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_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1:56: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

【摘 要】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培养这些高素质的建设者的同时,需要他们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本文将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

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义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能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责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回溯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有着极为优良的传统。一百多年以前,我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以学生为先导而发起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无数大学生投笔从戎,为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代大学生,有着远大的理想,勇于实践,表现出了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当时那种特殊历史条件下,社会责任的内涵又有了新的变化。新中国伊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不怕困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直至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人民安居乐业,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拥有了和平的建设环境。然而,在物质生活日趋富裕的同时,人们精神世界的生活相对匮乏,不良风气和习俗也逐渐蔓延开来,潜在的危害依然存在。这仍需要人们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是我党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2013年04月在京召开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刘云山同志提到,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国梦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短期目标以及时间表,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而这其中,高等技术的专门技术人才,需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的富裕,有不少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迷失自我,丧失社会责任感。就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但随着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受到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思想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

(1)理想信念的丧失。富有理想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不少大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下容易产生理想信念模糊,没有坚强而长远的理想目标,目光短浅,极容易限于片面追求名利,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他们普遍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而不可及,难以把握,是虚幻的,只有“现实的”才具体、实在,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眼前的利益、自身的发展状态和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2)价值取向的偏差。人生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倾向性,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他人利益的关系。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会自觉将个人的价值取向服从于社会利益,并处理好与他人的利益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判断、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逐步凸现出来。在当代社会,多元化经济出现表现出了极广泛的利益诉求,市场经济的成功也刺激着人们对经济利益的渴望。在这种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错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常常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具体目标上,对“我”之外的事却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3)社会公德和法纪观念的淡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是新世纪大学生的主要职责。从目前我国教育模式和文化环境来看,大学生生活主要局限在学校。他们接触社会实践的时间有限。在做人处事方面表现德比较欠缺。然而,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一些大学生表现浮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考试作弊,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妄为,不顾及他人甚至自己亲人的感受;缺乏社会公德心,不爱护公物,节能意识淡薄,法纪观念不强,网络道德失范,人际关系淡薄,对同学中的不良现象视而不见。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为一己私利不惜触犯法律,甚至危害他人生命。不少应该在中小学要解决的问题,在大学里依然存在,使得现在的大学教育通常要补以前的课。

(4)社会主人翁意识的缺乏。在理想追求上,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追求具体、实惠,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样子,在思想行为上,没有真正把自己命运与社会、他人的命运结合起来考虑,过分纠结于个人得失。没有把自己放在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来看待,是非观念淡薄,遇到问题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以上情况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是,作为辅导员和班主任,应积极做好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正能量。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下面我主要结合个人的工作经验,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要求学生洁身自爱,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德,是崇高人生的一种内在力量。讲究情操修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传统。我国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必须从塑造自身的形象开始。如何提高自身的形象?这需要从爱心培养开始,有爱心才能有责任感。要从热爱自己身边的人开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我们又怎能奢望他会把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只有先孝敬自己的父母,善待自己的孩子,才可能将这样的感情升华开去,尊敬所有的长辈,爱护所有的晚辈,直至爱你周围的所有人。这种爱心要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培养,再推广之,才能爱我们的社会、国家。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其自身形象绝不会差。此外,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追求,积极参与健康的文化生活,远离低级趣味。

其次,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才不会因眼前的困难和障碍患得患失而踌躇不前。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虽历尽千难万险仍矢志不渝,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强大贡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虽然,当今大学生不能像革命先辈们那样具备那样宏伟的志向,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现实环境,从较长远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以坚定的信念去努力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一时的困难和挫折吓倒,也不至于为一时的利益而犯错。有不少学生遇到过这样的困境,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和目标,终日浑浑噩噩,不知道要做什么。有的学生甚至在失恋之后,或者自暴自弃,或者迁怒他人进行报复。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归根到底,是他们没有长远的目标和志向。因此,要成为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最后,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自己有能力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社会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仍然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然而,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很多老师也发现,近几年招收的研究生,其理论基础也有明显下滑的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学规模的扩大导致师资力量的匮乏,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等等。无论如何,对这一现象,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积极的引导,以高度的热情完成自己的学业,成为有能力有担当的合格的建设者。

总的来说,我国仍处在发展建设之中,尽管我们有着和平的建设环境,但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潜在的威胁依然存在,落后就会挨打,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能力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责任编辑:杨玉洁]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研究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完善和改进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机制建设,是推进大学生思......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无论任何人,都对自身、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在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学生......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责任一词有两重涵义,一是指份内应作的事,即义务;一是指因没有作好份内的事,而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同样,责任意识也有两重涵义:第一重涵义体现在对义务......

培养初中生责任意识实践研究

《培养初中生责任意识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关键词:初中生;责任意识;培养途径一、课题的提出新世纪的人才需要博学多才、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且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的精神、......

下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