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研究_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5:02: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高等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完善和改进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机制建设,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应从多维视角出发,探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对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以及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机制,全面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一、转变教育理念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发展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没能真正把培养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责任意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教育观念亟待改变。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我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因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应加强德育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同时,还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将责任意识教育贯穿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

二、完善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方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形成和发展,科学的教育方法是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教育方法主要是抽象的理论教育,而随着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多元化,教育方法也应从传统走向现代。比如:可以采取榜样示范方法,通过树立正面人物的形象,以其优秀品质和行为思想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还可以采用角色转换法,通过体验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感受到不同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更深刻体会责任的意义所在,从而培养勇于担当的高尚品质。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在我国高校承担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然而,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还远远不够,要鼓励和动员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这项工作中,使责任意识教育实现全面、持续开展。同时,要加强对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认定,对于其学历背景、职业素养、道德品行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这样才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师资素养的整体提升。此外,要增强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责任意识。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对责任意识教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树立责任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教育工作。只有教师做好示范作用,才能真正将责任意识教育落到实处,深入到学生内心,从而使其逐渐转化为行动。

四、建立健全教育管理体制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仍有待完善。需要建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动责任意识教育取得新成绩。一方面,要制定严格的责任意识教育管理体制,明确责任意识教育工作岗位职责,并将责任意识教育效果纳入到工作业绩考核中,为责任意识教育取得实效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有效的监督体制也是责任意识教育得以有效开展的保障。有必要建立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效果展开评价。评价内容既包括对于知识的评价,还包括对于行为的评价。评价方式不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时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通过监督体制的运行,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不断纠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责任意识教育落到实处。

五、整合社会教育力量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发挥作用。通过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在各种社会力量中,家庭教育是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使子女学会感恩、付出、责任,家长对于子女的理想信念教育对子女未来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在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同时又处于信息化时代,面临的外在环境异常复杂。同时由于大学生自身抵抗不良文化影响的能力较弱,难免会对价值观产生影响,可能会出现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现象。因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在新时期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大众传媒能为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提供正面的素材,应正确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其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种力量协同配合,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谢军.责任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彭媚娟.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2).[3]蒋国勇,应小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3).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GH1443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毛锐(1982-),女,吉林松原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讲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摘 要】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辛的......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汉语国际教育151班 惠艳娇调查时间:2016年6月29日——2016年8月23日 调查地点:图书馆、家中、街道 调查人员:惠艳娇调查对象:身边同学、图书馆中......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无论任何人,都对自身、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

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在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迁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经历着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教育市场化、人才市场化的趋势也在日益增强。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呈......

下载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