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_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2:16: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角色(jué)间或(jiān)长吁短叹(xū)

B.栖息(xī)干涸(hé)吹毛求疵(cī)

C.名讳(huì)藩篱(fān)亘古不变(héng)

D.烘托(hōng)怪癖(pǐ)一抔黄土(p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要诀决一死战角落转弯抹脚

B.诘难生活拮据彩色无精打彩

C.桑葚不求甚解点缀笔耕不辍

D.泛滥粗制烂造嘹亮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B

C

D.俄罗斯女斗牛士莉季亚*阿尔塔娃力促莫斯科举办斗牛活动,她的想法与俄罗斯娱乐公司不期而遇,他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备工作。

4.从下列两组中任选一组,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6分)

A组: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③浮光跃金,渔歌互答。(范仲淹《岳阳楼记》)④看,像牛毛,像细丝。(朱自清《春》)B组:

①(杜甫《望岳》)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③(范仲淹《渔家傲》)

④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何其芳《秋天》)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终也没能拥有自己的一辆洋车,第一次买的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买车的钱被侦探敲诈去了,第三次买的车安葬虎妞时卖掉了。

C.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为遭到高太尉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D.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6.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礼仪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②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在学礼开始。③这样,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制造出和谐融洽的校园环境和文明社会。

二、综合性学习(6分)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为主题,将营造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构建世界化的园林建筑背景,彰显西安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韵味,展示人类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创意,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模式。

7.请你为世园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3分)

8.为了迎接世园会,你作为西安的一名中学生,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展现西安的形象呢?(3分)

三、阅读

(一)子夜昙花

⑴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⑵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③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⑷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⑸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⑹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⑺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的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

⑻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⑼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⑽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⑾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⑿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

⒀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⒁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9.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说“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什么?作者“惊喜”是因为什么?(4分)

10.联系本文,谈谈你对第六段中加点句子“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的理解。(4分)

11.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写了恩师,中间部分却写昙花,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12.读了本文,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4分)

(二)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⑴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⑵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⑶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⑷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⑸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

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⑹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⑺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选自《十万个为什么地球科学》)

13.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4.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4分)

①海洋中有大量可待开发的资源,大海完全可以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因此根本不用担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等问题。

②若能把海洋中丰富的浮游生物全部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完全可以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15.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一)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①之,曰:“此吾可羞②也,此物可服也,此吾可资也,此吾可器也。”攫已,即去。市伯③随而索其直④,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⑤之者,晋人戟手⑥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 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之有?”

注释①攫:jué夺取。②羞:同“馐”,美好的食品,这里当动词用,意为“吃”。③市伯:市场上的管理官吏。④直:通“值”。⑤ 哂:shěn,讥笑。⑥戟手:戟,jǐ。戟手,即“叉手”。

(二)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②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③迁就他人。④风义:情谊。⑤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①市伯怒,鞭之()②皆若己所固有()③夫即受鱼()④虽嗜鱼()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岂不又贤于彼哉所欲有甚于生者

B.故不受也广故数言欲亡

C.其弟子谏曰食之不能尽其材

D.市伯随而索其直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世人好利甚于我,往往百计而阴夺之

②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20.请结合文意,对晋人和公孙仪的所作所为做简要评析。(2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4分)

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歌前两句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

(2)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作文(50分)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因为合作而共进,因为共享而快乐;我们因为大自然而愉快,因为书籍而广博;我们因为大海而开阔,因为小溪而平静„„高兴时我们一起唱一起跳,伤心时我们一起倾听彼此的声音;奋进中我们一起体验冲浪的滋味,孤独时我们彼此走向对方;在青春的路上,因为有你一路走来一路精彩,因为有你我们学会了许多„„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平舆二中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强调/勉强烦闷/闷热兴高采烈/兴师动众B.炽热/纺织剽悍/缥缈越俎代................

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九年级语文年级测试试卷(一)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1、卷面分(3分)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6分)那树有一点gōu lǒu()(),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4分)QiānràngshìhéxiédehuāduǒWēixiàoshìwēnxīndeyǔy......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菜畦(qí)睥睨(pì)味同嚼蜡(jiáo)B.猝然(cú)砭骨(fā)五行缺土(xíng)C.悲怆(chuàng)羸弱(yíng)气冲斗......

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语文中考模拟试卷(本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31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那蓝锦缎似......

下载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