意的送客松,它那长长的臂膀,会让您更加地留连忘返。
五、练笔练在课文仿写处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佳作,它们或者句式工整,或者语言优美,或者结构独特,如果执教者能抓住这些独特之处,引导学生模仿借鉴,就能实现课文写作方法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全文特色鲜明:不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描绘;而且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学完本课,我即时安排练笔,让学生仿照本文写下自已所熟悉的身边的一处景色。于是孩子们的笔下便出现了《我们的校园》、《校园秋景》、《秋日的家乡》、《漫步玉湖》、《老城即景》等文章。读来无不让人感受到孩子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浓浓情意。
随文练笔,由于它贴近课堂、形式多变、方法多样而成为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大舞台。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了课文语言、学会了作者的表达方式,对他们的表达能力的提高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生活处处皆语文,课堂处处
可练笔,愿随文练笔能给老师们带来海阔天空的设想,能给孩子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
浅谈随文练笔版石中心小学陈金秀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唉声叹气、一筹莫展,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去改变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尝试,我觉得我们可以从阅读教......
浅析随文练笔有人说当今的小学生的生活面太窄,生活内容太单调,每天几乎就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两点一线,缺乏生活体验,缺少写作素材,因而作文不是干瘪空洞,言之无物,就是闭门造车,虚情......
小学阅读教学中“依托文本 巧妙练笔”专题实验第一阶段个人总结本学期,在“依托文本 巧妙练笔”课题组统一规划下,本人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继......
小学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 ·读写融合”第二阶段个人研究工作总结王文光本学期,在“随文练笔 •读写融合”课题组统一规划下,本人按照学期教研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以新课程标准精......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在这里与这 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一起进行随文练笔课题研究的研讨交流。我们语文老师都知道,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