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读华北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1~2题。
1.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的是()A.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 C.水库较多 D.支流众多
2.若图示区域雨季正常时间出现,则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B.淹没耕地,造成冬小麦减产或失收 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 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
解析:第1题,水库可以调蓄洪峰,降低水位,减轻洪灾。第2题,洪水多发季节为夏季,该地冬小麦已经收割,因此不会减产或失收。
答案:1.C 2.B 读某流域汇流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哪种情况下,流域的汇水速度较大()A.地面坡度较小 B.土壤含水率较低 C.植被覆盖率较高 D.土壤含水率较高
4.有关该流域洪灾形成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不正确的是()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洪水 C.地面坡度小→河道排水速度快→洪水 D.植被覆盖差→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
解析:第3题,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则流域的汇水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第4题,地面坡度越小,河道排水速度就越慢,就越容易形成洪水。
答案:3.D 4.C 5.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首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样 B.南北之间跨纬度大
C.冬季风势力强,控制的范围广 D.夏季风的迟早、强弱不稳定
解析: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而夏季风的迟早、强弱不稳定,造成了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D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城个数与总县城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6.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是()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分析我国三个流域的水灾受灾比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可以直接得出答案。答案:B
二、非选择题
7.读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A是________流域,C是________流域,B、D在黄河和长江的________地区。
(2)A地区滞洪区较为集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地区需要划定滞洪区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滞洪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A地区为海河流域,地势平坦,泥沙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易出现洪涝灾害,所以划定为滞洪区;而D地区为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因是地上河,堤坝易漫溃,所以划定为滞洪区。滞洪区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水流较缓,加上泥沙淤积严重,极易出现洪涝灾害。
答案:(1)海河 淮河 中下游
(2)自然原因:
7、8月份降水集中,多暴雨,海河水系呈扇形,泥沙多,淤积严重,导致下游排水不畅,地势平坦,极易出现洪涝灾害。社会原因: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
(3)长江三峡以下的荆江河段形成了“悬河”,堤坝容易漫溃
(4)我国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人口稀少,降水相对较少,不易发生洪灾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知识与技能:认识洪水的概念,区别洪水和洪灾;结合我国发生......
目标定位1.使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明白国际产业转移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2.使学生了解产业转移的重大意义,理......
自然灾害与土地整治——以福州市为例摘要:土地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一个国家和地区若想真正发展其国民经济,促进自身得不断发展,就必须对于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自救目标:1、让学生知道水灾发生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2、让学生知道在洪水中如何脱险。3、让学生知道不小心掉入水中该怎么办。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住自然灾......
第二节 感受使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通过了解新的历史使命,调整个人理想,做到个人理想与历史使命的统一,从而实现个人价值。能力目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