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_初级对外汉语教学示范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1:27: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级对外汉语教学示范”。

第五节 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

教学重点: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教学难点:语言学的发展和第二语言教学

一、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结构的本质属性。符号是用来代表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方面。语言符号的特点,简单地说,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这两个特点是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在他的著名论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任意性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的,即音、义的结合是由现实现象的性质决定的,还是由社会约定的?就是说,它们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在一般的看法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语音不一样表达的意义一样,如:人,“ren”,“person”;相同的音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如:“I”和爱、矮;语言中的音义结合是“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所定。但符号一经由社会约定,就有强制性。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特征启示我们:掌握音义联系,学习和教学从听说开始。

(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如:人和张三的关系。启发:先接触语言事实再总结语言规则。

(3)语言有生成性: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音位-语素-词-句子。启发:归纳语言的生成规则。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启发:交际工具是语言的本质功能,加强技能训练。(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语言中包含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启发:尽可能不借助媒介语。(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世界上的语言之间有一定的“普遍特征”但不存在全人类共同使用的语言。启发:对外汉语教学不能脱离汉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

(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启发:语言是可以学会的,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会影响到语言学习。

2、回顾:

历史比较语言学: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代表人物:堡朴,洪堡特。(以语法知识为纲)结构主义语言学:1916《普通语言学教程》语言是符号系统;能指和所指;语言和言语;历时和共时。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强调共时描写语言事实)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听说法和视听法)

转换生成语法:1957年乔姆斯基《句法结构》出版为标志。他认为传统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都不能回答“语言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不能解释语言是如何为人所掌握的。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的假说。(认知法)

功能主义语言写:语言研究重点由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代表人物:韩礼德,探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弗斯认为:语言的本质是意义—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强调语言的社会性。(交际法)卡纳尔1983提出交际能力模式:

(1)语法能力,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2)社会语言能力,掌握语用规则。

(3)话语能力,运用话语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4)策略能力,交际中根据发生的情况策略处理语言的能力。如:解释,更正,强调,重复,夸张,迂回,回避,委婉,猜测。

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98年填空)

3、与语言学相关的跨学科分支学科理论

A.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把语言放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与发展中探究语言变化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从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中考察社会生活的某些倾向和规律(有性别,年龄,阶层等变量。代表人物如:陈原,游汝杰,杨永林,祝畹瑾,徐大明,戴庆厦,郭熙等)。

B.心理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习得、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小结:

理论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结构。

社会语言学注重的是: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

心理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的(心理)过程,过程是如何使结构去实现功能的,语言是如何被感知产生的。

C.语义学

语言学的语义学研究目的在于找出语义表达的规律性、内在解释、不同语言在语义表达方面的个性以及共性;

结构主义语义学是从20世纪上半叶以美国为主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而来的,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词汇的意义和结构,比如说义素分析(词义描写形式化),语义场(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词义之间的结构关系等等。这样的语义学研究也可以称为词汇语义学,词和词之间的各种关系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一个方面,例如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等,找出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应用语言学(本书P3)(98年解释术语)

二、心理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跟语言学习相关的几个心理学基本概念: A.注意

a.定义:注意是人们对外界作用于感官的信息刺激做出的选择性反应。b.注意有一定范围:指人在一瞬间内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

c.注意具有稳定性: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或知觉指向相应内容上的时间。d.注意的分配:人在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能同时注意不同对象的能力。B.知觉

a.定义:是将感官获得的信息转化为有组织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b.知觉的组织性:将输入的刺激组成有意义的整体。

c.知觉的整体性:由知觉的完整模式补充或解释部分(不完整)的感觉。

d.知觉的恒常性:指对于熟悉的物体,不管它的透明度、颜色、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化,在知觉中的映像始终保持不变。

C.记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

02年解释术语)

a.定义:指知觉到的信息被编码、转化、联系、储存、复述、回忆以及遗忘的加工过程。b.记忆编码过程:人脑将感官接收的信息转化为神经系统可传递和贮存的代码,信息代码化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结节”储存于记忆库,人脑可根据需要从记忆库中提取编了码的信息来复述或记忆,但也可能因长久不提取而遗忘。c.短时记忆:以听觉、视觉编码;长时记忆:以语义编码。(03年填空)D.遗忘:与记忆相对,是一种普遍和自然的联系。易迅速遗忘:机械学习的材料未及时复习。

不易遗忘:有意义学习的材料,一般概念和原理。防止遗忘:改进学习方法,适当安排复习。

2、语言学习跟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 个体的心理因素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A.认知风格: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学习风格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96年解释术语)a.场依存性:看待事物往往倾向于从宏观上着眼,从整体上审视。

场独立性: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点,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做出分析和辨认,而较少受整体背景影响。

b.沉思型:深思熟虑,谨慎而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错误较少。

冲动型:遇到问题急于作答,常常出错,元认知和记忆水平不高。c.容忍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广的类别,能兼收并蓄。

排他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小的类别,有时会拒绝与他想法不一致的内容。B.情感因素

a.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和力量,其中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

外国人学习汉语动机:掌握工具、升学、深造、研究、不明确。(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01年解释术语)

b.态度: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是情感上的好恶以及因之而采取行动的倾向性。(积极、一般、消极)

c、焦虑: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景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它是由于个体受到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致使失败感或内疚感增加,从而形成的一种紧张情绪状态。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呈“倒U形曲线”,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降低学习效率。

三 教育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①底层结构:跟第二语言教学有关的客观条件。②基础结构:有关理论和一定的教学经验。③主体结构: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选择)、课堂教学、测试。(教学活动四大环节 96年填空;99年填空)

A.总体设计:分析各种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并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B.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

C.课堂教学: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实施检验总体设计的内容。(01年选择;02年选择)

D.成绩测试:不但是对课堂教学的检验,也是推动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④上层结构:指教学原则。

一方面是总体设计的一项内容,反映教学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教学 3 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指导全部教学实践活动。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P100)(00年填空;96年填空)

20世纪50’s末、60’s初,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 学习的本质是主动获取知识。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②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③学习应是解决问题、创造和发现式的活动; ④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6年)(结合课本96页总结)

答:①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教语言就是要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②对外汉语教学最根本的性质是,它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语言是当作交际工具来教而不是当作知识体系来教。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际。

③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之间联系密切,人员交流往来越来越多。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一、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新课标》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那......

对外汉语教学

j、q、x汉语拼音教案教学对象:学过一些汉语拼音的留学生。 教学目标:1.学会“j、q、x”三个声母,认清形、读准音2.学会“j、q、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则。 教学难点:“j、q......

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20个学生,分别来自越南、韩国、日本、加拿大、挪威、德国、俄罗斯。 已学习汉语时间: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目的:拿学位、从事与汉语有关的工......

对外汉语教学

北语09年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一)》辅导文章八:声调教学 北语09年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法(一)》辅导文章八:声调教学汉语的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错了,有可能使人产生误解。......

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模板一、教学对象/班级 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三、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教学目的......

下载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