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nGanz导管护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各类导管的护理标准”。
Swan-Ganz导管的护理
关键词:Swan-Ganz导管监测,护理,摘要:Swan-Ganz导管(肺动脉导管PAC)监测是血液动力学监测的金标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指导治疗有益于危重患者[1]。它常常用于指导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而且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医疗要求的不断提高,它会更加广泛地用于临床。因为它是一项创伤性监测技术,住院期间PAC监测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达到21.9%[2]。而且它的操作技术要求高,可能出现并发症。对Swan-Ganz导管的护理要求必须严格而全面,任何疏忽都会导致测得的数据偏差甚至严重并发症。因此应该熟练掌握相关医学知识以理论指导临床,应切实加强护理要求、以科学的方法、步骤和思维进行护理。本文对于Swan-Ganz导管的操作、术后管理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都做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1.心理护理
患者病情危重,缺乏对置管术的了解,存在恐惧心理, 因此要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监测的目的、意义、必要性,以及手术的应注意哪些问题,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使患者精神放松,消除恐惧,取得积极配合。
2、术前准备
2.1 做好各类物品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床旁心电图仪、准备手术器械、配制肝素盐水(500ml盐水内加入6250U肝素)、局麻药、急救药等,有呼吸道问题的患者尚需准备气管切开包或气管插管器械。准备工作细致和周到以缩短操作时间,病人容易配合。
2.2应采取完善的无菌措施。患者应取头低仰卧位,使静脉充盈。正确识别静脉的走向以减少局部组织的损伤。带口罩、帽子、无菌手套,局部正规消毒铺无菌巾,先用清水清洁皮肤,再用1% 新洁尔灭溶液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最后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
2、3术前一日尽量消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翻身拍背,刺激咳嗽将痰液咳出;手术当日应用地塞米松雾化吸人以扩张支气管减轻气道反应性,减少术中咳嗽[3]。
3、术中护理 3、1护士应使患者维持合适的体位,当医生进行穿刺时,确保患者安静勿动,因锁骨下静脉接近肺尖,进针方向及深度的失误有致气胸的危险[4]。在整个插管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不断向患者解释插管的进展,以减轻患者焦虑心理,促使患者在实施过程中主动配合,从而提高置管成功率。
3.2 重点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在导管插入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心律变化,因导管顶端对心内膜的刺激易诱发心律失常[5]。多为室性早搏,此时应提醒医生变换导管位置,如仍不能缓解,则应考虑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3.3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呼吸深浅度、呼吸频率、潮气量、通气量、气道压力和阻力、肺顺应性、吸入氧深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患者常伴有呼吸道或者肺部问题,应早期给予足够吸氧,改善缺氧状态,一般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3l/min。及时发现有无气管受压迫,穿刺造成血气胸等并发症。
3、4插管同时需连续监测压力波形和压力值,及时告诉操作员,以调整导管插入的部位[6]。导管进入右心房时,示波器显示RAP波形,为振幅小的细小波形。进入右心室时呈平方根形RVP波形。进入肺动脉时,呈有重搏切迹的动脉波形。嵌入肺动脉分支时,呈细小的PAWP波形。随时观察波形及压力变化,以防导管位置异常或病情发生变化[7]。如发现PAP波形呈平线后又较PAP高逐渐向上的压力波形,考虑导管尖端碰到肺动脉壁所致,需轻轻转动导管,调整位置。如测不到PAWP波形,应考虑导管从嵌入部位滑出。
4、术后护理4、1伤口处理:穿刺成功后,用75% 酒精纱布覆盖穿刺口。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注意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穿刺部位每日用碘酒、酒精消毒,8小时1次,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防止渗血。敷料更换其次数可根据渗出情况而定,以伤口处敷料不被浸透为宜,先以75%酒精棉签擦拭,同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异味及分泌物等。如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等表现,怀疑导管污染所致时[8],应立即拔除导管,并做导管终端培养。
4、2导管护理:注意保护导管外透明胶套,它用来保持体外导管的无菌状态。如证实管腔已堵塞,切不可用力推注液体,以免栓子脱落造成栓塞,如发生栓塞要立即拔管[9]。
4、3监测注意事项:换能器与压力计隔膜紧密接触,注意各波形变化。若肺动脉压(PAP)或右心房压力(RAP)波形发生异常,应检查管腔是否堵塞[10]。如堵塞,可以用肝素盐水缓慢通管,观察参数有无异常,准确判断患者的情况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4保证压力的传递:压力传感器应置于患者腋中线位置,每日调整零点,改变体位时要重新调零,以保证所测得压力值准确。检测压力最好在病人平静呼吸的呼气末,如果患者接受机械通气,监测毛细血管嵌顿压时必须暂停机械通气,否则所测的压力为肺泡内压;剧烈咳嗽时铡压,不仅压力上升不准确,且易损坏压力换能器;换能器腔内管道一定要排尽空气,以免影响测压的准确性[3]。
4、5准确记录右房压、肺动脉压、肺动脉嵌压、心排量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以提供准确充足的资料。4、6置管时间不宜过长,常规在72小时左右即拔除,可以延长时间至3~5天。国外报道最长留置时间为10天[11]。拔管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拔管后局部加压止血,常规剪一段导管做细菌培养。
5、并发症的预防 5、1预防肺栓塞、肺出血和肺动脉破裂。注意球囊应间断缓慢充气,应严格按照导管说明所建议的充气量充气,尽量缩短测量PAWP时间[11]。充气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3min,并用肝素液(10u/ml)间断冲洗或持续微量泵肝素化注射。应尽量缩短置管时间,测量肺动脉楔压时,一般为10~30个心动周期获得肺楔压波形后迅速放气。
5、2预防气囊破裂。应在术前仔细检查导管的完整性,注意充气适度,速度不宜过快。一旦发生球囊破裂应予拔出更换。5、3预防导管扭曲、打结。应在术前注意选择好导管,避免插入过长。如发生扭曲,应退出更换导管。一旦发现打结,应以手法细心将导管轻送轻抽及旋转使之松开[12]。5、4预防感染。各项操作均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前严格室内消毒,用消毒水托地板,紫外线照射30分钟;各种器械消毒要认真符合要求;术者要按手术室要求洗手和穿戴消毒衣帽;留置导管进行监测要有严格无菌观念,导管只能出不能入,穿刺部位、换能器与导管接头部位均保持无菌:监测完毕后穿刺部位消毒纱布轻压数分钟,再以消毒纱布包紧,嘱患者三日内穿刺部位不浸水,并每日观察局部反应。凡与导管相连的延长管、三通、输液器、压力感受器等所有用物均应保持无菌,每24小时更换一次[13]。导管与输液器连接处用乙醇纱布或无菌敷料包裹好,并每天更换,创口敷料用无菌棉质敷料为好,每天更换1次,尽量缩短留置时间。5、5、预防空气栓塞。空气栓子发生在插管至拔管后48 h内[14]。操作时注意防止注射器内空气进入,所有的端口应有开关控制连接。抽血、冲洗时要避免气泡进入导管内,一经发现及时抽出。
5、6预防局部出血。插管前应注意患者是否应用抗凝药,监测出血时间。插管后,肝素盐水冲管的量不能太大[15]。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
5、7防止管道阻塞。防止导管受压,特别是体外部分更易引起阻塞;防止输液管与导管连接处脱落,脱落后导管内返流血易形成血块而阻塞,因血液不外溢,而输液滴管仍在滴液,故不易发现;如果存在休克,血液浓缩,易于形成血栓,堵塞导管,此时应用肝素盐水每30min冲洗1次;休克纠正,血流动力学指标正常后改为2h冲洗1次,每次5~10rnl,每日液量不应超过500ml。但应避免血液制品、脂肪乳剂、能量合剂等由此通道输入[16]。为防止血液回流至传感器或导管内,要随时检查压力袋的压力保持在300mmHg,一旦管腔堵塞无回血不宜勉强向里冲洗,应边冲边回抽或拔除导管,以免引起肺栓塞[11]。
5.8 预防导管脱出。穿刺置管后,固定要牢固。
综上所述,为保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顺利进行、长期维持并减少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全面的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并熟练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管向东,吴健锋.Swan-Ganz肺动脉导管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中常规应用是必要的.2.邱海波.Swan-Ganz肺动脉导管不应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中常规应用.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7):1222 3.何光兰, 牵德红.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Chinese Medica1 Journal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2000,17(4):278
4.牛迪.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及应急处理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3):5517 5.叶学英,叶雪花.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8): 181
6.王仙琼,董美媛,颜波儿.25例Swan-Ganz导管监测的配合及护理.天津护理,9(1):16 7.刘彤,孟蕾.冠状动脉搭桥术后Swan-Ganz导管的应用及护理.护理学杂志,2000, 15(11):653 8.杨彩平,陈珂,王晓霞.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的管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7):4051 9.吴岚,刘永链,杨满青等.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3):39-40.10.钟如妹,周红,黄美清等.肝移植患者留置漂浮导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16-17 11.陶芳萍.Swan-Ganz导管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实用全科医学,2006,4(6):743 12.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2.13.张录民,赵维,刘国津.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78 14.张淑香.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护理.护理学杂志,2000,15(11):657 15.张军.24例危重病人行经肺温度稀释法监测的护理护理研究.2007,21(11):2943 16.徐向辉,常业恬.PICCO与Swan-Ganz 导管监测的比较与思考.医学与哲学,2007,28(4):53
导管护理常规一、人工气道的护理常规1.氧气管和湿化瓶、湿化水每24小时更换,长期带机的患者呼吸回路每周更换,如果被痰液、血液等污染时随时更换。 2.口腔与气道分开使用吸痰......
总结分析39例次老年患者留置胃管意外拔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夜间是老年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高危时段,患者烦躁不适而未行有效肢体约束是拔管的高危因素,胃管缺乏......
PICC导管护理一.更换敷料1.透明的半透明的敷料7天更换一次。 2.纱布敷料每2天更换一次。3.敷料松动或潮湿,或穿刺点出血等应随时更换敷料。a.查看置管日期,观察置换侧肢体有无......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定义:指末端置于大的中心静脉的任何静脉导管。主要通过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头静脉或正中静脉将导管擦入上腔静脉,也可通过股静脉、大隐静脉用较......
2016年导管护理小组工作总结 2016年已经结束,导管护理小组在护理部的组织领导下围绕以加强管道管理,减少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病人治疗效果及舒适度为目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