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考模拟试卷语文”。
九年级语文年级测试试卷
(一)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卷面分(3分)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6分)
那树有一点gōu lǒu()(),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
()立不动,并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置信。
(1)、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2)、“倒坍”一词的意思是:(2分)
(3)、文中加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2分)
3、默写(7分)(1)、,铁骑绕龙城。(2)、永结无情游。(3)、手中各有携。(4)、《关雎》中起统领全文的句子是:“。”(5)、《曹刿论战》中表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
4、品析下面句式,续写一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2分)
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大海的呼唤,就不能让搏击的勇飞在风浪前却
步。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段文字的主要意思。(2分)
目前世界上已鉴定的生物物种有170多万种。本世纪80年代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有一种生物灭绝,从1990
年开始,平均每小时消失一个物种,到2000年,估计有100万种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6、诗词赏析(3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清晨,主人公赤到水边,翘首伫立,追求恋人。恋人若隐若现,从“”一词(两字)可见恋人缥
缈的影子总在主人公面前闪烁,不断牵引着他热烈的情思。(1分)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7、现代诗歌赏析(3分)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荧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天空,闪闪烁烁的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天空”的类比与联想,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10分)
[甲](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2)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3)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4)公输盘不说。
(5)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6)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7)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
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8)公输盘服。[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①闻之,中道而反,衣焦②不申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
..③。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扬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①季梁:魏国人③大行:大路 ②衣焦:衣裳皱缩不平④御者:马夫。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2分)(1)、吾义固不杀人()(2)、中道而反9.下列句中与“我欲之楚”.“之”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辍耕之笼上C、宋何罪之有B、兵之..
10.翻译下列文言语句。.精锐而攻邯郸D、肉食者谋之(2分).(1)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11.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甲、乙两文中,子墨子和季梁都具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请各找表现这一精神的具体语句。(1分)
甲文:
乙文:
(2)同样是面对即将发生的战争,子墨子和季梁两人都采用了怎样相同的劝说方法?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俩有什么相同 之处?(2分)(3)、墨子的政治主张是,乙文包含一个成语是。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1分)素质教育应当从身边的事做起 ①新学期伊始,考上市重点高中的儿子要去学校报到。根据学校的注册通知,各项收费总共800多元,我们让儿子带上一千元上路。不料,儿子放学回来说:今天全班只他一人自己去注册,其他同学都有家长代办。“他们都可以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这讲那,只有我跑这儿跑那儿地交钱。”我刚表扬儿子“能干、自立”,儿子却一句话把我堵了回来:“就你这个妈妈不负责任!” ②无独有偶,我在北师大当教授的朋友,儿子考上一所一流大学的全国理科实验班,全班也只有他一人是自己去报到的,其他同学全由家长陪同,学校还趁机开了家长会。③一个不能忽视的细节是:学校的通知书上并没有要求家长陪同,说明学校认为这种事情学生有能力自己办。学校这样认为是正确的。高一新生十五六岁,大一新生十八九岁,交个几百元、几千元办理注册手续,以他们的年龄和知识应该绰绰有余。④问题不在于孩子有没有能力去做、能不能做好,而是学校、家庭、社会是不是在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这样的氛围。如果大多数人还没有这种自觉,而有的孩子去做了又得不到肯定和鼓励,那么这种氛围就很难形成。⑤糟糕的还在于,得到鼓励的是另外一方:面对越俎代庖的家长,学校不仅不劝阻,还给坐享其成的孩子们“讲这讲那”,还乘机开起了家长会。有了这等举措,下次哪个家长还敢不陪孩子上学?当我们年复一年,挖空心思,花样翻新地搞各种各样的“生存训练”的时候,为什么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用身边的事情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呢?重点高中、一流大学尚有此瑕疵,可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和迫切。⑥笔者曾采访过北京石油大学党委书记李秀生教授。20世纪五六十年代,像他那样挑着扁担,一头是书包、一头是行李迈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不是个别的;21世纪,没有爹妈陪着走进高中、大学校门的学生倒成了个别的。就连农村学生也不例外:这几年,农民家长就是借钱当盘缠,也要千里迢迢一路护送孩子到校的现象司空见惯。1
莫非这也叫“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观念的进步还是倒退?在全球科技、经济、军事全方位竞争愈演愈烈的时代,我们对孩子如此呵护,将来靠谁来呵护我们的国家?
⑦其实,孩子需要自强自立;培养实践能力比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这些并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可为什么一到实际当中就行不通了呢?这又一次告诉我们,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抓素质教育应当从身边的事做起。
12、整体感知:(2分)
本文作者要表达的一个主要观点是什么?
1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糟糕还在于,得到鼓励的是另外一方。”这“另一方面”指什么?(1分)....
(2)、“我们对孩子如此呵护,将来靠谁来呵护我们的国家?”两个“呵护”意思各是什么?(....
2分)
14、第④段中画线处指出的问题,在生活中确实存在,你能否列举一个事例加以证明。(2分)
15、探究性学习:阅读下列几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4分)
材料一: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用钱花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里面取去。”美国学生的父母则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花钱已经快要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者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选自《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
材料二:据媒体曝光: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的魏永康,目前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2岁就掌握了1000多个字。在小学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8岁的魏永康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魏妈妈说,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所有的家务事情她都自己做了,包括给魏永康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为了不耽误永康吃饭的时候看书,他读高中的时候,魏妈妈还亲自给他喂饭。
材料三:据广州市某高校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在美国,大学生打工是列入联邦教育计划之内的。美国四年制大学生兼职打工者约为77%,学习的同时全职工作者占26%。因此,美国大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就融入社会。而广州市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其中87%的学生是“全部家庭供给”,勤工俭学获得生活费的仅占9%。而目前我国多数大学尚未将大学生勤工助学列入计划,大学生就业后多数都要经历一段较长的适应期。(1)、结合上文的阅读体会,对以上三则材料,你有什么独特的见解或看法?(2分)
(2)、通过对以上文章与材料的阅读思考,请列举三条说明中学生应该自己去报到注册的理由。(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16—20题(16分)
“阳光老师”
①我曾经在一所颇有规模的、新兴的民办学校实习,认识了一位“阳光老师”。
②他是澳大利亚人,大个子,五十来岁的样子,秃顶;他性格特别开朗,言谈举止活像一个小孩子。他的名字叫桑尼(SUN-NY,中文译为“阳光灿烂的”)。基于以上两点,我们都叫他“阳光老师”。
③我没事时总是去听“阳光老师”的课,在我看来,他的课堂严格地讲不能称之为课堂,因为在我上学时,我们在课堂上是正襟危坐、毕恭毕敬、鸦雀无声、胆战心惊的。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如一群快乐的麻雀,唧唧喳喳,七嘴八舌,想啥就说啥;孩子们坐得东倒西歪,自由自在,甚至有人走动互相探讨。“阳光老师”自己呢,一进教室,就脱掉长外套,随意地挂在讲台边;他有时一抬屁股,竟然坐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手舞足蹈。他虽然带了课本,却很少打开,他的课堂,几乎等同于聊天室。他从不呵斥任何孩子,他挂在嘴边的多是温和真诚的纠正和热情的鼓励。
④ 我问他,这样是不是太放纵孩子们了?这样孩子们能学到东西吗?他说,如果孩子们上课时身心都不能放松,他们的思想怎么能够放飞?他们的智慧和灵感怎么能够 激发?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如何学好它?学它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大胆地、毫无顾及地开口,说,表达,交流,哪怕是说错了,哪怕是离题万里。我同意他的看 法,因为,一个正常的婴儿在牙牙学语时,他总是错误百出,令人忍俊不禁,但他终究会变得伶俐起来。
⑤“阳光老师”组织的考试与众不同,他的考试叫做“三六一”:英语笔试成绩占百分之三十,而且笔试题目都比较简单;师生聊天,也就是听力和口语,占百分之六十;还有 百分之十是取决于学生是否“阳光”,如是否开朗、是否诚信、是否善于主动思考、提出希奇古怪、刁钻刻薄的问题等等。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孩子们往往都会取得 令人较为满意的成绩。孩子们都非常喜欢“阳光老师”,见是“阳光老师”的课,个个高兴得眉飞色舞。
⑥我实习期满就离开了这所学校,“阳光老师”把他的电子邮箱留给了我。一次,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班上的两个学生,在全省英语口语电视大赛中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三等奖。我真替他高兴。
⑦暑假里,我兴致勃勃地来拜访“阳光老师”,却异常惊讶地获悉,他已经回国了。我给他发了封信,他很快就回了。他说他被中国的家长们“弹劾”了,家长们说,他的教学风格,只会导致学生们不懂规 矩,在考试中吃亏;他说,他不会再回中国了,因为中国的家长和学校不需要他这样“松松垮垮”的老师;因为中国的教育不需要“阳光”,只需要分数。(选自《读者》2005年第23期)
16、文中的那位澳大利亚老师为什么我们都叫他“阳光老师”?(3分)
答:
17、“阳光老师”上课有那些特点?他为什么要那么做?(4分)
答:
18、作者在文中提到两个学生获奖的事有什么目的?(3分)
答:
19、文中指出了中国教育存在的一种什么现象?(3分)
答:20、你喜欢文中的“阳光老师”吗?由此,你觉得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注意些什么?(3分)
答:
第三部分:综合性学习(7分)
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一次走进《骆驼祥子》的主题活动。
21、在这次活动中,文娱委员设计了以下几个节目,请你帮忙完成。节目一:名著人物盘点。(2分)(按照示例,甚少写两个)示例: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
节目二:名著情节点击。(2分)
节目三:名著人物点评(3分)
从名著中选择一个你感悟最深的人物,谈谈你的看法。
第四部分写作(50分)
2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后面要求作文。
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 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接着将 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 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③ 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校名、人名者,请用XX代替。
(2)题目:面对中考,我多了一分
参考答案
1.(1)茸茸偶尔、有时cáng mò(各1分,共4分,注音应两个均对才给分)(2)(注意语言的流利和修辞的合理,两种修辞手法少一种扣1分,扣完为止)(2分)
2.(1)说明:画面上,一个由各种作业累积起来的如小山样高的作业堆上,坐着一位身背书包的小男孩。作业堆下边,另一个小男孩带着足球正招呼他下来一起玩。但是,坐在上面的小男孩忧心忡忡不知所措。(只要能清楚说明画面内容即可,3分)
(2)看法:可以针对当前学生作业之多、课业负担大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针对学生课业生活单调、体育锻炼缺乏等谈看法。(必须有针对性、有自己的见解如批评、建议等,才能得2分)
6、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7、永远快乐的美好愿望。写出雨中的柳条儿的婀娜姿态。
7.(4分)(1)本来(2)制造(3)资财,费用(4)返、返回 8.(2分)(A)
9.(4分)宋国没有罪过却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义。
10.(1)甲文: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乙文: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2分)
(2)不同点:子墨子以自身设例引对方入圈套,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乙段季梁以寓言设喻让君王明事理,说服君王。(3
分)
(二)完成11-14题。(16分)
11.抓素质教育应当从身边的事做起。(2分)
12.(1)另一方面:在文中指“坐享其成”的孩子们(本题应该结合上下文分析)(2分)(2)第一个“呵护”意思是:溺爱、宠爱;第二个“呵护”意思是:保护、保卫(各1分,共2分)
13.可举学校、老师、家长对孩子过于呵护,使得学生依赖性越来越大的事例,可举学生做事得不到家长老师支持例(略)(4分)
14.(1)可扣住以下主要内容分析:中国的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学生)过于宠爱,没有重视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使致许多孩子缺乏独立自主和实践能力,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能从某一方面作详细分析亦可,2分)
(2)示例:①凭我们的年龄和知识,自己上学报到注册是力所能及的;②有利于培养我们自强自立的意识;③有利于培养我们实践和生存能力;④有利于我们养成从身边事情做起,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好习惯„„(只要有道理均可得分,共2分。少一点扣1分,扣完为止)
16、因为他性格特别开朗,他的名字中文译为“阳光灿烂的”。
17、他上课时孩子们想说就说、想动就动,他自己也非常随便,他的课堂几乎等同于聊天室,从不呵斥学生。他认为孩子上课时只有放松身心,才能放飞思想,才能激发智慧和灵感;只有大胆地、毫无顾及地开耧,说,表达,交流,才能学好英语。
18、用以证明“阳光老师”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
19、中国教育只重视学生的分数,不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20、开放题。如:喜欢;要多说、多练、多交流。
平舆二中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强调/勉强烦闷/闷热兴高采烈/兴师动众B.炽热/纺织剽悍/缥缈越俎代................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4分)QiānràngshìhéxiédehuāduǒWēixiàoshìwēnxīndeyǔy......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菜畦(qí)睥睨(pì)味同嚼蜡(jiáo)B.猝然(cú)砭骨(fā)五行缺土(xíng)C.悲怆(chuàng)羸弱(yíng)气冲斗......
语文中考模拟试卷(本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31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那蓝锦缎似......
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11个小题,1~4每题2分,5~11每题3分,共2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惩罚(chãng)堤岸(dī)称心如意(châng) 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