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_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48: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第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南京理工大学第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将第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现将我院“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加强宣传、认真组织,确保“教学质量月”活动按计划、分阶段的扎实、有序实施

根据学校关于第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出了《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第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附件),并及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抓紧落实。

学院在10月19日召开了各系主任工作会议,传达了《关于开展南京理工大学第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南京理工大学第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讨论了相关的具体落实工作。10月21日在院会议室组织召开系主任与学科带头人大会,集中学习上述两份文件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第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具体落实事项。

二、教师配合、积极参与、按要求逐步组织实施“教学质量月”具体活动方案

学院动员之后,各系主任召开了本系教师会议和师生座谈会,知

识产权系还由系主任主持召开知识产权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代表会议,传达布置教务处和学院关于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的要求。各系会议动员教师按相关要求完成任务,要求每位教师严格按照学校要求相互听课、相互督促。强调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学院的各项教学规范,要在高度的责任感指引下,上好每一节课;尤其要求教师注意上下课的时间和上课应带的教学文档材料。

通过对“教学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的学习,在各系部系主任与学科带头人的共同探讨下,征询教师意见,推荐上报了董新凯、王兰芳、程倩、王宇红四位老师的四门研究生示范课程和谢哲老师的本科生示范课《刑法学》,此外各系还安排了本系的本科生公开课。

宣传发动阶段后,在本学期第10—13周,根据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各系部系主任与学科带头人积极配合学院工作,通过电话和飞信等手段,将“质量活动月”实施方案中涉及的内容以文字形式分别通知了各专业任课教师,特别针对以前存在的随意调课的情况,把研究生院和教务处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了传达:一是不能随意调课,需提前到学院教务老师及分管副院长处办理教室变更、时间更换和停课手续;二是每门专业课每学期至多调换变更3次;三是需要及时告知学生,并与学生商量好补课事宜。同时,制定了人员分派和任务分解。由各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根据排课情况确定了质量月活动专业教师的听课原则、名单、时间和教学准备情况抽查,将基本通知到听课任务涉及的各任课教师。

学院组织各系和专业教师进行了听课活动。10月24日——11月

4日,各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分别在本系和本专业内进行听课,平均听课四次。通过与学生的个别交流,了解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总体看法及评价。同时,听课过程中各系主任与任课老师交流,了解本专业各年级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班级学风和整体风貌。

在此次“教学质量月”活动中,学院教务人员也整理了相关教学文档。

三、学院全体教师及时反馈、认真评估、客观总结,以促进学院教学工作深入发展

在听课之后与老师进行交流中,各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都能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与任课教师共同商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在听课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及可能的课堂时间,整顿新生班级的学风和纪律,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提醒他们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同时,各系主任通过与毕业年级班级干部的交流,预先告知他们注意合理安排实习找工作和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

在整个“教学质量月”活动中,我们特别注意解决历史上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教师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在此次“教学质量月”活动过程中,我们反复提醒各位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严肃课堂纪律,争取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总体来看,我院教师整体开课情况良好,教学水平较高,教具教案情况完备,学院整体教学工作呈现良性发展趋势。

四、积极反思、认真总结、提出对今后工作有效的具体措施

本次“教学质量月”从宣传到具体实施到最后总结,使学院从深

层次了解到每位老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整体风貌。纵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也都及时解决,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提高了学院的整理水平。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院经过多方努力也总结出一定的整改方案,以促进学院日后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提醒部分教师注意进行部分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整和课程大纲、内容的更新,以使课程更有吸引力。

(2)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认知度,并通过班导师的工作引导等形式,介绍先进的学习方法,帮助其提高学习能力。

(3)结合班导师工作制度,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定,将其落实于入党、优干、奖学金等荣誉之中,与辅导员合作建立起常规性的学生评议机制。

(4)考虑建立学院内部激励和惩罚机制,对诸种评议结果予以重视,对上课反响好、教学态度认真的任课教师将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并与各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优秀教师申请等挂钩。

(5)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基本目标,以新颖、实效为原则,建立起理论性和操作性并重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鼓励任课教师在课程的内容、方式和授课安排等方面积极创新。应有更积极的政策鼓励任课老师运用集体力量,采用诸如案例、实地考察或学术会议等方式,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走出教室,增长学生见识,加强学生对社会和专业的真实感受,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

附件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第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开展南京理工大学第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南理工教„2011‟474号)精神,为切实搞好第二届“教学质量月”活动,经研究决定,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宣传发动阶段:第9周(10月17日—10月21日)

1、定于10月19日-21日,择机召开“教学质量月”暨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布置会,由学院相关领导召集各二级机构负责人学习学校和教务处相关文件;

2、相关二级机构根据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在第9周结束前(10月21日)确定并向学院推荐上报示范课程;

3、学院组织相关专家对于各单位上报的示范课程进行评审筛选,最后确定上报学校的示范课。

二、组织实施阶段:第10—13周(10月24日—11月18日)

1、第10周(10月24日—10月28日):期中教学检查(1)学院领导根据学校教务处与研究生院的要求,组织学院以及二级机构负责人、本院教师进行听课、查课活动;

(2)学院领导组织分院教学督导抽查上学期课程考核文档归档情况;

(3)由各二级机构负责人根据学校相关要求,对本学期教师教学准备情况进行抽查;

(4)组织学院教师开展示范课程展示活动。

2、第11周(10月31日—11月4日):教学研讨(1)继续进行听课、查课活动;(2)继续进行示范课程展示活动;

(3)针对听、查课中发现的问题,相关二级机构负责人组织本单位教师进行评估和研讨;

(4)根据评估情况,对教学工作中存在明显弱点的教师,由二级机构负责人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辅导;

(5)根据分院教学督导抽查的情况,布置对上学期课程考核文档归档情况的整改。

3、第12周(11月7日—11月11日):实验教学检查(1)由学院相关领导组织各二级机构负责人,对分院实验教学文档及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2)继续进行示范课程展示活动。

4、第13周(11月14日—11月18日)三学期实施情况检查(1)按照学校编制和发放的问卷,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2)组织本学院教师对夏季学期的安排进行评估,分析问题,总结成效,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交流总结阶段:第14周(11月21日—11月25日)

学院对“教学质量月”中本科教学活动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成效,宣传突出典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写出“教学质量月”活动总结报告。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报告

报告校团委:按照学校推优安排,根据《重庆理工大学推荐优秀团员、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实施细则》文件精神,我院团总支各团支部通过召开团支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对提名学生进行认......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团总支2010年5月4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指出:一、大学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大学生必须首......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宣传部——工作计划`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宣传部2013——2014年度工作总结前言:伴随着忙碌、充实、多彩,宣传部又走过了一年,而我们也将在这里再次起程、携手、前行。过去的、沉淀的,我们重新开始;未来的......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宣传部——工作计划`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宣传部2013——2014年度工作总结前言:伴随着忙碌、充实、多彩,宣传部又走过了一年,而我们也将在这里再次起程、携手、前行。过去的、沉淀的,我们重新开始;未来的......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总支工作总结

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总支工作总结在2013学年工作中,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总支在校团委和院党总支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围绕学校工作要点,开拓进取,提高团员素质,增强团组织凝聚......

下载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