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肝素钠浸泡导管护理降低PICC并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picc常见并发症护理”。
中南大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肝素钠浸泡导管护理降低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研究
报考专业:护理学(本)考生姓名: 考籍姓名: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Email):
2017年 2月 23日
目 录
摘要................................................................................................................................1 1 资料与方法................................................................................................................2 1.1 临床资料..........................................................................................................2 1.2 方法..................................................................................................................2 1.3 护理..................................................................................................................2 1.3.1 置管前护理............................................................................................2 1.3.2 置管中护理............................................................................................2 1.3.3 置管后护理............................................................................................3 2 结果............................................................................................................................3 3 讨论............................................................................................................................3 3.1 PICC 导致静脉血栓原因分析........................................................................3 3.1.1 患者因素................................................................................................3 3.1.2 导管因素................................................................................................3 3.1.3 操作因素................................................................................................3 3.1.4 药物因素..............................................................................................3 3.2 肝素钠对降低PICC静脉血栓的作用分析...................................................3 4 小结............................................................................................................................4 参考文献........................................................................................................................4
肝素钠浸泡导管护理降低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原因及相应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本科室近两个月确诊为乳腺癌且选择术后PICC置管的患者80例,观察化疗期间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情况,从而分析影响因素并找出护理方法。结果 术前使用肝素钠浸泡导管可有效减少血栓和静脉炎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静脉血栓;肝素钠;乳腺癌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排第一位,在我国统计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接受乳腺癌手术前后一般需要进行6-8个周期的辅助化疗。为了避免长期静脉注射化疗药带来的产生的局部和静脉并发症不良静脉反应,目前临床较多应用PICC来辅助化疗。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治疗通道的方法。国外资料报道,PICC导管可留置近2年,特别适用于长期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1]。但作为一种新技术,它并不是很完善,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是静脉血栓。为了更好地使用PICC置管技术,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命健康,本文着重分析乳腺癌患者PICC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总结出一些护理措施。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近两个月来本院确诊为乳腺癌且需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男1例,女79例,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除研究因素之外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PICC导管由美国巴德公司生产,导管型号根据患者实际选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PICC置管方法处理,置管前使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冲管,操作完成后用肝素进行封管处理,每次应用化疗药物前后均进行冲管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肝素钠注射液一支(12500u/2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配置成肝素钠生理盐水浸泡液,用注射器抽取20ml该液体预冲导管,然后将PICC导管浸泡其中5-10min后置入导管[2],其余注意事项相同。通过对患者上肢直径测量、肢体皮肤及感觉情况,以及血管超声检查等确诊血栓的形成。
1.3 护理
1.3.1 置管前护理
首先应严格筛选具有置管资格的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血栓病史、药物过敏史等情况,结合患者实际制定护理措施,做好术前教育,使患者了解置管对治疗的必要性、操作的具体流程、技术的优缺点和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心情放松、消除内心的不良情绪,更好地适应与配合置管过程。
1.3.2 置管中护理
血液高凝态、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流速度缓慢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必备条件,故置管操作中应尽量避免上述因素的形成[3]。操作中应注意PICC置管的准确性,国外研究显示,肿瘤患者初次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3.3%,多次置管的发生率为38%[4]。因此置管尽量一次完成以防多次操作加大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穿刺静脉部位应选择走行表浅、瓣膜少、血流缓慢的血管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尽可能选择贵要经脉,不宜选择头静脉[5]。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选择预穿刺点,做好标记,穿刺侧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 ,测量穿刺点至右胸锁骨关节再加5cm,即为置管长度。按照无菌原则,使用无菌隔离衣,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研究组用肝素钠进行冲管,止血带结扎不宜过紧以15°—30°实施穿刺,确定回血后,降低角度进0.5 cm 再送导入鞘,拔出针芯后再送入导管。当导管送入15 cm 时,嘱患者头偏向穿刺侧,下颌角紧贴肩膀,防止导管误入颈内静脉[6]。置管成功后修剪导管,安装连接器,抽回血、冲管、固定导管。置管成功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以适宜的松紧度,以免影响血运情况;置管当天置管侧肢体应适当抬高,尽量避免过度屈肘活动,以防肢体肿胀。置管后6h对穿刺点上方进行湿热敷30min,以后每天三次,穿刺点上方神灯照射每天两次,连续3天;同时指导患者经常做患侧手的握拳和松拳活动[7],有效预防静脉炎。置管后24h更换敷贴,以后每周1次进行PICC维护,有异常情况及时更换敷贴。
1.3.3 置管后护理
包括:①维护导管处于清洁、稳定状态,避免在导管侧测量血压或进行采血操作,否则操作困难且血压的测量由于血管狭窄的因素而不准确[8]。影像学检查时避免造影剂的注入以防影响结果,拔管时应保证速度缓慢且动作轻柔,且不可突然移除导管;②做好置管后患者的病情监测,出现静脉血栓先兆症状时应更加注意并且进行二次确诊,定期对患者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穿刺部位附近有无红肿、发热、疼痛、功能障碍、有无淋巴结存在,若患者上肢直径明显增加或患者上肢出现疼痛肿胀酸涩的情况,提示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需进一步通过超声检查确诊[9];③指导患者不必紧张,使患者情绪放松以促进术后恢复;衣着尽量宽松,避免对置管部位产生压迫;嘱咐患者适当进行轻度运动以恢复上肢功能,但需注意避免过度运动或较大幅度运动以免造成导管移位,形成对血管内皮的机械刺激。结果
通过统计学检验分析,研究组血栓出现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3.1 PICC 导致静脉血栓原因分析 3.1.1 患者因素
患者存在有利血液凝固的自身因素,当受到轻微刺激时即容易使血液处于易凝状态,使P1CC置管后易形成血栓。可能原因有:①患者既往患有相关疾病,使血液持续处于易凝状态;②年龄较大患者血管老化,血液流动速度降低;③因护理人员未能做到充分的指导,导致患者因身体因素和心理因素疏于活动而降低血流速度,诱发静脉血栓的产生。据报道,久病卧床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比动脉多4倍[10]。
3.1.2 导管因素
PICC作为血管内异物,会直接引起血管内膜损伤而诱发血栓形成[11]; 3.1.3 操作因素
应选择有一定技术资质和操作经验的医护人员实施P1CC置管,且需注意:①穿刺导管应避开走行复杂、瓣膜多、血流丰富的血管,因此建议选择贵要静脉进行穿刺;②穿刺导管的固定部位应到达腔静脉,同时应保证导管处于稳定位置,不至于因血液流动引起导管头部不稳定,进而损坏血管正常结构使得血栓易于形成[12];③穿刺技术:穿刺时针头直径较大,不易掌控力度,可能导致患者受穿刺部位大量出血,产生应激反应;④封管时先保证回抽顺利、封管处为正压,保证气体完全排出、不存在栓子,保证封管液充足;
3.1.4 药物因素
联合化疗尤其是细胞毒性药物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促使癌症患者并发血栓性疾病临床上已经得到证实[13]。②放疗过程中的高能射线和强烈辐射也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害。③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出血情况,若应用止血药过频,可在止血的同时激发机体的凝血体系,使用过量会增强血细胞的凝聚能力。
3.2 肝素钠对降低PICC静脉血栓的作用分析肝素钠通过抑制凝血活素形成和凝血酶的作用,阻止纤维蛋白的形成与聚合,防止血小板的聚集与破坏[14]。所以,在应用肝素钠溶液浸泡PICC导管时,其对抗血液凝集起了很大作用,从而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小结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肝素钠溶液浸泡P1CC导管,起到有润滑通路、防止血凝的双重作用,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栓出现及静脉炎的发生远远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Kathlenn D.Christine L.Experience with PICC at a University medical[J].Intraven Nurs,1997,20:141.
[2]王晴,任海玲,贾辛婕.肝素钠生理盐水浸泡导管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11).[3]贺连香,李倩,张京慧.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3):4199-4203.[4]Al-Tawfiq JA, Abed MS, Memish ZA.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 bloodstream infection surveillance rates in an acute care setting in Saudi Arabia[J].Ann Saudi Med,2012,32(2):169-73.[5]杨艳.循证护理在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0,31(2): 263-265.[6]吴长福,孙培栋,毕振宇,等.上肢静脉入路PICC 置管术应用解剖学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10A):8-11.[7]宋宇,王欣然,韩斌如.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护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66.[8]彭彦,王燕,李峻岭.低分子肝素预防高危深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3):3836-3838.[9]谌永毅,刘翔宇,李娟.1490例肿瘤化疗患者留置PICC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36):93-97.[10]刘继周.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6-27.[11]张秀坤.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化疗[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339-401.[12]邢雷,孔令泉,厉红元畅乳腺癌患者携带PICC化疗并发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19):1223-1226.[13]陈曦,欧阳学农,陈樟树.癌症合并血栓形成研究概况.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7,24(2):108-110.[14]陈桂先,谢麟.兽药问答1100问[M].2008(116).
PICC导管护理一.更换敷料1.透明的半透明的敷料7天更换一次。 2.纱布敷料每2天更换一次。3.敷料松动或潮湿,或穿刺点出血等应随时更换敷料。a.查看置管日期,观察置换侧肢体有无......
PICC导管维护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
肿瘤科PICC导管的护理常规一、住院病人的护理1、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院外的管路护理情况:穿刺点有无发红、肿胀、渗血及渗液,导管有无移动,是否脱出或进入体内,贴膜有无潮湿、脱......
(作者简介:姓名王子琴,籍贯:四川成都人,性别女,出生年月日1982年12月18日, 学历:大专,工作单位: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职称护师,研究方向xx,单位邮编610041); 详细地址: 西......
PICC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 研究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导致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结果 针对经外周中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